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实践》2020,(4)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居家健身成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也成为疫情阻击战中缓解情绪、愉悦身心、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武汉方舱医院迅速走红的"火红的萨日朗",还是各类花式锻炼妙招,"宅在家、齐锻炼"已成为全民普遍参与的生活方式。体育健康需求正由"爱好者的体育"向"全民的体育"拓展。体育部门要加快推进全民健身领域供给侧改革,畅通体育"治未病"与医疗"治已病"的结合点,抓稳群众需求与政府供求的关键点,以点带面,精准构筑全民健康防护网。  相似文献   

2.
温馨提示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的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吴仪同志曾指出:"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愿读者从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增强体魄、锻炼意志、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全民健身是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当前,青海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已经启动,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全省规模最大、级别最  相似文献   

4.
高维岭 《江淮》2011,(8):43-44
着力构建安徽特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群众体育,落实"全民健身、健康安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系统性重要工作。履行职责,着力推动政府主导全民健身工作。近年来,省政府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为平台,以每年专题会议为形式,发挥政府和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强化政府在推动体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各部门的意识。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2010年,总局表彰我省为"全民健身三纳入"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王琦 《新湘评论》2007,(9):23-25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的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吴仪同志曾指出:“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愿读者从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指导我国广大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已经十多年,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力度,逐步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使全民健身运动持久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阐明了健康的重要性和体育对健康的独特作用。李纪恒书记在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体育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赋予了我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体育系统要抓住机遇,将健康政策融入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动起来、全民动起来,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贵州目标清晰,行动有力。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贵州群众体育风生水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五年共完成865个乡镇9256个村级农体工程、52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325条全民健身路径完工投入使用,人均体育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均非标准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5平方米。在此基础上,贵州体育人没有自满,而是"不忘初心,继续前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因素,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0.
正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全市现辖25个县(市、区)、开发区,人口1100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保定体育基础扎实,成绩显著,是"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至今已涌现出22名世界冠军、33名亚洲冠军、140多名全国冠军,被誉为"冠军摇篮""体育之城"。  相似文献   

11.
李颖川 《前线》2012,(11):27-29,4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体育热情。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体育强国的内涵不仅包括竞技体育金牌,也包括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齐头并进。以此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北京体育事业实现了蓬勃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事业,一直以来把努力提高全民族体质健康水平确定为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健康中国,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只有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与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找到健康中国的正解。"上工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保护一个人的健康如此,推进国民健康体系建设更需要这样宏阔的视野。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任务、有措施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做大群众体育工作,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全面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水平,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有重大意义。一、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不断激发全民参与健身热情,解决群众"想健身"问题一是引导群众养成健身习惯。  相似文献   

14.
正反"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对凸显出的作风问题,要对症下药,治已病。但更值得重视的是要"治未病",防范于未然。一、"治未病"要树立忧患意识名医扁鹊三次见蔡桓公分别指出蔡桓公病在皮肤、再到肌肉、进而到了肠胃,蔡桓公听不进扁鹊多次"不治将恐深"的劝告,一口咬定"寡人无疾",结果病情由"腠理"之疾而至一命呜呼。蔡桓公因没有对"小疾"引起重视,没有"治未病"的忧患意识,结果病入膏肓,  相似文献   

15.
伴随发展理念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共享成为基本发展理念,体育成为社会共享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具有健身、健心、促进社会适应的本质功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驱动社会共享发展,社会共享发展实现个体的体育人权,社会共享与体育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作用机制。社会共享发展中体育进程不均衡、国民体质水平不高、体育基础条件差和体育社会化进程慢等问题严峻,体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8,(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体育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足球改革发展为突破口,统一思想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深入推进群众体育生活化、竞技体育集约化、体育产业市场化、体育文化多样化,体育已逐渐成为引领内蒙古健康生活的风向标。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以大力推进群众体  相似文献   

17.
正"全民健身"不仅在中国流行,在英国也同样受到重视。英国国民保健体系日前推出一项全民健身计划:如果一个家庭每周完成目标步数,将可以获得超市折扣。政府意在以此鼓励民众健身,改善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具体来说,这个运动的目标是每周至少散步3次,每次达到1.25万  相似文献   

18.
视界     
正贵州全力推动"健康贵州"建设12月2 0日,《贵州省"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与《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正式发布。《规划》明确以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实施大健康、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行动和七大体育行动计划,以场地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举办省运会为龙头,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同步发展;以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为  相似文献   

19.
邓小红 《学习月刊》2009,(22):117-117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众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国民体质不断改善,体育人口逐渐增加,群众体育组织网络遍布城乡,群众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发展迅速。但是从近几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看.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许多学生体育知识贫乏,75%的学生没有形成体育特长.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必须建立和健全与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为实现全民族健康素质有明显提高的目标,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