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活跃在澳大利亚政坛的华人日益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早在1998年9月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澳洲华人表现出强烈的参政热情。一个以反对种族主义为号召,并由华人黄肇强医生担任主席的团结党正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的合法政党。该党以华人为主由多个族裔人士组成,成立初期就发展党员4000多名,同时推出70多位人士角逐参、众议院议席。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近十多年来,由于大批新移民涌入,华人人口快速增长,目前,台港和中国大陆移民数已排在继英国、新西兰之后的第三位,华人总数达40余万人。新移民中华人专业人才在各个领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澳大利亚工党赢得议会大选,工党主席陆克文出任总理并负责组阁,任命华裔黄英贤(英文名Penelope Ying—yen Penny Wong)担任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长,并委以主管国际气候变化问题谈判的重任。黄英贤不仅成为澳历史上首位华裔女部长,也是澳工党新内阁中唯一的亚洲面孔。黄英贤是第一位走入澳议会的华人女性,作风犀利干练,注重种族问题。华人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在该国尚属首次,表明华人在该国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3.
董南 《东南亚》2003,(2):63-64
第 2 0届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于 2 0 0 3年 5月 1日拉开序幕 ,开始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地展开。马来西亚华人众多 ,华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高达 2 7%。在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是除新加坡外 ,华人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维护中华文化 ,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人争取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1 984年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等 1 5个华人社团发起举办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 ,目的是通过举行各种文化活动 ,以推展中华文化 ,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华人文化节内容包括文艺节目演出、武术表演、猜谜、中华传统画展、中华美食展、中华传统服装展等等。马来西亚华…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大事1.江泽民主席出访亚太三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泰国国王、澳大利亚总督、新西兰总督的邀请,2至16日对三国进行国事访问。3日,江主席在曼谷发表了《增进睦邻友好,共创光辉未来》的政策性演讲。江主席对澳大利亚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对澳大利亚的首次访问。8日上午,江主席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会谈,双方认为,中澳两国作为亚太地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一致同意,在此世纪之交,要积极拓展两国新的合作领域,建立两国面…  相似文献   

5.
海内外短波     
全球越柬老华侨华人恳亲大会在广州召开全球越柬老华侨华人恳亲大会11月25日在广州召开。近千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国内越柬老归侨侨眷来宾参加了恳亲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以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毅、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郭荣昌、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中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王王旬章、广东省长黄华华等出席了“恳亲大会”。国务委员…  相似文献   

6.
2010年2月16日下午5时30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总督府隆重举行2010年华人社区大奖颁奖仪式。新南威尔士州州长亲自将此届评选之最高奖项——“社区服务终生成就奖”,颁予大洋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邱维廉太平绅士。此刻,该州暨首府悉尼市政商高层人士及各界嘉宾立即报以热烈掌声。而此时的邱维廉先生激情难抑,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翩然的思绪仿佛瞬时回到了几年前那难忘的一天……  相似文献   

7.
哪来华人流浪汉得知英雄受欢迎当广告部陆小姐把他带到面前,我先是吓了一跳:哪来一个华人流浪汉瞧瞧他,蓬头垢面,一身灰土,活像马路上拾荒捡破烂的经介绍才知晓,他就是骑自行车周游世界,行程九万公里,走过56个国家的李跃中。蓦然,心里对这位单骑英雄升起一股敬意。我们报社的同仁们,也闻讯过来见识这位远涉重洋,从亚洲、欧洲、又穿过非洲抵达南美巴西来的不速之客,那种好奇心不亚于围观一个突然降临地球的外星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新奇地向他问长问短,一边问一边欣赏他沿途拍摄的各国风光相册,听他简述旅途中的生死历险记…  相似文献   

8.
华文撷英     
日前(5月),澳大利亚第一个华人体育基金会在悉尼正式成立。据该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席黄克霖介绍,基金会的宗旨是,除了致力提高在澳华人体育水平之外,将协助澳大利亚政府促进澳中两国体育运动的交流,并与海外各地华人体育组织建立联系,加强相互间的往来。他认为,2000年奥运会将在悉尼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一起读中国"朗诵音乐会即将举行之际,澳大利亚侨胞、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先生向活动赞助200万元人民币,捐赠仪式于4月19日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齐全胜出席仪式。李卓彬代表中国侨联接受林晋文捐赠。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澳洲华人团体协会主席吴昌茂,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洲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陈星惠,  相似文献   

