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6,(12)
正关于党章的记忆,最早是上小学时,我在父亲的书架上看到的那本看不懂的红皮书。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那本红皮书是在他入党的时候,党支部书记送给他的。老书记在煤矿工作了一辈子,退休的时候,推荐父亲任党支部书记。父亲说,他接过的不仅仅是一本党章,还有老书记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使命的传承。记忆中,父亲很忙,每天除了吃饭的时候在家,基本上都在矿上值班。他常说:"井下有工人在采煤,不看着他们升井,我心里不踏实。老书记在的时候,也是这么守着我们升井的。"  相似文献   

2.
<正>鲁伯特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每逢假期,都会回到家乡澳大利亚,在父亲的公司里实习。在鲁伯特眼里,父亲是一个极其严厉的人,不仅对下属员工要求严格,对他也是一样,甚至要求更多更严。每次实习,父亲都要求他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从没给过他一丁点儿"特殊待遇"。大三的那年暑假,鲁伯特刚刚在父亲公司里工作了一周,就感到苦不堪言。"分配给我的工作量太大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0多年了,他是因胰腺癌去世的。在他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后,立即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了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的申请。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请尽快确定新的人选,别因为我耽误村里的工作。"弥留之际,他还反复叮嘱家人:"我在村里干了大半辈子,没有过一点儿私心杂念。我去世后,你们也决不可以跟组织提任何要求。"父亲18岁便担任生产队会计,然后是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4.
李建贵 《先锋队》2012,(20):36-37
正我是一名矿工的儿子。当时,和父亲在一个队,他经常对我说:"要学会吃苦,要干一行爱一行。"父亲的话,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从此以后,无论从事井下工作,还是井上工作,我始终牢记父亲的话,用行动实践着他对我的教导。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岗敬业,人生才会幸福快乐!我参加工作32年,从事管理维修工作22年。在很多人眼里,管道维修工是又苦又累的工作,但我热爱我的工作。22年来,不知  相似文献   

5.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励志讲坛",讲述了她心目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对她的深远影响。整理/徐蓓父母坚信,他们在美国的成功源于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我想说说我的父亲。他早在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刚开始与中国建交时就回到了中国,他是第一批来中国的美国人。那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来中国,但是我父亲那么早回来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想见他的母亲,他们已经23年没有见面了。中国人以孝为先,这也是你们应该为中国感到骄傲的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6.
正一程子华伯伯比我父亲吕正操小一岁,但是我们都叫他程伯伯。因为他的革命历史远早于我父亲,我父亲1937年入党,程伯伯1926年入党。他参加过叶挺指挥的北伐军、叶剑英领导的广州起义和彭湃领导的保卫海陆丰红色政权的斗争。1929年,他成功策划了大冶兵暴,被中共中央高度赞誉为"模范兵暴第一声"。1934年,他在中央苏区瑞金接受周恩来指示到鄂豫皖苏区工作,一直担任红二十五军的主要领导工作。1934年底,他指挥作战身负重伤,双手致残,昏迷两个  相似文献   

7.
2013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95周年,也是父亲张启仁诞辰100周年,美院举办了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父亲逝世30年了,他越走越远,与他同时代的那些革命者大都离我们而去,知道父亲的人越来越少,了解父亲的人就更少了。我写文章回忆父亲,是为了纪念他们那一代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战士。父亲生前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了整整20年,他两次被任命为副院长,第一次是在1963年,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央美院,有父亲青年学生时代的老师王森然大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父亲     
正"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每次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立刻想起我的父亲。今年81岁的父亲名叫邵应方,是祖父找人给他起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父亲从老家甘肃庄浪县来到团场成为一名连队职工,先后在连队基建班、浇水班、炊事班、林管班岗位工作。父亲身材魁梧,坦诚淳朴,脾气倔强,是个热心肠的人。从我记事时起,父亲的同事都称呼父亲"老邵"。上世纪六十年代,连队生活物质极度匮乏。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今年80岁了,他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了农场的土地上。父亲属牛,他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埋头于脚下的这片军垦大地。我父亲孙广俊,河南省杞县人,1962年从河南百泉农大毕业,支边到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四分场三连,担任农业技术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父亲的气管炎犯了,每天咳嗽不止。这时候,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仍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每一块棉田。每天中午回到家,父亲浑身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去世一年了,我常常回忆起他。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他勤政廉洁,一身正气;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在回想往事时,我总会有一些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父亲生前从不在家中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做子女的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家庭生活。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了他的遗物,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游戏     
郑成南 《党课》2011,(10):84-85
父亲是个钟表修理师傅,在自己的修理店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因为,父亲的手艺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把坏表送来修理。有那么一段时间,父亲常教他玩一种游戏。父亲说,我们来玩一种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12.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13.
正理想是造火车我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母亲是普通家庭妇女。儿时印象中,父亲每天下班回家时身上的衣服都是油污,脸上也沾满了煤灰。周边的邻居凡是与火车打交道的,个个形象如此。父亲"跑车"时总带个铁皮箱子,里面装着随身工具和生活用品。每次从外地回来,他都会买几个烧饼,放在铁皮箱里。所以父亲一进家门,我便迫不及待跑去翻他的铁皮箱子。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刘铁男是惯孩子的典型代表有人说,刘德成是当今"坑爹"之最因为构成共同犯罪,父子俩身陷囹圄因为案件教训深刻,多少人感慨万千2014年12月1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刘铁男当庭流泪忏悔:"这段时间每天我都在自责,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养不教,父之过。对他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  相似文献   

