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异常洪涝及防灾减灾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维宽 《中国减灾》1997,7(3):23-25
淮河流域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性气候带,为显著的季风气候,梅雨锋和副热带高压滞留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或干旱。但是影响最大。致灾最重的是十几年或几十年一遇的异常洪涝。例如1954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1972年7月初淮北特大暴雨洪涝、1975年8月台风(低压)特大暴雨洪涝、1980年夏淮河五次洪峰及1991年淮河持续性特大洪涝等,不仅是江淮流域著名的洪涝灾害,也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重大气候事件。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十大自然灾害中,6次由异常洪涝造成,其中3次发生在淮河流域,直接经济损失均在10…  相似文献   

2.
1992年4月20—22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85-906-09课题在京召开学术交流会。来自中科院、气象部门及高等院校的6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的学术交流分三个专题进行报告。一、91江淮暴雨灾害的警报服务;二、91江淮暴雨灾情及对策;三、91江淮暴雨灾害分析及其他研究。总共交流了27篇论文报告,其报告内容覆盖面宽,受到代表们的好评。这次学术交流会还安排了四个特邀报告,他们是:中科  相似文献   

3.
会议简讯     
由国家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学会等联合组织筹办的“国际暴雨学术会议”,将于1992年10月初在中国召开,其中1991年“中国长江、淮湖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预报、服务和防灾对策”将是其主要内容。各方面专家学者正在积极研究和准备,其中参加国家台风、暴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各单位正集中研究,以优异成果参加会议。“北京国际热带气旋灾害研讨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后,我国的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出现了变化。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极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强度有所加强;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暖导致区域性干旱事件  相似文献   

5.
一、1991年江淮暴雨及洪涝灾害 1991年在江淮地区出现了自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不少地方的严重程度超过了1954年。就梅雨期的总降水量而言,苏皖沪大部、豫东南和鄂东等地一般在500mm以上,江苏省的里下河和沿江地区、安徽省的江淮地区,湖北省的东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南部达700—1200mm,比常年同期偏多1—3倍。  相似文献   

6.
7月23日至24日,一场特大暴雨突袭嵩县,降雨之集中、雨量之大,为历史上罕见。境内伊河、汝河、白河爆发全流域洪水,均出现百年不遇特大洪峰,为正常年份流量的10余倍。暴雨洪水造成县域内一半乡镇出现公路、电力、通讯中断,房屋倒塌损毁严重,大部分水库超过汛限水位,部分街区过水严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2,(8):1-1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近几年来,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0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也均因暴雨频发内涝。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近几年来,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也均因暴雨频发内涝。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7月上旬,江西省赣北和赣中北部地区多次遭受暴雨或大暴雨袭击,降雨总量达到常年的3倍以上,发生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尤其是7月6日以来江西省赣北、赣中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饶河、信江、修河及鄱阳湖先后多次发生编号洪水和超警戒洪水,多站点水位甚至超保证、超1998年、超历史,强降雨造成九江、上饶、景德镇、南昌等10个设区市农田受淹、房屋倒塌、圩堤溃决、险情频发的严重洪涝灾情,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6月3日起至6日,暴雨再次袭击福建省中北部地区。”“继6月18日至20日两次遭暴雨袭击后,21日闽北又第三次下了暴雨及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1.
暴雨、特大暴雨,狂泻不止。2010年7月23日晚到24日凌晨,6小时降雨289毫米,占西峡县前半年降雨量329毫米的88%。鹤河上游的卢氏县、栾川县境内洪水与下游洪水汇合,河床水位急剧上涨。7月24日,西峡遭遇了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进入了灾害多发时期:继南部地区遭遇罕见干旱之后,5月至6月,特大暴雨和洪水袭击南方,7月以后北方也相继遭遇暴雨洪水。全国共有28个省份遭受洪灾。长江、准河、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等七大流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洪涝灾害,四十多条大江大河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热大洪水。全国受灾人口达到1.4亿,截至8月6日,洪涝灾害已造成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  相似文献   

13.
6月中旬,一场特大暴雨顷刻狂泻福建西北部,一时间,山洪暴发、水库暴满,河水猛涨,闽江上游金溪流域发生了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同时,与谱写了全省军民抗灾、救灾、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战斗篇章。  相似文献   

14.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次灾害虽为极端天气引发,但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经过全面深入调查,形成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会议审议和专家组评估论证通过。国务院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就这次灾害调查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媒体记者的相关提问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1996,6(2):47-56
1995年7—8月灾情实况1风雹、洪涝灾害6月29日至7月2日,湖南省常德市普降特大暴雨,其中以玩水流域之桃源、鼎城、武陵、汉寿等区(县)最重。桃源县城2日凌晨进水,最大水深达4米;有480万人受灾.成灾395万人;倒塌房屋互.8万间,损坏11.9万...  相似文献   

16.
阎掌峰 《中国减灾》2014,(12):46-47
2014年6月1日-6日,重庆市南部、东南部大部地区、中东部局部地区先后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本次暴雨区域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转移安置人口多,灾害损失十分严重。面对灾情,重庆市民政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相似文献   

17.
今年长江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流域牲特大洪水,受长江洪水的顶托和汉江来水的影响我区94.65公里堤防全线遭受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垄击,7月又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垄击。严重的外内涝造成东西湖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8310万元,工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万元,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近两亿多元。面对洪灾的严重威胁,东西湖区  相似文献   

18.
彭亮  陈群 《北京观察》2012,(10):46-49
正十年参政路,结下深厚情,两位委员心手相牵,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同推动北京市社会心理事业的健康发展。7月21日,61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京城。在这场特大暴雨中,房山区受灾最为严重,河北镇的降雨量达到了519毫米。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使道路、村庄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许多家庭在暴雨中失去了房屋和亲人。据统计,房山区25个乡镇(街道)在暴雨中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到80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0):24-25
淮河流域历史上就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方。1975年8月上旬,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突降河南省中部地区,在河南省腹地从沙汝河到洪汝河流域近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降雨量在  相似文献   

2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6月底以来,淮河流域遭受了1954年以来全流域最大洪水,皖南局部地区因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目前,水情汛情基本稳定,但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