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弗莉真有意思,居然想通过举办中秋赏月活动来为一个公益团体募捐,人场费高达25美元!她选我做中国人的代表,向美国朋友示范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如何筹办这次赏月活动,贝弗莉事先向我进行了咨询。月饼要买好,水果要准备。中国茶贝弗莉家有的是。中国酒不好弄,只好用美国酒代替。噢,对了!还应当搞一些中国人聊天消磨时光时喜欢吃的葵花籽。主餐吃饺子,由我负责拌馅儿。几年前见弗莉在家为她的一些中国朋友举力、中秋晚会,我即兴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赏月的气氛推向高潮。所以这次见弗莉要每个人都准备几首与…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节拍     
7年前,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蒙大拿州的一个小镇。那时我刚满18岁,而且觉得自己是个百分之百的城里人。虽然说在镇边的小河里游泳,在路边的小卖店里买牛奶冰激凌都是很有趣的事,但我却不想在这里久留。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只有7600人的小镇里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他们也许是到附近的农场度假的。有一些人能留下来多住一阵子,但他们四处看看,问候几句你好,就又都打包回城里去了。有很长一  相似文献   

3.
有朋友向我推荐说:“你要想了解日本的传统生活方式,就必须住住日本的家庭旅馆”。 我对此尽管感兴趣,但限于时间的紧迫,无暇安排。说来也巧,在一次外出参观考察时,与日本朋友一起住进了秋田小滨旅馆,据说这还是一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祖传私人的家庭式旅馆。  相似文献   

4.
漫长的约会     
他和她出生存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产房,只不过时间相差了两年. 他们住的地方只隔了一条街,他两岁的时候坐在家门口玩,她母亲抱着她经过,笑着对他说:"这小孩长得真可爱."  相似文献   

5.
孔夫子搬家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羡慕那些住别墅的人,不是羡慕他们有钱,而是羡慕他们住在那种房间很多的地方:那么多房间,总有一间可以做书房.不过学问很大的江晓原教授也承认:"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书房是一种奢侈."虽然没有书房,我也度过了绵亘多年的读书生涯,惟一的遗憾是:书散落四方.  相似文献   

6.
我睡过了头,忘记了很多事香江花园是这个城市最美的住宅区,每天早晨会从里面传来鸟儿清脆的声音。隔一段宽宽的路便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一条街道——西冷路。那里曾经有好多鸟儿,只是曾经。19岁那年7月7日的那个清晨我睁开眼睛,看着挂在墙上的钟,已经过了7点。慌忙中,打翻了桌子上的水,却没有听见叫骂声。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我已经开始一个人住了。站在空旷的楼下,我看到了苏周,他说小粥,你睡过头了。于是,我忘记很多事情。我只记得,我的前方是父亲住的地方,我的身后是母亲住的地方,而我,被丢弃在他们的中央。这里不曾有过鸟儿的叫声。苏周…  相似文献   

7.
多少年的海外生活,我熟悉不少“亚弄店”。这儿只描绘其中的一家。这家“亚弄店”是我这条偏街独存的老产。几十年的变迁中,当年的住户有的发家,有的败落,有的搬迁了。发家的固然改建成新式楼房,败落搬走的也转手他人,改筑成楼房了。而当年,这儿还属郊区,地厂人稀,到外是椰树和板京、草屋;这老户是家占地颇党的板家,那时已开了“亚弄店”。“亚弄”是当地语华侨音译,即售卖日用必需品的小杂货铺。在当地,尤其是这爪哇岛,从大街通两背后的陋巷,直到穷乡僻壤,到处都有亚弄店,各街巷以至乡村住户,有点小本钱,想从事小营生的…  相似文献   

8.
“粗赖”,是马来西亚华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儿,意思是亲戚、亲人。有人说是客家话,有人说是马来话,我没有考证过。不过在马来西亚,不仅客家人会讲,广府人、海南人、福建人,甚至马来人、印度人也都会讲。1998年7月9日,我第一次重返马来西亚,在新山一家餐馆里用餐,服务员听说我是中国来的,连声说我是“粗赖”。一声“粗赖”,蓦然唤醒了我在马来西亚生活时的许多记忆,使我有着久违了的感觉,有着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今年6月16日———27日,我与哥哥黄辉华结伴第二次重访马来西亚。对于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他们的根在中国,他们经常回中国来寻根问…  相似文献   

9.
过剩的爱     
到加拿大和美国的人,随处都能看到人们养狗,大人养,小孩养,摩登女郎养,伟岸猛男也养,整个北美洲仿佛家家户户都养狗。在加拿大,我住的那幢公寓,狗吠不断,令人不厌其烦。这里的洋人容不下住客发出的种种声响,却对狗们的嗥叫反而宽容有加。以后我到了美国,住在旧金山湾区一个环境幽雅的小岛上,这里养狗的人便更多了,有的入一家竟养了三四条狗。每天,在公园里、在海滩上到处都有人在通狗,一早一晚通狗的队伍却出现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线,清晨,退狗的多是老头老太太,他们手里的狗绝大多数是体型小马的观赏狗,行动中规中矩,狗…  相似文献   

10.
很多朋友说,现在的人生活好了,怎么不爱笑不会笑了 ?我在一家饭店听到了一个故事。 1930年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年,当时美国国内 80%的旅馆倒闭了,希尔顿旅馆欠债达 50万美元。作为老板的希尔顿把员工召集在一起说:“为了将来能有云开日出的一天,我请各位万万不可把愁云挂在脸上,给顾客的应该是永远的微笑。”在旅馆业,希尔顿笑到了最后,当美国经济复苏后,希尔顿旅馆率先红火起来,这时希尔顿又对他的员工说:“只有一流的设备而没有一流的微笑,正好比花园里没有阳光,我宁愿住虽有残旧的地毯,却处处有微笑的旅馆,不愿住进只…  相似文献   

