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天津检察》2007,(1):59-59
在笔迹检验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嫌疑人为隐藏自己或嫁祸他人而采用伪装手段书写的笔迹。如一般伪装的笔迹、改变笔形的笔迹、套摹的笔迹、左手书写的笔迹、局部再现性的笔迹等。2005年11月,我院反贪局在办理刘某某涉嫌受贿案中,要求对一银行储蓄取款凭条中的取款人签名栏内的“姜山林”签名进行确认鉴定。检材是“姜山林”。通过对检材“姜山林”的检验发现:字行有左高右低的现象,字距不匀称;单字大小不相配,整个文字的书写熟悉程度有所降低;横画或横折起笔多左高右低,收笔有拖、甩迹象;行笔生涩、呆板、弯曲、抖动,时有停顿,笔画粗细不一;布局组字的结构松、散、乱,比例不协调,搭配不匀称,是典型的左手书写的笔迹。(见图一、图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习惯用右手书写,如换成左手书写笔迹时,由于大脑功能的分工和手臂解剖功能的差异,左手书写笔迹必然与右手书写笔迹不同,与其正常笔记有明显差别。所以嫌疑人便把伪装笔迹的主观愿望完全寄托在左手书写上。左手笔迹的检验着重研究的是左手书写的伪装笔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鉴定人要从认识伪装笔迹的特点、详细了解案情入手,在做好嫌疑书写人的思想工作、反复让嫌疑书写人书写“有关”笔迹的基础上,在嫌疑书写人正在书写样本笔迹时现场识别伪装样本笔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左手伪装笔迹,一般是指书写人出于歪曲自身笔迹特征的目的,故意采取非利手(一般情况是为右利手书写的人采取左手书写的情况)进行书写的特殊伪装书写方式所形成的笔迹.作为非正常笔迹检验项目,鉴定人有必要严格地依据鉴定技术规范,灵活运用伪装笔迹鉴定的基本理论,结合逻辑经验,对检材字迹中的"假象"予以系统分析、甄别,同时还需要结合科学取样工作,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同时,在以往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左手伪装笔迹多出现在刑事案件里,作为犯罪嫌疑人逃避打击而采取的手段,而在民事案件中被涉诉当事人利用的情形则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民事案件中的左手伪装笔迹检验案例,提出检验左手伪装笔迹的几点体会,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吴亦 《刑事技术》2001,(2):27-28
在实际办案中,笔者发现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这种伪装的新特点.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案后样本字迹中也出现了局部再现性伪装.本文就一起案后样本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的检验,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于左手伪装书写方式的判断与反映书写人本质习惯特征的鉴别,为左手伪装笔迹的识别与书写人同一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提取右利者左、右手分别所书写笔迹的基础上,对其左手伪装书写的字迹与其右手正常字迹进行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人类大脑所特有的生理属性以及书写技能互相迁移的特点,令左手伪装笔迹在包含左手字典型特点与易变特征的同时,亦反映了诸多书写人自身书写习惯的笔迹特征。结论左手伪装笔迹特征的鉴别,不仅可以确认左手书写这一伪装方式,更可进一步对前述特殊笔迹的书写人予以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伪装笔迹鉴定需求的增大及错误的增多,其科学性也备受争议,而本文作者一直坚信伪装笔迹的鉴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解决此问题是解决其他技术问题的先决条件.文中围绕伪装笔迹必然能够反映书写人固有书写习惯这个核心,从其特点及鉴定条件等方面来探讨其鉴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日常,笔迹检验人员收检的检材不外乎为正常笔迹和非正常笔迹.一般不正常笔迹除采用各种书写手段伪装外,还有书写条件、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等方面的不正常造成.本文所论述的是自杀者临死前的不正常心理情况下书写的遗书字迹反映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抖动是笔迹中常见的现象,在具体案件中如何正确地分析抖动成因,准确地判断笔迹的伪装与变化,对做出正确的鉴定结论有重要的作用。1笔迹抖动的类型、机理及主要特点1.1生理性抖动现象生理性抖动现象是指由于书写中枢、神经传导过程及书写器官的变化而引起的笔迹抖动现象。书写器官由脑到手,再由手到脑是一个自动控制的闭合回路系统;在控制部分(中枢系统)和受控制部分(肢体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系统。大脑皮质传出的书写信息到手导致书写活动后,又即时将手的书写活动信息反馈到大脑皮质,从控制部分再传出纠正、调整信息和传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书写水平伪装笔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统计与实证分析,剖析并解释高书写水平伪装笔迹的伪装方式特点及其笔迹特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活中一部分人出于某种非法目的,采取伪装笔迹的手法伪造文书的案件已屡见不鲜。为了确认笔迹的真伪,尤其是明确侦查方向有效地打击犯罪,对伪装笔迹的分析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对摹仿书写,强行快写,强行慢写,改变书体,左手伪装书写等几类主要伪装手法的分析及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2):94-97,85
