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论国家垄断经营产品价格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我国现行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或产品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行的。我国国家垄断经营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垄断经营产品价格改革取决于这些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反对的垄断因其违法性而与经济学上的垄断不同。有效竞争理论作为对市场垄断的评判政策基础,也由此决定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目的。我国反垄断立法应重点规制垄断行为,并对企业合并相关的垄断状态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可以分为抽象行政垄断和具体行政垄断。在我国,行政权力不正当地干预市场发展仍大量地存在。避免行政权力的不正当干预,规范和限制行政干预经济的范围,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反垄断法》对于抽象行政垄断的法律条文规定得简单而且缺乏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非法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违法行为。行政垄断具有妨碍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危害。克服行政垄断必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建立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以及强化法律责任并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垄断和限制性商业行为对国际经济的消极影响愈来愈大。垄断问题的国际化需要相应国际法律规范来予以规制 ,由此而产生了国际反垄断法。由于国际垄断具有跨国性 ,而国际反垄断法是国际法性质的 ,它的直接规范对象是国家 ,因此 ,它只能通过协调或改变国内法和国家行为 ,使各国国内法趋于统一 ,这也决定了国际反垄断统一法产生的困难。随着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进行 ,垄断问题变得突出 ,对这个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制 ,国际经济自由的进程是难以深入的。  相似文献   

6.
由历史、政治、利益等原因造成的行政性垄断 ,应通过立法规范行政权和行政行为、追究责任 ,通过执法管制机构的重建、管制原则的确立、权力与手段的赋予、执法环境的完善 ,实现对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对企业并购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但并购可能产生垄断。为规范企业并购行为 ,防止垄断出现 ,世界各国均在反垄断法中对这一问题有明确规定。本文拟通过对美、德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立法的探讨 ,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早在GATT规则起草之初,缔约国即把国家垄断产品贸易与关税、海关手续、补贴和数量限制并列为五种主要贸易壁垒之一,制定了相应的条款--GATT第17条来加以规范.但是GATT第17条没有对国家垄断产品贸易企业作出任何定义,从而导致规则适用上的障碍.中国入世议定书及工作组报告书中均有关于国家垄断产品贸易企业的承诺内容,因而正确界定国家垄断产品贸易企业概念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郎加 《理论前沿》2003,(24):34-3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决策,这对于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打破行业垄断为了完善和规范市场体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打破行业垄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行政性垄断是一个严重障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企业规模扩大,违反市场竞争规则的经济垄断行为不断出现,已经造成了对市场的破坏,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本身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弱、市场集中度不高,尤其…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的学术规范是教育研究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规范,因此,学术失范既是研究者职业道德的失落,也是最令人深恶痛绝的第一教育风险。为使教育界对教育部已出台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引起重视,防止高等学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出现不规范的学术行为,应依据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规范运行机制,有力地防止学术垄断及学术失范的形成,从而保证学术的民主和自由,维护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不正当竞争犯罪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正当竞争犯罪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违反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秩序,情节严重,依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界定不正当竞争犯罪应遵循犯罪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为指导、体现特殊性、明确性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垄断的危害日益凸显,以跨国公司、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为主要主体的垄断企业,凭借其特有的经济优势,实施索取垄断高价、搭售、差别待遇、拒绝交易、掠夺性定价、强制交易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以及固定价格、划分市场、联合抵制等垄断协议行为,或者进行以排除或限制竞争为目的的企业并购行为,严重妨碍市场竞争的自由与公平,损害效率,应及时采取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一系列法律对策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3.
适用除外制度是指为了维护经济运行效率、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合法存在的制度。社会本位是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根本属性,其经济学基础在于竞争存在缺陷和垄断具有积极效应。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范围涉及农业、国家垄断行业、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知识产权以及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等。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程序包括申请、审查、批准、撤销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竞争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行政处罚为主要调整方法,抹杀了该法的经济法属性,成为一部“经济行政法”。必须以马克思竞争理论和经济法理念为指导,深刻揭示竞争关系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应成为主要的调整方法,以便更好的促进市场竞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垄断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另一种重要的垄断--法律的垄断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法律的垄断侧重于对法律的利用、控制和操纵;法律垄断集团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律师,甚至包括法学家;法律的垄断的表现形式包括权力的垄断、沟通机制的垄断、话语权的垄断、社会形象的垄断等.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电信行业垄断现状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信行业作为公用企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垄断行为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目前 ,中国电信业正处在分拆垄断并向各个分拆业务引入竞争对手的过渡阶段。因此 ,如何发挥经济法的规制效用 ,将对中国电信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行政性垄断与经济垄断有所区别,但行政性垄断的实质仍然是经济垄断,我国目前还存在行政性垄断。反垄断法最新修改稿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定是不妥的,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必须规制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18.
行政垄断不仅仅是对竞争的扭曲,更是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否定,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部国际特征较为明显的法律,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既要反对行政垄断,更要反对经济垄断;反行政垄断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但反经济垄断仍是核心。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法有促进竞争的一面,但与竞争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在冲突。竞争法对知识产权具有“抑”与“扬”的双重功效,既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又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规制。在协调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时,竞争法应对行使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为予以豁免,对不正当行为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20.
行政垄断主要应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规制,其能够由反垄断法加以调整。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反映了开放社会中经济法本质的二元结构特征。刚出台的《反垄断法》在制止行政垄断方面乏善可陈。今后在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上,应摈弃偏见,提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