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沈丹 《党史文苑》2006,(5):32-34
解放初期新政权通过向农村借粮,完成了党和新政权的力量向农村底层的渗透,一方面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一方面实现了新政权在农村地区的确立.本文通过当时的《江西日报》详细地分析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与意识形态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形态资源是政权合法性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建国初期新政权通过大力维护与开发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资源,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潜存着合法性危机的因子.  相似文献   

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大任务,就是巩固新生政权。当时对新政权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实力强大并继续与中共为敌的美国政府。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了与苏联结盟的战略;在政治上,用强力征服和镇压了一切可能的反对者。但是,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不同,它主要不是靠武装侵略或割地赔款来取得其在华利益,而是通过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渠道,施加对知识分子、普通市民基本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的影响,这是新政权最担心的。而民众中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心理,则严重地妨碍着新政权各项政治措施的有效实施。1950年秋冬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美国宣布对中国实施封锁,给新政权提供了清除美国文化影响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4.
一 1949年春,中国大地上的大决战已见分晓,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获胜,已成必然趋势.22年处于非法状态而不得不武装反抗的共产党,终于取得了政权.新政权该怎么组建?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在观望着.  相似文献   

5.
对合法暴力的垄断是现代国家政权不同于传统政治组织的主要特征。作为新中国政权的“雏型”,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政权通过专门性司法机关的建立和完善来确立对合法暴力的垄断。尽管根据地采取了司法和行政合一的组织原则,司法机关仍然基于其职能实现了专门化的发展。为了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各根据地政权大都明确了逮捕、审判等国家权力统一行使的原则并且通过各种法令加以贯彻实施,从而逐渐具备了现代国家政权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
1949年中国政权鼎革之际,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合法性的新政权,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难题。难之所在:一是未经民主选举执政者的合法性势必有所欠缺;二是民主选举一般要在有权威的执政者领导下依法有序地进行。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是中共如何以民主选举兼容政治协商、多元共治的精神,通过实践包容性民主达致最大限度的政治共识,使新政权的建立平稳有序且不失民意。  相似文献   

7.
张海鹏 《党的文献》2023,(6):36-41+81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1927年后中国革命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1949年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可称之为“两个转变论”。套用“城市中心论”指导中国革命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前景。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经历了历史实践检验,证明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独创性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金燕 《党的文献》2006,(4):16-20
新中国诞生前夜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共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直接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建立的直接基础,也是中共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范围执政的一次成功预演。它虽然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在中共政权建设史上却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它兼具中央政府的某些职能,统一和规范了局部根据地政权的法规、制度,确立了合理的党政关系,初步形成了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为实现向全国性政权的顺利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1 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随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在拉美掀起了一股粉色浪潮.不同于20世纪的拉美左翼政权,拉美新左翼全部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上台,通过社会运动登上拉美政治舞台.伴随着拉美左翼阵营的扩大,拉美左翼政权从地缘政治到经济、政治防务都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而拉美新左翼政府仍然需要面对来自右翼势力、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细化并实化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中央的部署将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相似文献   

11.
郭溪土 《世纪桥》2006,(5):35-36
中国共产党从解放战争后期至1949年10月,领导各界人民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履行了自己的政治承诺,奠定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广泛地参与政权,有职、有权、有责,参政议政,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民主党派队伍有较大发展,扩大了统一战线政权的基础。统一战线政权的建设,对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个光辉历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地理位置毗邻俄罗斯、朝鲜和日本,自开埠以来,大量的外侨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多元文化的特色.在学术界对"司法能动"热议的今天,笔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哈尔滨解放区审理外侨案件进行普查和分析发现,哈尔滨解放区法院为了及时地处理外侨纠纷、维护政权稳定,尝试了民国法律"六法全书"、东北解放区和哈尔滨解放区新制定的法规、市民和外国侨民的风俗习惯等依据进行调解和审判,同时通过便民性的司法程序拉近了新政权与市民间的距离,达到了稳定政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道路,后来被概括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找到中国革命的这条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探索和确立这条道路的时期,大约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前后.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内,周恩来是中共实际的主要负责人.他和毛泽东一个作为中共全国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一个作为最重要的地方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主要开创者;周恩来提出和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观念,形成了"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思想,引导全党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实现了工作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他的贡献仅次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盖世之功.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催生了政党的产生。政党作为一定阶级、阶层或者集团利益的代表,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政权、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从而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创造先决条件。政权问题,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政党从一产生开始,就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它必须致力于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政权,成为执政党。当它取得执政权以后,就必须致力于处理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作为一个执政党,它执掌政权、控制政权、影响政权的能力,就…  相似文献   

15.
武汉曾经是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城市,国民党在此建立了庞大的政权机构和特务系统。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对于新政权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武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5月底开始对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接管,历时1个月,实现了和平接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文登市坚持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流通网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极大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乡风文明,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乡村村落是前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社会现代化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政权,通过集体合作的经济社区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空间、阶级关系纽带取代血缘关系纽带、国家政权的直接监管取代村落自治、中共意识形态取代儒家伦理等手段和环节,采用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对传统乡村村落空间进行了有效的改造,终于将村落这一宗法社会的核心变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干部南下,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为夺取政权、接管旧政权、巩固新政权所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干部南下,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集结号。太行、太岳干部支援福建1948年下半年,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历史性的战略决战。10月,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通知》强调:"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以便战争的第四年内  相似文献   

19.
武汉曾经是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城市,国民党在此建立了庞大的政权机构和特务系统.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对于新政权的建立,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武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5月底开始对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接管,历时1个月,实现了和平接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武汉国民党政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北平和平解放后,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实现国民经济的复苏,成为新政权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乡村治理模式的改变也是其中重要的变革内容.新政府在依托军管会实现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将代表旧社会治理模式的保甲制度废除,建立新型的街乡政权治理体制,逐渐形成了乡一村的政权组织模式;同时伴随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将国家政权统治深入到乡村基层,真正实现国家对基层政权的重建与控制.这其中,党支部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的先行试验为全国起了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