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西方政治监督理论发韧于古希腊的政治哲学 ,经中世纪基督教的理论准备 ,在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时期形成系统的理论。近代自由主义的法治与宪政的思想、分权与制衡的主张构成了西方政治监督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 ,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认同和对国家权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西方宪政民主是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国家的需要;西方宪政民主产生和根植于西方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不能成为宪政的普遍模式;中国超大国家的特殊性、独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宪政民主道路。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及其实践 ,对于当前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颇具借鉴意义。一、孙中山道德思想的认识渊源孙中山的道德思想 ,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是服务于三民主义政纲的 ,因此 ,它主要是调整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民之间的行为规范 ,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道德范畴。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在认识渊源上 ,一是西方近代博爱、平等的道德 ,一是所谓“中国固有的道德”。在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他前期较多主张学习西方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而后期则积极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的宪政理念,历经由改良主义到君主立宪、再由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的转化历程,达到了近代宪政的高潮,为近代中国权利理念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始终面临神、俗两界的尴尬。帝制崩溃,共和未能真立,表明近代中国不具备宪法运行的社会环境。中国近代宪政建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发生在东西文化碰撞这一历史大背景之下,接受西方宪政模式的引领,进行宪法移植,并大搞宪政建设,而本国固有的人生态度、生活模式等却不匹配,以至宪法只能保持其神圣性价值,无法在世俗中运行,其理论功能无法转化为"法在行动中",徒具空文而已。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为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造了舆论,为破除几千年来“君权神授”和“假天以治人”的封建专制精神支柱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和理论依据。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与辛亥革命问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治十四年政变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导致此次政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变中两位主角伊藤博文与大隈重信宪政思想的水火不容,即英国式宪政思想与普鲁士宪政思想的根本对立。本文通过对二者宪政思想的比较,得出结论:大隈重信的宪政思想是符合日本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整个世界朝着民主与和平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严复因其特殊的个人经历及知识结构,提出较为系统的宪政思想。同时,严复又认为中国国民素质尚未达到实行宪政的要求,主张缓行宪政,并将实现宪政之希望寄托于“权威”政治,其宪政理想最终在现实面前破灭。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前后的十余年间,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催化下,女性积极自主地追求独立平等和自身的社会价值。她们的政治觉醒,是先进女性在爱国主义思想指引下,与近代西方文化碰撞下的产物,它揭开了近代中国女权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宪政的超越之维——兼论“以人为本”的宪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政的核心价值是法秩序的合法性基础,构成了宪政的超越之维.西方近代以前的法秩序的合法性来自于"上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社会契约论则把法秩序的合法性寄托于抽象的人的理性,经过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改造,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宪政的超越之维终于从法秩序之外的"神",下降到法秩序之内的"人的尊严",成为最上位的宪法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实践已逾半个世纪,"以人为本"作为人权的核心内容,构成了我国宪政的超越之维.  相似文献   

10.
吴爱萍 《理论前沿》2008,(17):23-25
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清末民初的宪政发展陷入历史的困境。清末民初的宪政困境在理念上表现为对近代西方宪政认识的偏差和对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误读;在实践上则表现为清末民初宪政之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