11.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朋友告诉我,租房子最好不要找马来人或印度人做房东。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华人不同,先不说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单就他们烧菜发出的那股呛人的咖喱味儿,就会让你落荒而逃。有一天,房屋代理给我找了一家。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房东是夫妇俩,讲英语。"我问:"是新加坡人吗?"他说:"是。"之后又加了一句:"是白皮肤的那种。"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一定是新加坡籍的欧洲人,他们讲卫生,又文明礼貌,品位也高,和他们住在一起还能练习英语口语,多好的条件呀!于是就高兴地答应下来了。但是,第二天当我和代理一起去看房子见到房…  相似文献   

12.
小刀 《新青年》2004,(12):21-22
1999年,我由于没考上大学,只得在家里瞎混。转眼过了两年,我还是一事无成,便写信给在广东东莞一家鞋厂打工的同学王三,让他务必把我介绍进他们鞋厂打工,然后我就连夜坐车投奔了他。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一段时间,单身的我突然心血来潮想把远在千里之外高原小县城的 父母接到我所工作的县城来居住。当时我兴冲冲地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在一个月内处理好老家那边的事,我会尽快把自己居住的两间单身宿舍装饰一下迎接他们的到来,让他们到我这里享享清福。尽管父母亲在老家的县城里有不错的房子,但我想接到我这里后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一些,一来让他们出远门散散心开开眼界,二来对我也有个照应。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远在广州工作的三姐,她先是很激动,后来又和我争着把父母亲接到广州。争来争去,最后父母亲决定到我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再到广州。…  相似文献   

14.
礼物     
《新青年》2008,(11)
我在纽卡素一家我最喜欢的临海餐馆为自己和妻子预订了座位。我们到达的时候,餐馆里还没有满员,在离我们3个桌子远的地方,坐着一对三十多岁的年轻夫妇。我注意到他们的脸上有一种  相似文献   

15.
千年一问     
河南一日,穿越千年。
  细雨中的嵩山少林寺,多了静穆庄严。我去看它,是为了还年少时的一个愿。
  直奔塔林。层层古塔下,卧着世代高僧。风拂过道旁的松柏,一粒粒亮晶晶的水珠,落入洁净的沙土。塔林静默着,凛凛然中似有历史的回声。远远的,传来古刹禅音,悠长沉静的声音,回旋在空中,顿觉人世轻飘,渺若尘埃。任尔风流俊杰,一代英豪,都会随风而逝。区别仅在,是否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11岁时,生母赵夫人病故,临终前对大帅说:"我死后,小六子他们交西屋妈抚养。""西屋妈"指的就是怀英与怀卿的生母卢夫人。因为赵夫人住东屋,卢夫人住西屋,帅府上下称卢夫人为"西屋太太"。赵夫人去世后,卢夫人扶正,学良姊弟三人就由卢夫人督  相似文献   

17.
珍藏旧事     
正去年秋天,我去北方的一座小城出差。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我依旧选择了一家高校办的宾馆住下。由于车船劳顿,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我已错过了宾馆的早餐时间。就近,我来到学校附近的一条小吃街上。挑了一家看上去干净清爽,环境较好的店铺坐了下来。还没坐稳当,一杯热腾腾的清茶已递到了面前。"大姐想吃点啥?"抬头一看,打扮得体的老板娘正笑盈盈地看着我。"给我来一碗白粥和一只茶叶蛋。""吃这么一丁点儿哪够呀,我们这里的馒头不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 西 亚堪称“千岛之国”。从千岛之国的最大岛屿苏门答腊岛乘船约10个小时,你可到达明打威群岛。那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然而就在那神秘的地方,一个奇异的民族已经生活了近3000年,他们就是“花人”。 “花人”,如此诡谲神奇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原来在那偏僻潮湿的丛林深处,“花人”部落已经生息繁衍了几千年。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为了从大自然和命运之神手中获得好运,这里的男女老幼都用鲜花和树叶精心打扮自己,并在身上纹出飞鸟、弓箭等图案。对他们来说,保持身体的美观是一种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维系住自己  相似文献   

19.
跳蚤市场和车房拍卖由于报纸杂志的经常报道,即使从未到过美国的人,恐怕对之也并不陌生。但是像Bazzar这种市集,我在美国住了两年多,却是最近才听说。把它介绍给我的,是邻居珊蒂。珊蒂褐发大眼,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我每天驾车经过她门口,经常能看到她在小货车与房子之间进进出出地搬纸盒。这些大纸盒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偶、人造花和饰物,五颜六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鲜艳美丽。我好几次忍不住停下来看看,渐渐就跟珊蒂熟了。珊蒂告诉我,她在一家名叫“特别为了您”的公司当推销员,每天都要“到府做秀”。原来这家公司专卖手工艺品,旗下…  相似文献   

20.
我祖祖前几天去世了。或许你还不懂祖祖是什么概念吧。在我们这儿,爷爷那一辈人的父母都被称之为祖祖,祖祖是一个中性词,不分男女。死去的这个祖祖,是爷爷的爸爸,是男祖祖。从小,我就受着父母的宠爱,却不知道老人的宠爱。外公和奶奶我从没谋面,外婆和爷爷死的时候我还没有懂事。想来想去,我得到的老人的呵护,全来自城里的两个祖祖了。这两个祖祖和我的血缘关系较远,只因为同着姓同着家族,便成了至亲至爱的祖祖了。记得五六岁时到祖祖家玩过一次,小学时他们又到我家住了一个月,他们睡我的床,我和妈妈睡,后来他们回家了,很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