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国内外资源、创新政策支持是未来我们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有效措施;同时,我们应努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支农惠农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耕地不是孤立的存在,耕地与其中的生物和周边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组成农田生态系统。保护耕地本质上是要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只有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要闻     
《中国人大》2023,(15):4-5
<正>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我国未来能否获得稳定的商品粮供给。从整个历史进程看,影响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物质投入因素、气候因素、科技进步因素和政策因素。必须从长远战略考虑,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使藏粮于库与藏粮于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之本。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去年年底国务院专门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以期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粮,钦州在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中,依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走出一了条抓好"米袋子"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把握新粮食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粮食安全举世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机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粮食安全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此,应具有新的战略思维,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争取粮食安全的国际权力、推动WTO总规则的改革等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一、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新问题(一)宏观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全国范围内看,国家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使得我省粮食核心产区在国家粮食产能提升和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层核心产区对国家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的实施结果尚存在一些疑虑;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成为粮食生产新常态,但基层管理者、实际生产者对此仍认识模糊;调减玉米正在"镰刀弯"地区进行,一些地方对玉米的退出和马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驻马店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性工程。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165亿斤,居全省第二位,连续3年稳定在160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为全面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近期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基本情况2008年~2022年,驻马店市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032.7万亩。2019年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农业农村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由此可见,要加快转变农业增长...  相似文献   

12.
合川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合川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更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战略规划的首要位置上,选择适合合川区的农业循环经济道路。本文将合川区农业经济划分为粮菜牧、牧粮酒、牧渔粮、生态农业旅游为主导的四个区域,分类探索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10月19日,我市隆重召开农业科技大会,并表彰一批为我市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这次会议,是跨入新世纪我市农业科技界的一次盛会,标志着我市将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和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重庆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些都是落实市委科教兴渝战略决定,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我市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举措,我们务必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一)近几年来,武昌县结合实际,选择了一条既符合自然规律,又适应市场的农业发展之路,即: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以科技农业为核心,以突破性发展多种经营为着力点,以效益农业为落脚点,使传统农业向生态、科技、效益“三统一”的现代农业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县“三统一”农业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4年与1989年相比,粮、油分别增长66%和68.7%;茶、菜、果分别增长20%、86.4%和11.5%;生猪饲养量由54万头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布局?如何起步?如何推进?近几个月来,许昌市人大常委会就此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部分县(市)、区开展了专题调研。发展现状粮食产能持续稳定。许昌市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  相似文献   

16.
经科教结合的实质是依靠教育和科技发展经济,“经济振兴——科技需求——教育发展”是其基本主线,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是其重点,经济、科技、教育的配套改革是其关键。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更须始终重视经科教结合,坚持向结合要活力,向结合要基地,向结合要效益。一、向结合要活力职业教育是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发展职业教育理当成为经科教各部门的共同目标。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协调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功能齐全的领导组织,吸纳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7.
实现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实践与思考李学成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也必须适应这一转变,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近几年,山东省栖霞市以稳粮固本、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在科技兴农、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筠连县是位于川滇交界处的西部山区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变普遍存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等主要问题,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在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一、调整结构,提升竞争力经济要发展,结构调整是关键。要加快由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加快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一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瞄准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要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突出抓特色,培育和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效益的骨干企业,形成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这些企业向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方向发展。三要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调整城乡经济结构。要创新机制,用市场经济的思路经营城镇,建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当代农业快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面对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难题,要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等措施的实施加以逐步破解,以释放科技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01,(3)
中央提出——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积极性切实地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动力源泉。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