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小江是新疆芳婷针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棉纺分厂厂长。1989年进厂,先后当过棉纺分厂后纺车间细纱工段保全工、保全队长。从农场到工厂,环境的改变和身份的转变没有使他退缩,他勤学苦练、不断钻研,逐步掌握了一套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修旧利废的精湛技艺。因为他技术好、功底扎实,  相似文献   

2.
在农七师一三○团昌恒公司棉纺织厂,有一位技术员,他每年为企业节约的技改资金不下几十万元。他就是多次获得“兵团QC技术成果奖”,师、团“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的顾文明。 1977年,年仅22岁的顾文明来到昌恒公司棉纺织厂,成了前纺车间一名梳棉保全工。他虚心向同事和有经验的师傅们请教,同时还自费购买技术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理论,研究业务。短短几年时间,他由一名普通的梳棉保全工很快就被车间提拔为该工序设备技术员,并负责日常的设备维修管理。 FA221梳棉机龙头齿形传动带属专用带,改造前该皮带使用寿命短,一个季度就需要更换一次,每根皮带价格600元左  相似文献   

3.
<正>张英旗,在芳婷公司针织分厂从事技术工作已36个春秋。他的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得到了回报,在2006年被十二师授予"劳动模范"后,2009年10月被兵团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自1974年进厂担任技术保全至今,始终以"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为座右铭,他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为己任。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1989年,23岁的夏新亮从部队复员回到故土,被分配到奎屯锦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厂清花工序,从事保全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里,他为了纺织事业,洒下了一滴滴辛勤汗水,留下一行行闪光足迹。1989年秋季,夏新亮从新疆兵团武警部队复员分配到原奎屯棉纺织厂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和陌生的机器设备,夏新亮深深懂得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保全工,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攀登上技术的顶峰。他暗下决  相似文献   

5.
张英旗,男,汉族,1974年参加工作,1980年调入芳婷公司(原永红针织总厂)工作。工作近30年来,张英旗一直坚持奋战在生产一线,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普通工人的执着与热爱、敬业与奉献。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他钻研技术,为设备改造、降低生产成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2006年3月,他主动承担了弹力机的改造任务。为克服设备的缺陷,经与有关技术人员多次探讨,通过一次又一次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周而复始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攻克了这一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却靠着刻苦钻研技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带领团队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他就是许振超。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却靠着刻苦钻研技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带领团队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他就是许振超。  相似文献   

8.
久矣夫,电视于我如鸡肋!一年多之前,我在小区里发感慨说,现在的电视真没看头。别人还没有接茬,一位中年水暖工立刻表示赞同,说娱乐节目太多了。可见这话在他心里已经憋了很久了。我原本只是朦胧地感觉电视节目没意思,还没有来得及细想为什么没意思,却被这位工人师傅一语道破,点出了要害。我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其任期内最后一次大型记者招待会。面对来自全球的1000多位记者,普京不失时机地又一次展现了他非凡的口才。他时而玩笑调侃,时而严肃质询,纵横捭阖,妙语连珠,令众多大牌记者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李俊新来到伊力特印务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造纸工人,面对陌生的机器,他暗自下决心,要干好造纸这一行,要驾驭这一台台机器。于是就虚心向师傅学习,晚上回到家里,反复琢磨技术要领。1998年、1999年,伊力特印务公司一分公司年产纸箱高达500万套,针对生产高峰,李俊新常利用下班时间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认真拆洗机器的各个零件,保障设备的运转。与机器朝夕相处,渐渐地,他对一台台机器产生了感情,十几年来,他已把这条流水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精心呵护。凭着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他对厂里每一台机器的油路、汽路和电路的结构都…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4,(19):32-32
家里的洗衣机脱水时,发出很响的"咣咣"声。维修人员上门拆开一看,是一枚硬币掉进了机器里。他将硬币取出后,顺便将洗衣机内部清洗了一遍,说洗衣机用久了要清洗,否则会滋生病菌,沾到衣服上对身体不太好。洗衣机修好了,师傅提着维修箱出门。我并没有立刻"砰"地关上门,而是扶着门对着楼梯口的师傅道再会。开着门目送他,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关上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汽集团公司第二铸造厂,有一位受人称道的高级工人技师,他就是造型车间电钳一体化维修工人、共产党员李黄玺。十几年来,李黄玺以一个新时代的工人党员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奋学习,刻苦攻关,敢向新技术挑战,勇攀科学高峰;他以坚韧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完成了从初中一年级到业大毕业的知识飞跃;他勤于实践、肯于探索,实现了对引进新技术的消化吸收、改造创新,并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他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全部奉献给无比热爱的岗位,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为…  相似文献   

