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天雪地无去处,静下心来好读书。就读书问题,我曾专门谈过一次,主要讲了读书的原动力问题,谈到了读书很苦、读书很累、读书很难,但读书也是快乐、也是幸福,根本原因是主动读书还是被动读书,即要解决好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做到为求知而读书,读有所得;为修身而读书,读有所循;为工作而读书,读有所用;为生活而读书,读有  相似文献   

2.
论读书     
正培育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事关生命的质量,决定国家的未来。读书需要心情,读书的心情就是对阅读的热爱。读书需要心境,读书的心境就是心态的宁静。读书需要心力,读书的心力就是将精神专注于书本的能力。读书需要心气,读书的心气来自做人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几本杂志上看到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把读书一事说得很神乎,诸如“读书可以长寿”、“伟人都爱读书”、“一本书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等等。有人还把读书分成六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为寻求刺激而读书,最高层次是为思想修养而读书。其实,大可不必为读书做种种设置,读书是人生的一个基本需求。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毕生的读书生活。从青少年时代的从师求教,到他的读书环境,读书的内容,读书的方法、经验,读书的刻苦精神,一直到读书的经世致用等方面,都做了翔实的描述。该书突出了毛泽东重视读书学习的思想和观点,引用了不少生动有趣的读书故事,使这本书明显具  相似文献   

5.
读书三悟     
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每当捧起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坐下来",给读书留足时间。当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挤出时间去读书不失为一种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可供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一生热爱读书学习,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读书观,如强调读书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树立积极而明确的读书目标等。刘少奇读书观启发党员干部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既要深刻理解读书学习是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键一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选择恰当内容、采取多元形式、遵循科学原则,以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7.
刘立言 《共产党人》2009,(13):24-25
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读书的重要意义,指明了读书的重点内容,提出了读书的方式方法,对于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素质建设,全  相似文献   

8.
王波 《湖北政协》2021,(2):39-4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政协、省政协领导关于读书活动的有关要求,自2020年7月上旬以来,湖北省政协机关广泛开展以“我品书香·创先争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努力建设“书香政协”。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在省政协网站“书香政协”专栏分享了一批读书心得体会,营造了以读书凝聚力量、以读书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展现了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现摘编部分读书心得,分次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1,(12):64-65
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读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在信息高频率更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一书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关于"如何读书"、"怎样读书"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不仅要强调勤读书、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而且读书要力求甚解、贵在真解。读书,并不只限于增加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还要运用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读书对个人思想境界、认识水平的提升以及工作的推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读书学习在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重视读书、善于读书,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贯彻于读书的整个过程,才能推动工作的科学开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爱读书、会读书,并且善于把读书、荐书作为一种有效工作方法的领导人,他对于读书、学习的见解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3.
正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贵州12名领导干部的读书故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对书籍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欧阳修对读书之于个人成长的总结。大到人类社会,小到个体生命,读书之益毋庸置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对党员干部来说,读书是增长才  相似文献   

14.
读书成习惯     
姜仕贵 《当代贵州》2014,(19):60-60
正每天看书浏览报刊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前段时间看到《总理都能"抽出时间读书",您呢?》的报道,让我对读书产生了一些思考。读书能医愚,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聪慧,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据报道,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有人甚至发出"静下来读点书是一种奢侈"的感叹。是什么让读书离我们渐行渐远?固然工作繁忙、没时间,都是我们离书越来越远的理由。但若真的有读书的兴趣,这些又怎能成为障碍?读书的兴趣,多半应在学生时代培养出来。当前中国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境界     
<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能够读出一个人的境界来。匡衡凿壁偷光读书,那是因为家境再穷困,却难不倒读书求知的信念;孙敬头悬梁读书,那是因为他读起书来通宵达旦;苏秦锥刺股读书,那是因为他要立志做大事;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名人读书,都能在书籍里找到他们鲜活的身影。读书读出了境界,莫过于鲁迅先生在《从  相似文献   

16.
平素喜读书,常读古书。从古人的诗句和观点中,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是人生中必做的事情。古人读书有很多的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唐代颜真卿《劝学》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年轻时不知道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古代学者关于如何读书有不少论述,其中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专门讲了读书之法,对当代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读书需"立志"。朱子强调了立志对于读书的重要性。"立志不定,如何读书?""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己"。  相似文献   

18.
正古语有云:"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可以让人超越平凡世界里的琐碎与庸俗;读书,可以让人养成沉稳的品行;读书,可以培养人深度思考的能力;读书,可以让人战胜性格中的弱点,丰盈内心;读书,是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12):64-64
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读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在信息高频率更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一书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关于"如何读书"、"怎样读书"这一问题的所思、所感、所悟,当我们品味文化大师的美妙文笔之时,可摸索其读书历程作为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指导我们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各地传真     
《党建》2009,(9)
北京朝阳区20多年坚持开展党政干部读书活动从1986年开始,朝阳区始终坚持开展党政干部读书活动不间断,引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扎实开展读书活动,确保学习效果,区委制定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工作意见》、《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行动纲要》等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