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会忍让     
《新青年》2003,(11)
细雨:我在一所卫校上学,是个中专生,我现在心里好烦,烦得想自杀,也想杀人!有一次我们宿舍的一个女生在大厅里当众把我摔倒在地上,我觉得她是在欺负我(事实上,同学们都认为我们是在开玩笑),我气愤极了,我想杀死她!我现在尽力在压制这个坏念头,我真有点儿恨自己了,我这不是心理变态是什么?有时,我还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让人很不理解,有的同学骂我是神经病。如今,我无心学习,觉得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我的父母。我想问问您,我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吗?一个渴望正常的“变态”女孩渴望正常的“变态”女孩:你好!你也许注意到了,我在“变态”二字…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7,(6):12
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我读到了一位71岁老妇写给母亲的信:"妈"转眼间我已古稀之年了,请千万仍活着.我渴望有机会与你见面--我此生仍然继续尽力寻找你!"我流泪了.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2002,(2)
纽带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出生于1980 年3月25日。我带着21年的惆怅,来到《新青年》,希望用纽带《新青年》连接彼此的快乐。朋友,你在哪儿?我知道你和我一样,渴望被人读懂,渴望被别人珍爱,渴望有一个人或一些人能走进自己的生活,能彻底地无条件地永远地懂你、倾听你的心声…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4.
肖峰 《新青年》2004,(12):42
我是一位24岁的女子,说来我对爱情的渴望已久,初中十几岁时就朦胧知道了喜欢别人的感觉,也有人给我写情书,高中开始谈情说爱.  相似文献   

5.
曾经,他对中国有着很深的偏见。但是当他大胆地踏上中国领土,亲眼目睹了真实的中国之后,他不仅一改过去对中国根深蒂固的观点,而且还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并渴望成为中国公民,渴望将自己的财富回报给中国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6.
再到坤甸     
久别重游,我前往印尼坤甸探亲。经历了四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我童年时代的坤甸埠,已是旧貌换新颜了。 最使我惊喜的,是一座卡江大桥,似天上的彩虹,飞架在缓缓流逝的卡布阿斯河上(sungaiKapuas),这是我童年时曾经梦幻过的海市蜃楼。因我的家在新埠头,每天常乘舢舨到老埠头上学,下午时分,江河便起波浪,汹涌澎湃,常感到丧魂落魄。遇上大雨滂沱,狂风骤起,总是提心吊胆地怕翻船,多么渴望有座大桥,横跨这奔腾不息的卡布阿斯河啊!  相似文献   

7.
元帅桥     
坐落在川西北若尔盖县的求吉河上,红军北上必经之地,中国十大元帅有九位走过此桥,这简单的木桥由此而名扬海内外——桥是在气喘嘘嘘地爬上那座高坡后出现的,在此之前关于桥的传说已灌满我的大脑,而对桥的兴奋和渴望叫我难以自持,为这我不顾高原反应紧跑了几步,希望让情感与桥贴  相似文献   

8.
相爱的背影     
没有离开的执着,不知归来的渴望。大鸟落地的那一刻,告诉自己,我,回来了。远远便看见爸爸妈妈,被夹在人潮中有些站不稳,爸爸只顾伸长着脖子远远张望,也不知道用手臂护着被挤到的妈妈。妈妈爸爸都穿着我上次寄回的衣服,一眼便知是第一次上身,是为了来接我才穿上,爸爸的衣服袖子还有未熨开的皱褶。妈妈爸爸好像也新染了头发没有一根白发,倒黑得不真实起来。单薄的身影,不相携的一对老人,是我日思夜想的妈妈爸爸。见我出来了,妈妈趴在我的肩头抱着不放开。爸爸靠不上前就一个劲地埋怨,你这老婆子,大庭广众之下哭什么哭,这么大…  相似文献   

