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人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素昧平生的两人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同乡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德怀一直庆幸自己在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遇到段德昌,终生视段德昌为良师益友,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展了“大三线”建设。彭德怀元帅曾任“大三线”建设第三副主任。他深入群众、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深得“三线建设”职工的爱戴。彭德怀在职工们的印象中,是十分随和、平易近人的,但是有一件事情除外,那一次彭德怀拒绝了和同志们合影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总理赔款     
48年春,西北战场上刚结束了宜川瓦子街战役,部队正向黄龙山挺进,彭德怀司令员随同部队行到三岔原时,有一位披头散发、泪流满面的年轻妇女拦住了彭德怀的马。司令部一位参谋急忙上前询问,原来是三岔原的一位区长欺辱了她。参谋忙解释:“我们是部队,你回去找地方政府。”那位妇女一听顿时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彭德怀急忙从马上跳下来,严肃地对参谋说:“民有冤,我必究。”声音洪亮而威严。这位妇女看到骑马的首长严厉的态度,心中有些胆怯,慢慢往后退缩,彭德怀却走到妇女跟前和蔼地询问情况,妇女见首长平易近人,也就放开胆子向…  相似文献   

6.
在纺织系统某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上,一位女青年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她来自河北农村,还不到20岁,红红的脸庞,一双大眼睛。她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在别人都发过言后,主持人让她也说说,她非常腼腆地说:“我不会说。”主持人告诉我,她的师傅是优秀共产党员,她是在师傅影响下写的入党申请书,现在技术练得很好,就是在做社会工作和与人交往时还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24日,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树的不巧功勋,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彭德怀传》编写组、湘潭纪念彭德怀诞辰百周年筹备委员会联合发起,于1998年10月6日至9日在彭德怀家乡湖南省湘潭市,举行了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出席了研讨会。现将会议情况述评如下:一、彭德怀与长征与会学者指出,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彭德怀作为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三军团的主…  相似文献   

8.
湘潭、湘乡毗邻,军旅中两县人素来以同乡相认。彭德怀是湘潭人,在湘军中他有一位湘乡籍的老乡,又兼是军校同学,此人本来也有机会与彭德怀走上一条相同的道路,可惜他几次辜负了彭德怀的厚望,在几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以人生悲剧而告终。这个人名叫李绶明。李绶明,又名李旭,湘乡下湾人,8岁入私塾,14岁进东山学校。1913年投入湘军,1922年以湘军第一师一团二营八连上尉连长身份带职进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与彭德怀、黄公略同学。李缓明受训结业后返回原部队,从继续当连长到升少校营长,1924年因部队被打散回到湘乡…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同志: 贵刊1989年第10期“人物春秋”栏目里,刊载了湘潭大学唐正芒《高风亮节——湘籍老一辈革命家为政清廉的几则小故事》的文章。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林伯渠、李立三等6位  相似文献   

10.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彭钢     
彭钢,女,幼名玉兰,湖南省湘潭县人,1938年11月出生在乌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大伯是彭德怀。父亲彭荣华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搞地下工作,1940年9月被敌人杀害。母亲龙国英也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玉兰年仅6岁便经常为地下工作者聚会时站岗放哨,大家都亲昵地叫她“小兔子”,赞扬她的机灵。1949年湘潭解放前夕,党组织为防止敌人对烈士后代下毒手,将玉兰兄妹几个改姓胡,隐藏在石潭镇。1950年初,烈士遗孤被党组织接到北京,玉兰进了北京华北小学读书。这年春天,彭德怀从西北来北京开会,玉兰第一…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汇》2007,(6):F0004-F0004
彭德怀纪念馆坐落在湖南湘潭西南40公里的彭德怀乡里乌石镇,与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毗邻,是湘中伟人故里游的一笔重彩。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省湘潭市老龄委干部活动中心,78岁的原《湘潭日报》退休老记者戴鼎说起他51年前陪同彭德怀元帅回乡调研的经历,心情十分激动,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那艰难困苦的岁月……  相似文献   

14.
百花园     
《湘潮》1998,(5)
当我看到彭德怀元帅1958年12月18日在韶山同当地干部合影的大幅照片时,一段难忘的日子便历历在目。我当时任中共湘潭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兼韶山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接待了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元帅来韶山正是“大跃进”高潮的时候。那时韶山人民公社刚成立三个多月,全社干部社员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1958年12月17日下午,彭德怀元帅由省委书记周小舟陪同来到韶山。稍事休息后,他就听取我关于韶山公社情况的汇报。到晚饭时未汇报完,于是我同彭德怀元帅共进晚餐,只平常几个菜,没有烟酒。晚饭后我继续汇…  相似文献   

15.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彭德怀是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然而,在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中,他却一直不能得志,先是被罢官,后又遭批斗,直至被迫害而死。纵观彭德怀的一生,中南海那道高高红墙恰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半生的荣耀与半世的凄凉拦腰斩断……  相似文献   

16.
爱的表白     
《党员文摘》2009,(11):10-10
阿明暗恋一位女同学,决定先匿名写信给她。朋友问:“那她反应如何?”阿明:“很激动,”朋友:“那很好嘛!然后呢?”阿明:“然后她就报警了。”  相似文献   

17.
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一些进步人士就提出男女教育平等的主张,但由于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全国国立大专院校中仍然是“女子竟无一人”,为冲破女禁而奋起抗争的先驱者中有一位女青年,她就是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邓春兰。  相似文献   

18.
1960年7月的一天,一个20多岁的女青年在国务院北门附近贴了“打倒人民公社”等6张标语。这个女青年,是湖南省某发电厂的工人,而且还是个共青团员,她从弟弟发自家乡的来信中得知,父母因吃不饱肚子患了浮肿病。她回到家乡一看,家里、村里人的生活果然十分困难,于是上京用贴标语的形式,向党中央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19.
江和平 《党史博览》2023,(11):35-39
<正>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事家、享誉世界的政治家。他在志愿军司令部鲜为人知的故事告诉人们,他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元帅,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打了10个月的仗,美国还不知道我彭德怀在朝鲜呢”彭德怀的一贯指挥风格是战斗一打响,就亲自到前线去。抗美援朝之初,毛泽东为了志司的安全,主张志司驻地设在鸭绿江北岸的中国境内,但彭德怀坚持要设在朝鲜前线。彭德怀认为在朝鲜境内便于协调中朝军队、统一指挥作战,便于亲自同前线指挥员通电话,直接了解战况、下达命令。  相似文献   

20.
一位中国女青年钢琴演奏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与美国著名的欧克瑞支乐团合作,成功地举办了一场古典音乐演奏会。演奏会上,那些很挑剔的古典乐迷们,都被她精湛的技艺和热情奔放的演奏风格所折服,他们情不自禁地为这位来自东方的演奏家久久喝彩……这位中国女钢琴演奏家已在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国成功地举办了近百场音乐会。她曾被美国音乐界推选为“世界优秀人才”。去年,在奥地利国际钢琴音乐节中,组委会指定把她演奏的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作为音乐节的压轴节目,结果引起巨大轰动,被音乐家们誉为“中国钢琴公主”。她就是毕业于沈阳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