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坤  谢国洪 《学理论》2014,(3):193-195
美术学院大学生的素质缺失及现状,已经大大影响到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成长成才。以艺术知识内化成素质为切入点,通过相关研究及实践,有针对性地探索美术院校艺术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的途径与方法。旨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素质,丰富素质教育手段,为艺术院校实施人才素质教育与人才质量培养提供部分可操作性方法与对策建议,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怀念  高永爱 《学理论》2013,(15):251-252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艺术教育是提高一代乃至几代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相信只有当我们既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又重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高尚、艺术审美趣味高雅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我们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旨在培养具有开拓性人格的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有效载体.高等学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0)
通过对高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介绍了有关信息素质的含义和内容,阐述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推广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这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计.由于多种原园,国内各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专业素质也全面下滑.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集多年办学经验,积极推进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施文学类专业背景下的博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模式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崔道伟 《学理论》2010,(15):170-17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水平,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及人文素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在高校教育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4)
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经济学专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等院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朝着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自然也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其中心工作在于开发和发展他们思维的创造性。而目前,大学生在此方面的锻炼尤为缺乏。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多元化的功能,它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6)
21世纪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更加强调幼儿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这主要基于社会长远发展的考虑,是新时期幼儿基础教育的根本宗旨。艺术教育作为实现幼儿培养目标的具体策略,目前已经成为幼儿教育者们研究与实践的对象。新时期幼儿艺术教育要从建构人文化教学模式、实施生活化的艺术教学、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与艺术实践这三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1.
张昌勋 《学理论》2009,(10):170-171
切实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试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好为  冉迪金  刘加杰 《学理论》2010,(22):226-227
当前面临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亦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着力探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内容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创业教育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事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增强国家创新原动力的大事。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面向21世纪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现代大学如何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课题。 ——唤起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段时间来,许多大学生非常热衷于“学习”、热衷于“考试”,考“级”(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三级等)、考“证”(律师证、会计师证、导游证等)、考研、考“托”(托福)、考“G”(GRE)等等,各种大考、小考层出不穷。有人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信息意识、观念淡薄,教材和师资队伍滞后,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和不足.立足现实,推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应当从建立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等方面入手,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朱春花 《学理论》2009,(17):233-234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她们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着重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女大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时代的裹挟之下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发展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理想的人格,进而对于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标准和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途径等方面,进而得出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在校教育的一堂"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新的时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题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创新精神的内涵,结合我校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和校园文化特色,在学生管理培养中,着重研究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王涛  徐元龙 《学理论》2012,(30):248-249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开展调研分析,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俊发  魏天路  朱向东 《学理论》2013,(15):302-30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实现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所拥有的哲学素养深厚与否,反映着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对人生思考理解的深度,也决定着其人生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与缺乏必要的哲学素养有很大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哲学素养的培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