9.
今日李羚     
最初认识李羚是在故事片《苗苗》中。我们属同龄人,所以那部影片带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文化生活还处于十分单调的年代,人们在渴望了十多年之后,终于又看到了反映教师题材的影片,异常兴奋。我也和当年的年轻人一样,被那样一个美丽、善良、热情、有理想的青年女教师形象所吸引,那种感觉自然是难忘的。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7,(4)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复读生。高考一天天逼近。我整天却松松垮垮,百无聊赖,上课听不懂或者干脆不听。去年我高考只考了300分,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整个高中生活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多次发誓要改变,都是坚持一阵子后一切又是老样子。刚复读的时候,我立下誓言,一定努力考400分。开始自己的精神状态极佳,学习很卖力。不久,发现成绩没有起色,大家还是不在乎我,我的心就渐渐地暗淡下来。我感觉我学习上的苦恼与我为人处事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我好炫耀自己,总想找到自己的位置,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别人的重视和肯定会让我信心百倍,别人的忽视和否定会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11.
老挝掠影     
老挝,对于我,是一个充满渴望、极具神秘色彩的国度。终于有了一个拍电视专题片的机会,我来到了老挝。身在老挝,面对苍翠葱郁的热带丛林,陌生的城市风情和异国的建筑风貌,我急切地印证着我所想象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一个汉民,很多少数民族的食品我吃不惯。比如:羊杂碎、羊肉、马奶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民都不吃这些东西。有的汉民吃的东西比少数民族吃的还要丰富得多。我只是汉民中的一少部分人,我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才不吃羊肉、喝马奶的,嫌有一股怪味。我们单位后院,是一家回民饭馆。一炒羊肉,一股腥膻味儿呛得我一直呕吐。我赶紧关上窗户。我去过很多地方,却从来没敢去新疆、西藏。尽管新疆和西藏的风景美,有我渴望的雪  相似文献   

13.
小丹妮现就读于意大利米兰市18区SCIALOIA街小学。三年前 ,已开始在中国接受启蒙教育的她随父母移民来到了意大利。跟她家乡浙江温州农村山区学校相比 ,她得到了好的教育环境 ,但几年的学习之后 ,她的意大利文反而超过了中文 ,她把所学无几的国语———普通话几乎忘了个一干二净。我开中文课的那天 ,发现她很怕和我说话 ,但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出她是多么渴望学习中文 ,我发现我在黑板上写时 ,她便在下面临摹。有天上午她到学校很早 ,见了我她不断在口袋里翻弄一张纸条 ,一会儿掏出来一会儿塞进去 ,嘴咧得大大的 ,就是说不出话。我以…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各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尊敬的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以及到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出席“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06年,是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值此之际,我们共聚一堂,以“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被称为中国外交的“非洲年”,这一年有5件大事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对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强烈关注。一是中国外长李肇星于1月11日赴佛得角、塞内…  相似文献   

15.
“榴?,留连,流连忘返。我交中国朋友,做中国生意,也是一种‘榴?情’。”杨天培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他曾讲起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带了不少随从,日久有思乡之情。他猛抬头见到当年他登陆之处,长出结满带毛刺、椭圆形果实的参天大树,令人摘果,气味难闻,掩鼻食之,香甜无比。久之,众人食果“成癖”,郑和遂为此果起名榴?。”榴?是东南亚的水果之王,是当地人最喜爱的水果之一,又有郑和下西洋的美丽传说,于是这种“榴?情”成了联结我们双方感情的鲜活内容。杨先生的名片中,有一大堆头衔:马来西亚新原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新原机械、新…  相似文献   

16.
离家出走上高一的时候,后妈走进了我的家门,她没有给我渴望中的一份母爱,给我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歧视与伤害。懦弱的父亲对后妈言听计从,我在家里几乎没有了容身之地。索性我搬到了学校宿舍去住,可生活费及学习费用成了问题,回家向父亲要,如果后妈不在他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钱。如果后妈在家,不仅要不到钱,还会挨一顿打骂,所以我时常饿肚子。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50元     
汪洋 《新青年》2002,(4):10-11
读高一时.我对文学极为痴谜.希望在写作上有一番作为。为了实现这个渴望.其它同学休息玩乐时.我仍旧伏在课卓上精心构筑自己的文学梦想。其实,我在中学生文坛已经小有名气。而当时.各地的中学生文学也都热热火火,不少文学少年出版了个人作品集。对此,我非常羡慕,心里也强烈地  相似文献   

18.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19.
生命如花,梦想如花关键词也许经历了太多事情之后,人便会对梦想不再牢记。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自认为冷静的头脑,放弃了太多太多自认为不切实际的事情。直到那次深山之行,让我内心深处重新燃起对梦想的渴望。没什么特别的准备,没有过多的幻想,忙碌之余的我只当那是一次感受深山生活的旅行。进山的路是漫长的,一望无际的山里面还是一  相似文献   

20.
肖峰 《新青年》2007,(3):44
我很内向自卑,在单位里也感到非常孤独。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又无任何兴趣特长,加之我的办公室就我一个人,使得自己与单位的同事几乎没有任何交往。我很渴望与人交往、摆脱孤独的处境,但我从不敢主动到别的办公室走走,与别的同事聊聊。我怕自己去了不知该怎样和人打招呼,不知该做什么和说什么,因此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