15.
正每天早上起床,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早市卖花。他把卖花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至于卖不卖得出去,他看得很淡:卖了,当然好;没卖成,也无所谓。我真替父亲高兴,母亲"走"后,他仍然把个人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花盆"全是父亲平时攒下的瓶瓶罐罐,甚至是用过的快餐盒。他把这些器皿洗干净、培上土、栽上花,待花开后,便小心翼翼地将其挪到他的"百花箱"里,一手拎上一箱出门了。节俭了一辈子的父亲对吃从不挑剔,粗茶淡饭,仅此而已。对于穿,父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6,(6)
正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爱念"老理儿"。他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要是啥都不讲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啥就干啥,是要遭老天报应的。"父亲的一个战友在县土地局工作,很多人想通过父亲疏通关系。父亲板着脸,来者一概拒之。父亲说:"人家是公家的干部,不是为我当的官。我不图啥好处,也不管这些事。"不贪名利,生活简单,这是父亲的养生"理儿"。  相似文献   

17.
余玮 《党史纵览》2011,(5):37-41
鲁迅,中国的文化巨人,有"民族魂"之誉,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更是广为人知。然而,在儿子周海婴的心目中,父亲鲁迅并不"横眉冷对",而是那么的慈爱。周海婴面容清癯,两鬓微斑,颧骨凸出,特别是那嫡传的"周氏"之眉浓且黑,颇有其父神韵。他一出生就注定要因为父亲而受人关注。然而,周海婴一直试图走出自己的路,不希望被父辈的光环照射,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做着远离文学的工作,周海婴说:"别人就把我放在一个框  相似文献   

18.
朝圣     
正瑞金,是我们全家人心中的圣地。之前,我去过两次。小弟刘孟泽也去过,但大哥刘孟概、大弟刘竞文没有去,都想找个机会一起去看看。2009年10月5日,我同大弟、小弟、堂侄等人开车从兴国县城出发经于都江口直奔瑞金。父亲刘孔权很早就告诉我们,他年轻的时候在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木材公司工作过,毛泽东主席还送他到瑞金县城读了一年免费的苏维埃学校。这是父亲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大概因为父亲会锯木板(两个人把原木锯成有用的木板,用于做房子之类),到瑞金时领导就叫他去中央政府木材公司,直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因为还未成年,毛主席把他当作红小鬼。父  相似文献   

19.
正问:您生长在抗日革命家庭,兄妹几人被称作"穆氏三杰",还记得那些往事吗?答:我父亲穆向荣是冀中地区的传奇人物。他生于1899年春,1938年正当壮年时,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烧到了冀中平原,华北沦陷。我父亲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把自家的百垧良田变卖,毁家兴学,在村里建起了抗日小学。他说:"只要拥护抗日,无论贫富,都可以来上学,不能让孩子们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他这句话,附近几十个村庄的孩子都来抗日小学免费读书,是冀中地区有名的新式学校。日军知道我父亲反日,为八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09,(2):67-67
2008网络经典雷语1、父亲问我对人生有何追求,我回答"金钱和美女",父亲凶狠地打了我的脸;我回答"事业与爱情",父亲赞赏地摸了摸我的头。2、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3、鄙视我的人这么多,你算老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