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些地方的组织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过分强调“实绩”的重要性,提出了“凭实绩用干部”的口号,有的甚至直接了当“凭实绩定升迁”。这种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评选“三好学生”是我国中小学长期坚持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奖励活动,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评选“三好学生”制度仍将坚持下去。各新闻单位不得再刊登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报道。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和学校尝试建立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制度,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这些地区的实践仍将继续进行,新闻单位在报道一些地区和学校搞素质综合评价的同时,不能把评选“三好”与素质综合评价对立起来,应提倡把素质综合评价制度与评“三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从改革“三好学生”评价机制着手,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了有益探索。一、创评“新三好”,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开展评“新三好”学生,就是从学校考评“好学生”、社区考评“好公民”、家庭考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发展,针对这个现状,我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评先评优制度:首先是从评价理念上摆脱传统的“三好学生”的束缚,变“三好学生”评选为“优秀学生”评选。其次从鼓励张扬个性出发,设置如思想品德奖、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科技  相似文献   

5.
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基层干部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选拔基层干部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以外,还必须努力做到“六个紧密结合”。一是“看政绩”;二是“听反映”;三是“察爱好”;四是“重表现”;五是“抓关键”;六是“辨声音”。  相似文献   

6.
不向父母提超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能管好自己的零花钱;知道如何应对意外伤害;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则.慎交网友……这些全新的规范已成为武汉市考核评选“三好学生”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7.
易佳良 《新湘评论》2005,(12):53-53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从改革“三好学生”评价机制着手.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意见,临沧市对干部学习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大胆地尝试,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干部选拔和考核“不学”一票否决制,有力地推进了“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创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几个世纪过程中对儿童的道德评价的变化是造成儿童社会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近代早期由于对所谓“儿童与生俱来的罪恶”的宗教观点过分强调,人们对儿童采取了压抑其天性的态度;启蒙时代对儿童纯真自然天性的强调使得人们关注许多被剥削的童工;而工业革命高潮时期儿童的道德价值中被赋予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性质;直到20世纪初开始,儿童才因为其自身的情感价值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了中心地位:文明的进程造就了童年观的进化。  相似文献   

10.
从儿童入学的那一天起,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就成为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是每一个学生为之努力的目标,而学生成绩的优与差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好”与“坏”的主要标准,各类学校于是就有了“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而同一个班的学生也有了  相似文献   

11.
李国良  李玮 《学习月刊》2012,(10):87-8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干部的“德”.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事关党的形象威信和事业成败。科学认识、考察、评价和切实加强干部“德”的建设.对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话题背景: 2008年9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市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相似文献   

13.
陶庆 《理论建设》2002,(1):59-63
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其中,解决好干部“能下”问题是改革的难点和难关。本文分析了造成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难“下”的原因,探讨了界定不胜任领导干部的标准和考核评价方法,还论述了领导干部“下”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荣华 《前线》2011,(5):40-41
近年来。针对干部选拔任用个别提拔、调整中容易出现的评价信息不真实、考察不准确、选人视野不开阔等问题。石景山区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以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抓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了集中遴选后备、统一调配使用的干部选拔任用模式,制定了处级领导干部资格准入制度和区委常委会、全委会票决试行办法。形成了以“资格准人、考任分离”为主要特点,以“双推、双考、双公示、双票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年底,大连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调整动议、民主推荐、人选考察、考核评价、票决、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及有关事项报告等7个配套办法(以下简称“1+7”制度文件),形成了涵盖从调整动议到任职的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和固化了选拔好干部的方法、程序和流程,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本 “激励与约束”两手都要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汉工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形成了“创新两个机制”,即激励与约束机制,“搭建三个平台”,即科技创新平台、实践育人平台、心理辅导平台,“强化一大工程”,即学生党建工程,“实施两项计划”,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成长导航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传统的激励机制突出体现在“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上,而该项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只突出“尖子”学生,而忽视学生群大多数;只突出学生的共性特征,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只突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缺陷,导致每年仅有少数学生获得表彰奖励,大部分学生在整个大…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不少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接受群众裁判,坚持群众公认,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强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公示”中也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公示”内容过分简单。目前,“公示”内容大多“履历化”,即只公布“公示”对象的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等,对其经历、政绩、工作能力作风、优缺点没有介绍或表述不够,公众对“公示”对象不认识、不了解,评价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对“公示”对象作…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指出职业教育不是“低层次教育”,也不是“淘汰教育”,而是一种类型教育,职教学生可以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灵活安排,有效拓宽职教学生的成长成才通道。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学什么”“怎么评价”是职业教育着重思考的关键。本文研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方供给、多元评价课堂革命研究与实践,以期突破“以教定学”范式,创设“多方供给”课堂,提升新时代教学课堂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干部标准由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新时代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要突出政治标准,强调人民立场,要求工作强、作风硬、修养好,这体现了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年轻干部的本质特征。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可以通过突出“精耕细作”的培养、保持“一池活水”的选拔、强调“不拘一格”的使用、管理监督“扣好第一粒扣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等途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18):50-56
与其说是社会患上了“‘一把手’依赖症”,不如说是得了“权力依赖症”。病因在权力授受和监督体制、“一把手”民主作风、运行机制设计和队伍考核监管上,要去除此症,药方是“体制改革四钱、约权监督三钱、选拔任用二钱、考核评价一钱”,配上药引子“群众观念”,长期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