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6年,是中国反腐的关键之年。着力于“标本兼治”的反腐工作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全面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基础上,“推进反腐败政策的法制化”是年度工作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高层决策着眼制度反腐2006年1月5日,中纪委六次全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告诫全党“要深刻认识现阶段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相似文献   

2.
2001年以来,吕梁市根据中央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要求,结合本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在全市推行了以会审、联签、民评为内容的“三项制度”(简称为老三制)。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又于2005 年在全市推行了以职务消费公示、公款报销公开和公务接待限额为内容的“新三项制度”。两个“三项制度”相互配套, 相得益彰,在源头制腐和制度反腐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浙江宁波北仑出台“行贿黑名单”,到2005年最高检向全国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浙江金华市检察院从制度层面付之实践并取得成效。 反腐专家称,此举不仅加大了对行贿者的打击力度,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惩治与预防措施的缺憾,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反腐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扎实推进反腐体制机制创新,让手握公权力者"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是当前反腐进入深水区的新要求,而廉政提醒制度为新时期反腐倡廉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当前各地的廉政提醒制度实践出发,分析了廉政提醒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完善廉政提醒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后,短短一年多,数十名高官落马,中央反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反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场战役,也不是一次运动,而是要扎根于社会,根除腐败的社会土壤。因此,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充分实现公众的表达权、监督权,人民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才会提高,反腐成效才能提高。同时,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志是清廉文化扎根在全民心中,整个社会形成“人人不贪,人人反贪”的好风气。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官员从“不敢贪”向“不愿贪”、从“不愿贪”向“痛恨贪”转变。各种形式的腐败就如同在云开雾散、太阳普照之下的黑暗一样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面临着制度变革的“双重挑战”:既要建立起全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又要在有效新制度体系尚未就位的情况下保障基本的治理成效。应对“双重挑战”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运动式治理加制度建设的组合拳”: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根基,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从而完成制度体系的本质性变革;另一方面,在缺乏有效的制度体系的情况下,通过运动式治理应对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保障基本的治理绩效。论文对1978年至2012年土地使用制度变革历史过程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的“双重挑战”以及“组合拳模式”的运作机制与现实成效。“运动式治理加制度建设的组合拳模式”能够缓解短期治理压力从而拥有更大试错空间,进而能够通过持续探索与调整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完成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7.
张虎龙 《政府法制》2010,(23):50-5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反腐侣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廉洁文化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表明反腐倡廉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在国有企业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就要不遗余力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力求从思想观念、制度行为等层面认识、解决问题,积极构建企业反腐倡廉文化体系,努力从环境氛嗣和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上筑牢廉洁思想防线,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各级人民法院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力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人民法院反腐偈廉建设和司法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予民。  相似文献   

9.
姚佳 《犯罪研究》2013,(4):38-43
近年来,在中央的权威认可肯定和地方的相继推动之下,网络反腐作为我国公民新型的监督方式与反腐手段,对推进反腐败事业与落实公民民主参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对网络反腐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公权力的跟进,其法定依据仅为从支配、管理角度出发的政府临时性文件。表面“喧嚣”热闹的网络反腐,要在真正发挥反腐实效的同时,又兼顾社会公众的其他合法权益,就必须以相对独立的制度定位,在我国当前反腐败制度体系下,进行理性的制度设计,并与权力反腐相互促进,共同走制度反腐的法治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新年伊始,副部级贪官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贪腐案除了与茂名腐败窝案有关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具有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是个爱出书的学者型“雅腐”贪官。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反腐肃贪力度。大力加强制度化反腐,加紧构建科学反腐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像病菌抗药性一样,一些贪官的“抗反腐”伎俩也在“升级”,官员贪腐的花样不断出现新的变种,不仅有送名贵字画和艺术品的“雅贿”现象,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雅腐”的行为,比如这些年蔚然成风的官员出书热现象。周镇宏的落马,引发了公众对“雅腐”官员爱出书乱象的担忧和抨击。  相似文献   

11.
化定兴 《检察风云》2014,(22):28-28
重拳反腐无疑是本届中央政府的一张亮眼名片,在共识稀缺的当下,反腐已然成为最大共识,可谓得民心,顺民意。《检察风云》推出的策划《反腐倡廉:公众参与的力量》也正契合当下形势,指出“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检察风云》新闻综合版2014年第20期)。不过,就在“老虎”“苍蝇”不断被打,大家齐声为反腐凝心聚力、大声喝彩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声音,比如有人称,就算把贪官都抓光了,似乎对我们而言,生活没有得到什么改善,我们要的是买得起房、看得起病、养得起孩子、读得起书……这样的声音道出了不少人的困惑:一是反腐到底与我们关系有多大?二是反腐究竟为了什么?厘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上来。  相似文献   

12.
李淑华 《法制与社会》2011,(19):155-156
我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当在坚持依法反腐、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正当法律程序、惩治与教育挽救相结合原则下,积极从快速推进反腐倡廉法律体系建设、以阳光法案制定为起点进行突破、提高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克 《检察风云》2014,(19):14-15
长期以来,人们将腐败行为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认为腐败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事实上,纵观全球各国的反腐败经验,在制度反腐之外,廉政文化建设对官员心理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各国廉政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经验尤其值得重视,如果说制度反腐是"治标",那么从文化层面对社会心理反腐就是"治本"。  相似文献   

14.
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功能和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与推行,推动我国政府进一步走向“制度反腐”,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刚性”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推行行政问责制而逐步营造出浓厚的“问责文化”,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软件”支撑。制度要件与文化因素的有机结合不断孕育和提升着行政问责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向着更深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2015年6月30日刊发李浩燃文章:“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日前,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集体学习.在党的94岁生日到来之际,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党建、聚焦反腐、聚焦法规制度,意味深长.这不仅彰显出执政党从严治党的清醒与自觉,也传递了“反腐没有休止符”的决心和意志.  相似文献   

16.
蔡宝刚 《法律科学》2013,31(2):102-111
腐败征侯群理论以“参与”和“制度”为观照轴心,从国际视野比较研究四种腐败类型的发生病理和矫治法理,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和治理我国的腐败问题.面对我国的腐败丛生现象,唯有准确诊断腐败的发生病理,并在法治框架下迈向深度民主化、强化制度反腐价值、讲究反腐策略选择、加强反腐法理研究,才是当下急需端正的反腐理念和有效践行的治腐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吴先锋 《中国监察》2008,(17):36-36
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加大“六个力度”,做到“六个并重”。一是加大惩防体系建设力度,做到反腐与防腐并重。惩治和预防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以廉政教育为基础,构建思想道德体系;以预防违纪为重点,构建制度防范体系;以规范从政行为为重点,构建权力监督体系。二是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做到机关与基层并重。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结合其快捷、便利等先天优势,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模式.本文从网络反腐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现状以及当前这种模式所遇到的种种困境,面对前方荆棘,完善相关法律规制势在必行.故在本文最后,笔者为完善网络反腐,分别从法律意识、法律制度、举报人保护制度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思考,以期将网络反腐法制化、制度化,增强其反腐效果,对国家高速发展中的“腐败蛀虫”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高校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腐任务日益艰巨的新形势下,以创新的思路抓好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切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从而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反腐成为媒体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风暴不断升级,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都是空前的。
  “八项规定”、反“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派驻中央巡视组、公车改革,这一系列反腐“组合拳”的出击,逐渐树立了新的官风、政风、党风,权力反腐的快、准、狠,已经成为反腐败“治标”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