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格达专电伊拉克在5月下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以东的沙拉姆杰地区伊朗军队阵地,发动了代号为“依赖真主”的强大攻势,在8个小时里收复了这块战略要地。在  相似文献   

2.
巴格达专电 沉寂了五十天的两伊“袭城战”于五月二十六日重新拉开了战幕。这天凌晨,伊拉克成批的喷气战斗机连续三次轮番猛烈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伊拉克用飞机,地对地导弹共袭击了伊朗七个城市和三个兵营。 此后,伊拉克袭击的规模每天都在扩大。在一周内,它出动了四百多架次的战斗机。有两个升级  相似文献   

3.
伊核危机牵动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大国父系带来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朗核危机再一次走到“紧要关头”。 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对这一决定,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印度等大国均投了赞成票,不难看出在核不扩散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伊拉克采取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巴以关系,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美国和叙利亚的关系。美国能否经营好伊拉克关系到美国能否经营好整个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5.
帅鹏 《瞭望》1985,(12)
德黑兰专电 德黑兰和巴格达的气氛近来都很紧张。据说,驻德黑兰的外交使团有的已经开始疏散。来自巴格达的消息说,伊拉克首都的外国专家有的也在撤离。 从三月四日开始,伊朗和伊拉克互相袭击对方的居民中心,这种恶性循环已发展到袭击对方的首都。巴格达是一个空防坚固的城市。过去伊朗派飞机去袭击要冒很大的风险。两年前,伊朗曾经派两架飞机前去轰炸,其中由一位空军上校驾驶的一架被击落。  相似文献   

6.
石油历史学家、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曾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政权将改变整个地区的平衡: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波斯湾。”如果将这句话再引申一下,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国际石油秩序。尽管此次美国对伊战争的旗号是“反恐”和“消除大规模  相似文献   

7.
巴格达专电 打了四年零五个月的两伊战争最近有了新的发展。伊拉克军队在撤回本国领土三十个月之后,一月底向占领伊拉克边境部分地区的伊朗军队主动发起进攻,改变了一段时间以来只有伊朗主动发动攻势而伊拉克总是处于守势的战场格局。 战火从一月二十七日再次燃烧起来。伊拉克第三军团在兵分三路向马季农岛南部地区发起了“闪电式的进攻”;随后伊朗反攻。这是第一回合。一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总理埃尔巴坎8月10日出访伊朗,一周后,叙利亚总理祖阿比飞抵德黑兰,成为6年来出访伊朗的第一个叙利亚政府首脑。此两次访问不仅时间相隔甚短,而且是在美国加紧制裁伊朗的背景下,所以引人注目。 叙利亚多年来一直是伊朗的盟友,是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唯一阿拉伯国家,其总理出访伊朗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美国竭力促成叙利亚和以色列媾和之际,却去和美国的仇敌伊朗靠拢,不免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在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达马托”法案,决定对在伊朗和利比亚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的非美国公司进行制裁的情况下,埃尔巴坎不顾美国警告,毅然出访伊朗,并同德黑兰达成价值为200亿美元的天然气交易,更引起美国的愤怒。那么,既然美国反对属预料之中的事,伊,土,叙领导人为何仍要接触?  相似文献   

9.
踌躇满志的布什刚刚进入第二任期,就同时面临四大棘手问题: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和朝鲜。是四面楚歌还是四面出击?美国如何解答这四道难题成为观察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视角。 这四大热点中的三点均集中在中东海湾地区:伊拉克、伊朗与叙利亚,这说明该地区将是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关注的首要之医。如何消化伊拉克当然是首要的。然而伊拉充能否实现长久稳定,既取决于伊本身政治重建,还取决于伊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最后攻势”,这在伊朗已经不是新鲜话了。自从1982年越过国界进入伊拉克领土作战以来,伊朗几乎年年要喊“最后攻势”。但是,言之者煞有介事,听之者却越来越不以为意。  相似文献   

11.
许博 《瞭望》1984,(23)
五月中旬以来,伊拉克和伊朗接连袭击在海湾航行的油轮和其他货船,两伊战火向海湾水域蔓延。有关各方对急剧恶化的海湾局势深切关注。两伊战争的升级是海湾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伊拉克自二月中旬起,利用空中优势加紧了对伊朗  相似文献   

12.
伊朗总统哈塔米前脚离开, “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后 脚即来。如果说德黑兰与莫斯科“眉来眼去”,已经让华盛顿忐忑不安,那么巴格达与莫斯科“勾肩搭背”,无疑令华盛顿怒火中烧了。不管美国高兴不高兴,俄罗斯与伊拉克之间关系在不断“升温”。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 4月17日至21日,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巴格达对莫斯科进行的最高级别的访问。访问期间,拉马丹同总统普京。总理卡西亚诺夫等俄罗斯领导人着重讨论了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和加强双边经贸以及军售合作等问题。这次访…  相似文献   

13.
鲍申 《瞭望》2002,(41)
美国总统布什10月7日在 辛辛那提举行的一个集会 上就伊拉克问题发表了态 度十分强硬的电视讲话。布什讲话 的目的是为了打消美国公众对可能 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疑虑。他 称,虽然美国并非马上就要对伊发 动军事行动,战争也并非不可避 免,但如果伊拉克不销毁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美国将率领盟国“解除 伊拉克的武装”。布什是在国会即 将讨论伊拉克问题之际和美国内 对可能对伊拉克动武颇有争议 国际社会对此也表示普遍反对的 情况下发表上述讲话的。  相似文献   

14.
打了五年半之久的两伊战争,最近又发生了新的大规模的战斗。双方海陆空军全面卷入,战火还在继续扩大。 伊朗在纪念伊斯兰革命七周年之际,从二月九日晚开始在南部战线突然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曙光——八号”的强大攻势。为了发动这次新攻势,伊朗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物资等方面作了许多努力。特别是苏联副外长科尔尼延科不久前访问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外交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了伊拉克战争十大赢家的名单。头号大赢家:伊朗虽然新伊拉克政权被看成是中东地区的样板,并被认为对伊朗的宗教政治体制构成了外在威胁,可以用来牵制伊朗。但是事实上,伊朗却是美国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的头号赢家。新伊拉克留给伊朗的印象是毫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国和伊拉克分别将于11月和明年1月举行大选,伊抵抗力量和美军都提升了各自军事行动。伊拉克局势更加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伊抵抗力量开始实施斋月攻击行动。10月14日,穆斯林斋月的第二天,巴格达“国际城”就发生两起自杀爆炸事件。“国际城”号称“绿区”,是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规定的期限内(12月8日)向联合国提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报告,迈过了为避免战争而必须逾越的第二道门槛,并将球再次踢回到美国的球场中。 伊拉克在这份长达1.2万页的报告中宣布: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说法与美国的相关立场相互矛盾,美国势必在今后的几周中仔细研究报告,并从中找出种种“隐匿或遗漏”应报告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双方博弈的关键仍然紧紧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后,美国和伊朗两大对头的博弈再度升温。双方的矛盾仍然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美国死死抓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不断向伊朗施压;而伊朗则充分利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优势,频频给美国制造麻烦。  相似文献   

19.
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近日称,伊朗和美国将于5月28日在伊拉克境内举行大使级直接会谈,“谈判仅限于伊拉克问题”。在伊美两国关系长期对立、伊朗核问题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伊美直接对话无疑是一个积极迹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伊朗—伊拉克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伊朗负责战争宣传的领导人曾经把这场战争分为三个阶段:退却、防守、反攻。去年九月炼油城市阿巴丹的解围和十一月边境市镇博斯坦的收复标志着伊朗在战争中退却防守阶段的结束和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