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3):56-57
正问:什么是台风灾害?答:台风灾害是指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发生的气旋性涡旋大范围活动,伴随大风、巨浪、暴雨、风暴潮等,对人类生产生活具较强破坏力的灾害。我国气象部门将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从大到小分成六个等级,即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和热带低压。为便于统计,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各等级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统称为台风灾害。问:什么是地震灾害?答: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  相似文献   

2.
致灾热带气旋在我国沿岸登陆的频数和再现周期统计分析张裕华,叶家东,范蓓芬(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热带气旋是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天气系统。它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是风灾、风暴潮和水灾。它的风灾,在海上危害船舰。对于陆地居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它登陆的沿海...  相似文献   

3.
高建国 《中国减灾》1999,9(1):52-58
11998年世界自然灾害基本情况1.11998年世界自然灾害1998年世界上每个洲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仅10月底发生的“米奇”飓风,中美洲五国死亡人数就高达1.35万。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1998年自然灾害死亡人数达5万,几乎相当于1997年...  相似文献   

4.
一、发达国家依法治理灾害的实践与我国依法治理灾害的必要性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例如,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处在洞庭湖的南岸,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继1991、1993、1995、1996年部分河流发生洪水之后,1998年又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受灾范围14个地(州、市),108个县(市、区),受灾人口达2878.98万人,死亡616人,倒塌房屋68.8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94.28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329亿元,是长江流域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旱灾害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造成严…  相似文献   

5.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4-25
中国海主要指环绕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这些海区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是世界8个著名的台风多发区之一.年平均台风多达27个左右。根据50年资料计算.在一年中热带气旋经过我国海南岛东南方海域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菲律宾群岛东方的海域,而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中,海南、广西、广东省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最多,沿东海岸向北.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市),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依次减少,同时,由沿海向内陆。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也是逐渐减少的。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大》2008,(7):47-47
热带气旋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大气涡旋。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全球热带气旋生成最多的地方,我国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王喜年 《中国减灾》1997,7(1):32-36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自然灾害中,通常把发生在海洋上和滨海地区的、由于海洋自然条件产生异常或激烈变化而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它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海洋自然条件改变所引发的人为海洋灾害或人为海洋自然灾害。本文从台风灾害谈起,重点论及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1台风风暴潮灾害热带气旋依其强度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与台风四个等级。在外海,热带气旋灾害主要表现为由它引起的风与浪所造成的灾害;在近岸则表现为风、…  相似文献   

8.
06/2月 上午,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钢炼铁总厂一料仓发生事故,共造成4人不幸遇难、1人受伤. 07/2月 马达加斯加内政部风险和灾害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强热带气旋"巴齐雷"日前袭击马达加斯加,截至2月11日已造成111人死亡,近 7 万人被迫转移.  相似文献   

9.
瑞典人力资源开发特征张晓明地处北欧的瑞典是一个人口只有850多万的小国。10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被称为“北方的庄稼汉”。然而,如今的瑞典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养前十名之列,出口额占西方工业国的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91年,瑞典...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安徽省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造成278万间房屋倒塌,其中50万全倒户倒房165万间,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如此重大的损失使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变得异常艰巨。1991年8月11日,原建设部侯捷部长来安徽调研,在与原省委书记卢荣景等同志的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王秀山 《中国减灾》1994,4(4):44-44
1994年第二季度自然灾害概述1994年第二季度,异常天气较多,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风雹、冷冻、台风、地震等灾害均有发生。其中以干旱、洪涝和风雹危害最重。各类灾害共造成2000万人受灾,死亡2088人,伤3.8万人,被洪水围困598万人,紧急转...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暴雨洪涝、干旱、低温等灾害连年不断,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使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省受灾人口为7895.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547.4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54万公顷,倒塌居民住房51.2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为948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2):10-15
2013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洪涝、干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均偏重发生。年初云南和四川南部出现2009年入秋以来的4年连旱,汛期南方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北方多地降雨量超历史极值,呈现“南早北涝”的灾害格局。四川芦山地震和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损失严重,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次数也较常年偏多,引发洪涝灾害,部分城市出现严重内涝。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频率高、损失大、季节性特征突出、次生灾害连发性显著等特点.主要自然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雷电、冻害、滑坡、泥石流、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流行病和环境污染等.同时,江西省地震活动呈现活跃的态势,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有害生物对局部地区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加重.有的年度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如1995年先后遭受地震、大风、冰雹、干旱、病虫害、洪涝等8次大的灾害.又如2005年、2006年、2008年,全省先后遭受了低温冷冻、雪灾、风雹、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1993年7—12月灾情实况一、暴雨洪涝、风雹灾害7月1日至8日,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或大暴雨。湘水、资水、阮水流域和洞庭湖区发生了严重的山洪和演涝灾害,受灾人口1850万,成灾1035万人;有3.1万人无家可归;因灾死亡57人,伤812人;倒塌...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5-9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上,许多国家的代表总结了通过高技术应用所取得的减灾成果,如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前及时的预警,使35万人免受火山灾害,孟加拉国1977年一次飓风死亡7万多人,而1997年由于及时的预警,同样强度的飓风只死亡400多人。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在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指出,国际减灾十年的计划不能就此停止,对于灾害要从反应的文化变成预防文化,预防更符合人道,也更节省经费。预警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灾害已失去纯自然的含义,贫困使灾害加剧,全世界90%的灾害…  相似文献   

17.
有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的两千多年中,全国灾害总数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较大的灾害,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至少在160次以上。明清两代,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有783次。由于灾害频繁,赈灾工作在历朝历代都是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8.
各国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大致包括综合性的灾害防治、单项灾害的防治及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规三部分。综合性的灾害防治法规,较具代表性的有土耳其的《自然灾害法》(1959年)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防灾基本计划》(1963年)、《灾害救助法》(1947年),美国的《灾害救济法》(1969年)、牙买加的 《灾害法》(1991年)等。澳大利亚、秘鲁、菲律宾、尼 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也都制定了综合性的灾害管理基本 法,主要内容包括:灾害管理体制,政府灾害管理职权、 责任,社会组织、公民…  相似文献   

19.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1-21
海洋灾害包括许多种类,其引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人类活动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海洋灾害。有些具有原生灾害的性质,如台风、海雾、厄尔尼诺现象等;有的则为次生灾害,如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等,大都是由大风、冷冻、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海洋灾害,主要有赤潮、海水污染等。归纳起来,引发海洋灾害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上半年自然灾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减灾》1999,9(1):49-51
1998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先后发生了雪灾、地震、风雹灾、沙尘暴、凌汛、低温冷冻和暴雨洪涝等灾害。截至6月30日,各类灾害共造成受灾人口2.64亿,成灾1.58亿,因灾死亡1376人,伤病15.7万人,水围人口431万,紧急转移安置4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