13.
正崔明明作为一名永兴公司的普通工人,在维修电工岗位上,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迎难而上,仔细做好线路和电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公司各单位的安全、正常用电。一、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做优秀的技术工人2004年,在永兴轧花厂设备安装调试初期,为了保证工期,他有时连续工作超过30个小时以上,对即将投入运转的线路及设备进行多次反复的检查核准,发现受损线缆及时维修,避免了事故发生及公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一个人可谓大名鼎鼎。他只有初中学历,却当上了硕士研究生的师傅;他是一名普通的采油技师,却革新成功了80多项采油技术,并有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是一名基层石油工人,却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5.
梁昌杰 《实践》2013,(10):37-37
刘丙中是敖汉旗下洼镇草原村陈家洼子村民组农民,全家4口人,承包20亩地。单靠种地没有摆脱贫困。于是2004年便外出打工,跟着一位搞装潢的师傅干起了装潢工作。通过实践,他认为装潢工作致富效益明显,能脱贫致富。因此,他在两年多装潢工作中,认真跟师傅学习装潢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7月8日,在枣庄市薛城区征兵办公室,一位戴着眼镜、清秀儒雅的军人,正与准备应征入伍的青年们交流国防教育的话题。他时而解读有关政策,时而引用典型事例,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曾经的战斗故事。现场不时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位一身正气、血性犹在的军人,就是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韦昌进。他1965年出生于江苏,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7月加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不会忘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党的早期事业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位使者,他时而深入工人群众之中,时而穿梭于北京与上海之间,时而来往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之间,为使中国共产党早日成立,而日夜奔波操劳.这位使者就是受共产国际指派担任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翻译和助手的杨明斋.杨明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党的早期事业的发展做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然而,他的晚年却过着凄凉、孤独、寂寞的生活.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致使轰轰烈烈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在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中,杨明斋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但他没有因革命失败而对革命丧失信心,开始对中国革命进行新的理性思考,对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所推行的政治路线、策略方针和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指导原则产生了怀疑.为找到答案,他集中精力从事理论研究,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他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在1929年底完成和出版了《中国社会改造原理》的理论巨著.1930年春,杨明斋为向共产国际阐明关于中国革命的观点,决定再次赴苏联.到达苏联后,为了便于向共产国际陈述他在《中国社会改造原理》一书中  相似文献   

18.
今年38岁的范长青是农一师七团十二连的一名机务工人,在农场工作了10年。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2001年被团里评为“十佳标兵”,他驾驶的铁牛55拖拉机也连续多年荣获“优胜机车”称号。 1998年底,七团将农机折价转让给机务工人,变公车为私车。听到这一改革的好政策,范长青几夜没睡好觉,和妻子仔细地算了一笔账:买了连队的机车就等于自己拥有一份固定资产,等于买下  相似文献   

19.
<正>尤山他依是绿华糖业公司制糖车间清净工段一名维吾尔族员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从1991年进厂开始,他就暗下决心,要好好珍惜难得的就业机会,熟练掌握一门技术,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为此,他不懂就问,经常请教汉族员工,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揣摩操作技巧,工作中不怕吃苦敢于实践,在汉族师傅的帮助下,通过自  相似文献   

20.
魏青波  张君实  廉宏 《奋斗》2010,(5):53-54
<正>谷雨时节,霁日云开,天空放晴,笔者一行沿康庄路北一笔直的通乡路西行,推门进入一处节能温室,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春意盎然绿影婆娑的世界——傲然挺立的擎天柱;盘根错节,枝叶繁茂的榕树;蓑草裹根,头顶蒲扇的老人葵;满地郁郁葱葱的小花苗……一位身材魁梧,头发花白的老人时而拾掇花树的残叶;时而拿起自制的大型喷壶浇灌花苗;时而俯下身去察看花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