随意伪装笔迹是故意伪装笔迹的一种,具有故意伪装笔迹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它是书写人凭自己主观意识,不借助任何特殊手段,不追求某种固定形式,任意改变自己的笔迹。随意伪装笔迹具有伪装意识的不确定性、盲目性和伪装结果的欺骗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该笔迹伪装类型较多。检验时首先要注意区分是否为伪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遗嘱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而获得不同种类遗嘱笔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鉴定的难点,并提出伪装书写遗嘱笔迹、受客观条件影响变化的遗嘱笔迹识别以及同一认定鉴定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一、确定伪装笔迹特征的具体方法 1.观察相同字和相同部首的写法是否一致,字形和字体是否统一;观察相同笔划的书写方法和结构是否一致。 2.字迹运笔是否自如。如出现书写速度快慢,笔划抖动、弯曲,有不适当的停笔和笔力轻重不协调现象时,就可能是伪装笔迹。  相似文献   

14.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在司法鉴定中是难度较大的鉴定。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因个体大脑言语优势、利手的不同,以及社会规范对书写的制约会形成许多差异。鉴定中应抓住其基本特征,结合个案案情,综合分析与评断。  相似文献   

15.
一、签名笔迹案件的特点签名笔迹字数少,笔迹特征数量有限,检验难度一般很大,而且大部分为利用摹仿手法伪装的签名,这种伪装方法暴露作案人的书写习惯比较少,通过笔迹鉴定很难认定摹仿书写人。常见的签名方式有横式、竖式和倾斜式三种。一些人忙于手中事务,不管要签字的文件怎样放置,有时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签上了名字。这样,纸张与签名形成的角度特征极不稳定,利用价值降低。人们在设计自己的签名时,经常会造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了他人伪造自己签名的难度,防止他人伪造自己的签名。如某案中“冯某某”的签名,三个字…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钢笔和毛笔的笔迹微观特征,比较了左右手在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时其微观特征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论述了运用笔迹微观特征鉴别左手伪装笔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少量字迹伪装笔迹的检验一直是困扰基层文检鉴定员的一个难题.最近笔者成功地鉴定了一宗假冒他人签名的案件.一名外地女子冒用他人身份,办理了一张深圳市的身份证,送检单位要求鉴定“身份证申领表”中经办人“罗卫龙”的签名.该案在少量字伪装笔迹检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这起案件的检验,笔者受到不少启发,现谈谈自己的体会,1认真分析检材,全面利用可供检验的信息.全面分析检材是鉴定工作的首要环节,一份检材不仅记载着笔迹方面的信息,而且还包含着其它多方面的信息,如纸张、书写材料、印章等,这方方面面的信息相互关联,互相印证,将其综合起来利用,不仅对案件本身而且对笔迹检验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工作中,送检单位往往只对鉴定人员提出单一的检验要求,受此影响,鉴定人员的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从而忽略其它方面的检验,失去更多的检验信息.因此,在少量字迹案件的笔迹检验中,首先要认真分析检材,确定弄清检材中各项内容与案件的关系,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对上述案例,我们做了表格的真伪、墨水的材质、印章的真伪、印泥是否与该单位的一致、印文与书写字迹的先后顺序、及压痕、表格内所记载内容的真伪、所有笔迹是否为一人书写等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酒醉后签名字迹检验在文检案件中比较少,这种笔迹是书写人在非正常状况下书写,不属故意伪装,笔迹却反映出抖动、弯曲、停笔等类似临摹的一些特征,在检验中易与临摹签名相混淆,造成误鉴.笔者曾遇到一例此类案件,本文就酒醉后签名的特点及与临摹签名的主要区别,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起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失误原因剖析高学林一九九一年六月,我们受理了一起匿名信案件。初检时,由于对检材物证笔迹变化原因分析不透彻,拿出了否定意见。后经复核,进一步分析检材笔迹,认为系左手伪装书写。同时,在不能取得嫌疑人左手笔迹样本的情况下,补充了其慢写的...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笔迹鉴定时,我们常遇到行为人摹仿他人签名字迹的案件。摹伪字迹有书写动作不协调,笔划有抖动弯曲、修饰重描、不适当的停顿、压力轻重不均、运笔生涩不自然等特点,文检员发现签名字迹存在上述现象,就做出“签名系他人摹仿而成”这一类结论。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起伪装自己签名的案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