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区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21.23亿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157.5亿公斤,增长了6倍多,改变了从1969年-1989年长期调入粮食的历史;油料总产达到9亿公斤,是1949年的10倍;甜菜种植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98年总产达到259.2万吨;全区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由1949年的24.63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285.43亿元,增长了10.6倍;农牧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1998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  相似文献   

2.
翻开北京市昌平县大东流乡的农业生产史,有这样一段记载:1988年,全乡拥有各种农机具196台件,粮食总产1372.1万公斤,平均亩产675公斤,人均年收入1281元;1989年,全乡拥有各种农机具247台件,粮食总产1473.8万公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2)
<正>抚远市地处祖国东北角,三江平原末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是一个有着260万亩耕地的县级农业大市。近三年,抚远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7850万元,集中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对俄蔬菜园区,有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11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达到1.5万元,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强基础促增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4.
马树奎是徽县银杏乡任庄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当选后,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和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开发产业,使任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一是新修了水平梯田600亩,改造了2000亩中低产田,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1998年总产120.6万公斤,人均产粮1375公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巴盟的农牧业生产连获丰收,农牧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7年,全盟粮食总产量达163.2万吨,牲畜总头数达712.2万头;农产品和大小畜商品率分别为62%和29%,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达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44元。全盟每年可提供各种农畜产品总量达80亿斤以上,农牧民人均6000斤,人均粮食产量和畜产品总量均居全国全区前列。同时兴办了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每年可加工转化粮食22亿斤,油料6亿斤,甜菜百万吨。全盟工业产值中57.5%是靠加工当地农畜产品原料实现的。但巴盟人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6.
武都县锦屏乡地处白龙江南岸,共有11个村民委员会,1730户,7835人,耕地面积6677亩,人均0.85亩.1999年以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狠抓了乡、村两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和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使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由1998年底的710元和206公斤,提高到2001年的935元和300公斤,达到了基本脱贫.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顺义县的粮食生产连续8年总产、单产超历史,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就全县粮食总产来说,1980年突破3亿公斤,1983年突破3.5亿公斤,1984年突破4亿公斤,1987年,在全国粮食生产还未能达到1984年水平的情况下,顺义县粮食产量又比上一年增加3900万公斤,总产达到4.7亿公斤,成为近几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改革9年来,顺义县为什么能够保持粮食  相似文献   

8.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负责‘米袋子’就是负责本省的粮食供给",深刻阐明了增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台阶,并在8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4年,尽管我国农业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8892亿斤"。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的粮食间题已经过关了。国际公认的标准是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才算过关,而且只将谷物类算作粮食。我国连大豆、薯类都加在一起尚不足4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650公斤的水平。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进入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一直呈低速增长趋势,年递增率只有0.4%;第二,我国"南方十四省、市、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直线下降,1989年占58.3%,1990年到1992年降为55%左右,1993年又跌到52.7%。短短四年下跌五个百分点以上"②;第三,粮食消费量迅速增加,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600万"③,对粮食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工业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1,(19):32-32
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位于赫章县北部,海拔2300多米,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之一。自1988年6月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海雀历届村党支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带领海雀村的农民群众苦干实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向贫困告别,为昔日光秃秃的山岭披上一件件“绿衣”。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33元增加到现在的2986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988年的不足107公斤增长到现在的307公斤。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8.6%发展到现在的67.3%以上,1995年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  相似文献   

10.
─龙腾飞群龙共舞──德惠市发展龙型经济的启示高国田吉林省是商品粮大省,人均占有量、人均交售商品量、调出总量和出口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榜首。德惠市是我省商品粮基地之一,连续多年总产超过10亿公斤,1993年全市人均产粮1300多公斤,去年又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11.
凝聚起奔向小康的合力──宁城县农村基层党建纪实房东升,潘振东伴随着金秋的旋律,宁城县的农村经济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业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今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4亿公斤,乡镇企业翻番增长,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农村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宁城县...  相似文献   

12.
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是青海湖北岸一个纯牧业村.是省、州、县第三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村。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同宝村牧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牧民文化生活也丰富了。牧民人均收入一年一个台阶。2008年达到5347元,比2000年增加了近2倍。比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同宝村党员群众反映:同宝的发展变化靠的是党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更是村党总支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5,(3):1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春耕春种铺开了新一年春华秋实的农桑图。 2004年,有天公作美,靠政策驱动、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全区农业取得“四增一稳”的喜人成绩。“四增”,即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全区比上年新增262.3万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局面;粮食单产增加,全区粮食亩产平均增长7.3%,创历史平均单产最高纪录;粮食总产增加,同比增幅达14%,是继1998年之后的又一个高产年;农牧民收入增加,人均纯收入年增近 400元,增幅达8%。“一稳”,即粮食市场稳定,对农民增收起了决定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粮食生产四年徘徊,日俱萎缩,因此寻求病因和出路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一、深沉的忧患依据对198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形势的分析,粮食经济工作者认为:粮食问题严峻。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第一次跨上了4000亿公斤的台阶,单产达到241公斤,人均占  相似文献   

15.
佳荣镇甲料村是荔波县深山区和石山区的一个极贫村,位于荔波、三都、从江、榕江和广西五县交界处的月亮山麓下,该村仅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与外界相接。由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照明靠点松油灯,买食盐步行20公里,吃米靠石碓春,是个“四不三靠”(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不能自给粮食;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的典型村。1999年前人均吃粮仅2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2000年7月,县委、县政府为加大全县党建扶贫工作力度,将甲料村调整为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龙河云的联系点,并从县农业办抽调了蒙斌同志进驻该村开展党建扶贫攻坚,近两年来甲料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郭健 《实践》2013,(3):26-28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面实现并超额完成了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粮食单产首次突破600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粮食总产首次进入全国十  相似文献   

17.
贾双河的土地规模经营 和林县草场村贾双河的土地规模经营,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贾双河的7口之家承包了 23亩地,人均粮食400多公斤,温饱没问题。但是,承包地分在8处,不便种植,同时,化肥等生产成本也在增大。他感到,不搞土地连片经营,粮食产量和收入都难上新台阶。 1988年,他用承包的23亩好地同村里几家调换了25亩土质差、烧不上水、但能够连片经营的地。一家人起早贪黑,打井平地。3年的劳动力投资,使土地质量发生变化,产量增加。今年,小麦、玉米获得丰收,总产1万多公斤,人均1500公斤,比土地调整前增长了3.7倍。粮多了,他喂了1口公猪、2…  相似文献   

18.
大垭口村位于云县茶房乡东北部,属高寒山区。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484户农户、2089人,是一个集彝族、拉祜族、傣族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贫困村。199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仅为118.6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仅有450元,人均占有粮食仅有175公斤,全村特困户达307户、1351人,占总人口的65.2%。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江苏省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粮食生产逐年下降的趋势。粮食播种面积从1999年的8742.8万亩下降到2003年的6989.2万亩,粮食总产量从3559.03万吨下降到2471.85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94.5公斤下降到334.4公斤。针对当前种粮农民增收困难和粮食生产连年下降的严峻形势,江苏省去年在丰县、灌  相似文献   

20.
平江县伍市镇仕洞村是省科委对口扶持的建整扶贫村,1996年人均产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607元,65%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1997年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科委党组的高度重视,工作组与村支两委一道推广科技、兴村富民,使这个村基础设施全面改观,村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人均产粮达6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今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1500元。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收入可达3万元,成功地实现了省委提出的稳步解决温饱、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从实际出发,选准科技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省科委工作组驻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