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比改革开放前,人民法院正更多地分享社会治理的权力。现实中法院面临与党委、政府、人大、公众等关系的尴尬境遇,这既有社会环境及政治体制的原因,也有法院自身原因。在应然的现代司法理念之外,中国的法院还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谐社会中人民法院有不同于西方国家法院的角色特质.  相似文献   

2.
民事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利益诉求都在民事案件中有集中的体现。如何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事关人民法院法院司法公信力问题。本文将结合人民法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司法理念的视角论述探讨如何提升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质量以及公信力问题。民事诉讼、民事审判的特性与民事审判基本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执行难”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而且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影响着人民法院的执法声誉,法院的执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之所以形成“执行难”,有法院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执法环境等原因,还有执行立法滞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制约和影响的结果。(一)重审轻执的思想倾向仍然存在,表现为:1-目前人民法院工作的运作体系是:小立案——…  相似文献   

4.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2,(2):105-105
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2012年"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以法院文化建设、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紧贴审判工作,突出实践特点,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人民法院司法理念教育,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入推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努力保持法院干警思想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5.
公正、廉洁、为民作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它高度浓缩了当代中国法官的行为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法官履行神圣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根本,是人民法院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本文将从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法院受理鉴定结论争议诉讼案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中,包括医疗纠纷鉴定在内,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或者有争议的情况非常多见,对此,法律明确规定,如因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有着客观上的原因。法院受理了该类案件,最后又予以驳回,也有着自身的原因。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加强公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法院办案人员的法律理论及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现将《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我院报告。  相似文献   

8.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 现将《人民法院督促检查工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9.
对干扰法院独立审判因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目前非法干扰的主要表现形式 人民法院依照宪法和法律履行职责,一切干扰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使人民法院偏离严肃执法、导致裁判不公的人为因素均应视为干扰因素。主要表现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外部干扰主要有各级权力机构、党政机关、检察机关的干扰;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干扰;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内部干扰是来自法院内部的干扰.其中有来自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干扰,有来自法院内部人员的干扰等。 二、产生非法干扰的原因(一)法院在体制上没有完全实现独立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和宪政制度,人民法院在独立行…  相似文献   

10.
院长要真正把执行工作抓在手王国安一、正确认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执行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执行难”,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执行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法院干警“两个素质”不高的因素;又有社会执法观念淡薄,执法环境不够理想的因...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近日,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人民法院把公共关系理念融人到法院的各项工作和Et常管理之中,树立了法院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该院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加大培训。  相似文献   

12.
对干预司法诸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依法享有独立审判的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随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立,人民法院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正确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必须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能违法进入司法程序干预法院裁决,直接或间接地对法院和法官施加影响和压力。当然,这并不是说法院可以不接受任何监督。依法正确、有效的监督,有利于法院正确行使审判职权,促进法院队…  相似文献   

13.
王有民 《证据科学》2005,12(4):294-296
司法鉴定中,包括医疗纠纷鉴定在内,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或者有争议的情况非常多见,对此,法律明确规定.如因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有着客观上的原因。法院受理了该类案件,最后又予以驳回,也有着自身的原因。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加强公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法院办案人员的法律理论及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牢固树立和谐司法理念,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目标要求。近年来,省法院执行一庭坚持以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民众缺乏对法院的认同和信任,法院的司法公信力还不够高.本文从影响法院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基层法院培植公信力的重要性及基层法院培植公信力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现将《人民法院有关部门配合监察部门核查违纪违法线索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向我院报告。  相似文献   

17.
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实现司法统一,则是人民法院履行其神圣职责的内在要求之一。然而,当前司法审判的现状表明,不同地区法院、同一地区不同审级的法院之间,甚至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之间,仍然存在裁判标准不一的现象,不仅影响法院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也影响了人民法院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房屋拆迁案件的特点(一)法院收案数不断上升,但仍有不少房屋拆迁纠纷没有进入法院据统计,1992年我省各级法院受理一审房屋拆迁案件62件,1993年受理56件,1994年受理88件。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各级法院受理的一审房屋拆迁案件已达45件。这些数字显示,诉往人民法院的房屋拆迁案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仍有不少民事范畴内的拆迁纠纷滞留于社会,没有被人民法院处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个别法院对房屋拆迁纠纷是否应由法院受理,哪些拆迁纠纷应由法院作为民事案件受理认识不清,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心存疑虑,不敢受理;个别…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的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两种类型之外,当代中国设立有一批特别类型法院。“特别”,只是意味着在《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这一形式合法性之外的类型,并不意味着没有实质合法性。特别类型法院包括以下三种:工矿法院、农垦法院等历史遗留的行业法院;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后产生的林区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开发区法院、互联网法院等“因特殊需要设置的法院”。对特别类型法院何以在没有立法规定的条件下设立进行深描,有利于深度认识当代中国法院设置的制度构成,并为认识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跨行政区划法院的设立等问题提供制度史基础。在相关人员已经转为政法专项编制,对法院机构合法性问题的关注基本消失后,法院机构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之间的张力逐渐浮现。  相似文献   

20.
司法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目标的积极迈进,诉至人民法院的各类案件明显增加,人民法院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来自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监督对人民法院公正执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对法院审判的监督机制,也成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少人认为,要解决当前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问题,应该加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我国当前存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的监督、检察院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等多种监督机制。各式各样的监督对法院审判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助于司法公正?对法院审判监督机制是否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