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星 《新湘评论》2014,(23):20-21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马太效应”的经典论述。在贫困地区,“马太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指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当然,这只是一种社会学上的现象归纳,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理论。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马太效应”可以被遏制、被突破、甚至是被颠覆。  相似文献   

2.
12月15日的《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吴仁宝求是》。文章中提到吴仁宝的远见卓识:“华西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口袋富”,“脑袋穷”的“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3.
游宇明 《廉政瞭望》2010,(11):39-39
对“曲学阿世”这个成语,我一向表示怀疑。世者。世人、时尚也。世人有穷有富;时尚有实有虚,就算你把学问“曲”到了比柳枝还柔顺的程度,也未必“阿”(迎合)得过来。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1,(19):46-47
不管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只有通过自己奋斗,不断拼搏,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拥有这样进取精神的青年,才可能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优秀二代”。  相似文献   

5.
董宝林在“村官”这个基层干部岗位上,已奋斗了十余个春秋。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经过努力拼搏,实现了芦庄子村由穷到富、由乱到安的巨变,村党支部和村集体多次被评为市级红旗党支部、民主政治示范村,董宝林也多次在市、区受奖,成为地区的“名人”。  相似文献   

6.
艾迪 《党课》2013,(11):99-101
我国自古以来有“富养闺女穷养儿”的说法,这有一定的道理。穷养还是富养,现在众说纷纭,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没有定论。在物质方面,我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满足,适当拒绝”,过多满足和过度拒绝都不好,这可能算是穷养和富养的中庸之道吧。  相似文献   

7.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8.
小案不可小看郭旭文查处大要案,是反腐败斗争的三大任务之一。把主要精力放在查处大要案上,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大案并不多见。那么,这些地区是否就“无腐可反了”?应该说,腐败现象富有富的表现,穷有穷的反映。经济不发达地区必须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9.
小议穷县富“派头”王民安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越来越注重摆阔,讲究起"派头"来了。不仅"大款"摆阔,"小款"也摆阔;富裕地区摆阔.一些穷困地区也摆阔。且举几例。县穷礼不穷。别看是穷县.送礼收礼风颇为盛行。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当官不打送礼的"。于...  相似文献   

10.
“穷气十足“和”富气十足”高峡太行山深处,有个穷县叫广灵县。全县212个行政村,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就有39个。县长张富文上任后,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怎样治理这个穷"家"。张县长有他自己的穷富观:"穷不可怕,怕的是浪费,为了将来的富裕.现在必须精打...  相似文献   

11.
(一)富而后教 “先富后教”是中国传统德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先富后教”思想的合理之处在于,它意识到了物质生活条件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注意到“富”是“教”的前提,不富难以施教。另一方面富了必须施“教”。富而不教,或者不教而诛,都是不可取的。“富而后教”同样适用于干部。自然,干部的道德要求应当高于一般民众。我们党一直教育干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这是无可置疑的。在那些干部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则更应强调“富而后教”,着力提高其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2.
赵海建 《党建文汇》2011,(10):15-15
在债务危机之下,美国的“穷政府”现象已经为市场熟知.人们往往会以“穷政府”的现象推断出美国经济地位衰落、美元地位下降乃至崩溃的结论。但实际上,在美国“穷政府”背后,却伫立着“富企业”。在危机时有助于支撑美国经济地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那种信奉“穷则革,富则修”的年代里,“富”很有点儿“声名狼藉”。为了显示自己的“阶级觉悟”与“路线水平”,人们对于富几乎是退避三舍,唯恐划不清“界线”。于是乎,“恐富症”颇为流行了一阵子。那场“史无前例”的“穷折腾”,给人们的烙印也实在太深了,“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简直成了“绝对真理”。于是,为了“防修反修”、“永不变色”,人们自然要嫉富如仇,安贫乐穷。因为富是剥削者的标志,劳动人民不是剥削者呀,所以劳动人民就不能富嘛——这三段论“高妙”而又“严密”!  相似文献   

14.
传承     
许爱馨 《求贤》2009,(10):16-16
打我记事起,常听爷爷说:“富不过五代.穷不过三代”.后来我才逐渐闹明白,他是在教育晚辈节俭励志.说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据说,爷爷管教八个孩子个个成器,却从没伸手打过一个,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据说,这还和一个关于警察的故事有关。今年是共和国60华诞.我总想收集点与共和国发展有关的记忆,自然就想到了爷爷。可他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个警察。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导思想。中西部地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应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坚持走中西部地区互助共同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3,(10)
富时没有“富毛病”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览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胡锦涛同志来南岭村视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领导者,也无论是小家庭,还是一个大单位,都常常是穷时谦虚、努力、简朴、规矩。但一到富了,就会很快生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应当经常提醒不能生“富毛病”:富而不能“满”,富而不能“懒”,富而不能“奢”,富而不能“贪”。(汪金友)拒绝“泛市场化”企业用市场机制来调节一切,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正>这些年,大连瓦房店市九龙街道肖炉村,这个拥有135名党员、4400多名村民的村庄,日子一直“不上不下”。村庄说穷也不穷,自然优势得天独厚,盛产樱桃、软枣猕猴桃等优质水果;说富也不富,村民“各自为战”,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利润也大多落在二道贩子手里。此外,村集体凝聚力不足、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0,(7):55-55
新华社调研小分队在5月10日的《经济参考报》上报道:“穷降富升”突破国际警戒线。近些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已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必须尽快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分配差距呈现“穷降富升”。我国基尼系数(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06,(3):35-36
年过半百的董宝林.在“村官”这个基层工作岗位上.奋斗了近10个春秋。在他的带领下.津南区双港镇芦庄子村实现了由穷到富、由乱到治的不断跨越.该村多次被评为市级红旗党支部、民主政治建设示范村;他本人也荣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党国英 《廉政瞭望》2012,(14):67-67
最近不少专家提出推迟退休的建议,引起热议。中国目前“未富”是真,而“先老”则有“过谦”之嫌,所谓的“未富先老”并没有那么可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