10.
柬埔寨是华人和华侨较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地区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同柬埔寨国家关系的变化,当地华人、华侨的处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51年,在柬华人约30万左右;60年代末,在柬华人曾达到50万左右。自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战乱中,华人数量锐减。据《柬埔寨之光》1993年7月3日报道,在柬埔寨的华人、华侨为25万人。这20多年来。作为华人、华侨处境变化的反映之一——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也从50年代以来经历了繁荣——衰退——再兴起的马鞍形变化。一、柬埔寨华文教育的过去柬埔寨华人、华侨办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914年,潮州帮华侨在首…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华人金融业也经历了一次“大地震”。我认为,东南亚华人金融业所受的影响可从三个方面说明。首先,呆帐、坏帐大量发生,导致银行、金融公司等金融机关大量倒闭。《国际商报》1997年11月7日载.当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银行的呆帐总额将达730亿美元,占5国银行贷款总额15%以上。1997年11月10日印尼政府坚持要16家银行清盘,其中安德罗默达银行(BankAndromcda)的主要出资人是华人彭云鹏。12月9日《南洋商报》又载,泰国58家负债累累的金融公司除2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大城市,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华人移民人数一直排在前列,甚至在这些城市某些中小学里,华人移民的子女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华人新移民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但他们的子女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他们只知道澳洲文化,而不了解中国文化。在这些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出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的一道文化深沟。  相似文献   

13.
《海内与海外》2011,(5):79-79
5月3日,江苏省侨联主席、省侨商总会名誉会长郁美兰一行在肯尼亚访问期间,受到了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肯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韩军先生的欢迎。郁美兰一行出席了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暨东部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揭牌仪式。郁美兰与当地中资企业代表和华侨华人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并向有关华侨华人社团赠送了《江苏省侨商总会的纪念画册》。  相似文献   

14.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14,(12):59-61
胡志明市是越南华侨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华侨华人文化的中心。该市的华侨华人文化历史悠久,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华侨华人活跃在该市的文艺舞台上,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华侨华人教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华侨华人文化还与当地的越南本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些都是胡志明市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整个越南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澳大利亚经贸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叶,大批华人就开始赴澳大利亚从事采矿、种植等行业。从那以来,中澳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中澳经贸关系主要是民间贸易。197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外交关系后,中澳两国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额和投资额逐年增加。1978年中澳两国又成立了中澳理事会,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国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信息和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回顾中澳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探讨中澳经贸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同时展望90年代中澳经贸关系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社团注册局2001年6月的统计,马来西亚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约有7276多个,占全国注册社团32269个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华族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中注册社团组织最多的一族;马来西亚也是全球拥有华人社团最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治、文化、联谊等方面的全面活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侨联主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论坛》于9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该论坛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外的印尼、英国、美国、巴西、埃及、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24个中文学校校长及老师、部分海外侨团负责人、市侨联所属侨团北京马来西亚归侨联谊会、缅甸归侨联谊会、北京华商会等20个侨界社团的代表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有关菲律宾华人的论著颇多,其中大部份都记载了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华人与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而有关华人与菲人关系的资料却很少。关于华人与菲人的关系,菲人怎样看待华人,这是华侨史很重要的、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华人移居菲岛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他们比西方殖民者先来到菲岛,不免要与菲人接触、打交道,其中不乏友好相处的一面,也不乏因利益冲突而对立的一面;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先进生产技术的一面;也有因文化差异而互相鄙视的一面;有华人与非人共同反抗西方殖民统治的一面,也有菲人与西方殖民者共同迫害华人的一面。所以…  相似文献   

19.
一、儒与商的结合“儒商”定义尚存争论,但现实生活中的儒商作为华人世界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蓬勃发展之势却预示了华人企业家未来发展前景光明。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之下,恐怕已没有人再简单地说:文人下海就是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传统义利观早应该打破,也正在打破。时代已经到了非儒者(即有儒者的道德修养,又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文人、知识分子)不可能经商和办工业的时候了。所谓“儒者重义,商人重利”不过是概念化的模式。真儒者不耻于言利。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省份近来遭受洪水肆虐,灾情牵动了澳大利亚华裔各界人士的心,新南威尔士州华人团体为此成立了“赈济华南水灾筹委会,积极募捐赈灾。 据了解,澳大利亚新州赈济华南水灾筹委会由此间的20多个华人团体共同发起成立。在宣告成立当晚即筹得19000澳元。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