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就此灭亡,仍然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做最后的反扑,  相似文献   

2.
1951年,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大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祖国和人民犯有罪行的反革命分子相继归案,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其中,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即已投敌叛国的大连地区最大的汉奸刘雨田和张本政,是此次镇反运动中追溯最为久远的历史反革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建国初期的“肃反”运动中。从1951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逮捕、拘留了几百万犯罪嫌疑人,其中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判了刑,相当数量的人被判了死刑。  相似文献   

4.
黄文 《湘潮》1988,(10)
1950年10月,株洲党政军民,遵照中央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开展了声势浩大而又扎扎实实的镇反运动。经过一年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了新生的红色政权,安定了人心。本文介绍的主要是1950年10月至1951年10月株洲第一期镇反的情况。一、株洲反革命组织状况株洲,地处交通要冲,  相似文献   

5.
紧急收缩,纠偏防左 镇反运动于1950年10月发动,12月全面铺开,到1951年三四月形成全国性的高潮,纠正了对待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右倾偏向,广泛地发动群众,依法逮捕和处决了大批反革命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7个月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正确的,也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1951年3月,毛泽东原秘书、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被暗藏在人民军队中的反革命分子刺杀。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遇刺身亡的高级干部,一时震惊了中央。  相似文献   

7.
刘向上 《世纪风采》2009,(11):36-38
1951年8月,山东省“无为金丹道”头子王仲笃自封“天皇”发动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反革命暴乱。这次暴乱波及七八个县,祸及几十个村庄,匪徒们杀人、抢劫、奸淫,无恶不作,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沈阳故宫是清代最早的一座皇宫。这里金瓦红墙,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6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51年5月5日至7月10日,沈阳故宫举办了“反革命罪行展览会”。先后接待了63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在运动中,有些地方出现了过火行为。 为了控制界限,制止这一倾向,毛泽东在1951年4月30日特意批示:“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凡无血债或其他引起民愤的重大罪行,但有应杀之罪者,例如有些特务或间谍分子,有些教育界及经济界的反革命等,可判死刑,但缓期一年或二年执行,强迫他们劳动,以观后效。”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大陆展开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在捕人杀人问题上,毛泽东特别对杀人持慎重态度,他考虑到:要提出杀人要控制数字、掌握界限的问题。他于1951年4月30日在一则批语中明确写道:“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在农村,杀反革命,一般不应超过人口比例千分之一,有特殊情况者可以超过这个比例,但须得中央局批准,并报中央备案。在城市一般应少于千分之一。”毛泽东还考虑到,光是提出杀人不能太多,要控制杀人数字,还是不够,必须提出具体的政策界限。在这些具体政策界限中,毛泽东准确地抓到…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人们只知道叶帅建国后曾三次公开返回故乡,而不知道还有一次是轻车简从秘密回乡,首次返乡也不是1953年,而是1951年。笔者从事党史、梅州文史工作20多年,调查过叶帅1951年首次返乡的许多情况,在此整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秘密返乡的缘由 1951年6月下旬的一天(星期五)晚上10点钟左右,兴梅地  相似文献   

12.
1950年11月13日,重庆市镇反委员会成立,市军管会副主任张霖之、军管会公安部长刘明辉任正副主任。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1月16日。公安机关逮捕了潜藏在大中学校教职员、学生中的原重庆大学训导长、中统特务侯风等特务分子29人。3月23日,重庆市军管会在  相似文献   

13.
金一南 《党的建设》2011,(11):63-63
共产党人的队伍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动摇与叛变。一次发生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一次发生在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  相似文献   

14.
汕头市的民主改革运动从1951年6月开始,直至1953年11月结束。开展这项改革运动的目的是在城市的工矿企业中彻底肃清封建势力及反革命分子,废除旧的不合理制度,达到真正树立工人阶级领导权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江地区新民主主义改革从1951年3月开始,直至1953年11月结束。其中内河民船民主改革是新民主主义改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这个改革运动的目的在于肃清封建残余势力及反革命分子,改革旧的不合理的制度,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76年10月6日,随着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在中国大地肆虐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随着拨乱反正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对造成十年浩劫的罪魁祸首进行审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9月,中央决定设立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为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张春桥,就是这一次被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0,(3)
1950年以来,省委组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生产救灾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全省仍处在社会改革的复杂环境中。有半数的地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已经土改的地区还有许多遗留问题;城市、工矿的民主改革才部分开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仍在捣乱破坏;工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恢复。而在部分干部中,骄傲、松懈、麻痹的情绪开始滋长。为此,中共湖南省委于1951年9月7日至27日在长沙召开了第三次党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我国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是在毛泽东直接指导下开展的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是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尖锐的对敌斗争。《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镇压反革命运动有力地扫除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基本上肃清了曾经猖獗一时的特务、地下军及会道门等反动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20.
"死缓",即"死刑缓期执行",作为今天中国重要的刑名之一,是由毛泽东提出的.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在运动中,有些地方出现了过火行为,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为了控制界限,制止这一倾向,毛泽东在1951年4月30日特意批示:"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