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角的选择也反映出了传播者的心态,只有把观察视角平民化,才能达到一种与大众休戚与共的境界。而这也是丰富的人文价值精神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因此,这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平视的视线;运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主持人更应真正以平民化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宣传的平民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宣传是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政治社会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发动的最重要、最基本手段之一。政治宣传的平民化就是要使党和国家的政治宣传工作,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成为沟通党和国家与人民大众之间真实有效的联系纽带,使政治宣传真正走入群众之中,融入大众之中。我们党和国家政治宣传的平民化状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很成功的应用经验和产生了巨大效应,也有一些沉痛的教训和负面影响。当前,政治宣传领域仍然还存在某些非平民化的倾向,有脱离大众和实际的弊端。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入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政治宣传平民化的必要性,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大众面临的新实际,深入探讨、总结政治宣传的规律性和政治宣传在宣传主体、客体、载体和内容等方面如何平民化的对策性,以创新的机制和手段充分发挥政治宣传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政治发动和政治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3.
崔新悦 《世纪桥》2014,(8):95-96
从纪录片发展的历程来看,主持人和纪录片之间的合作始于电视纪录片的广泛出现。作为一种拥有着深刻内涵的视觉影像表达形式,主持人的加入从理论上来看是能够扩大其接受范围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纪录片的成长环境,站在主持人的立场上研究如何帮助纪录片更好地展现内容。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国不再是一个英雄时代,而是一个平民化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平民化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兴起对组织的发展和领导效能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来理解孟子哲学的自我,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历史性角度而言,孟子证成了其自身之为自身,即自我不是作为普遍概念的例子而是切己之自身而存在;并且,孟子从自我“内在固有”之思出发,以能思能觉的主体之展开自身作为自我,是逐渐生成的精神性作为自我属己世界的主宰和本体根据,这都与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具有某种一致性;但是另一方面,孟子的自我又有“人皆可以为尧舜”、“心所同然”的普遍性承诺,他具有很强烈的“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这就容易走向文化或道德英雄主义,而有悖于平民化自由人格。因此,对于孟子哲学中的自我,需要经过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真正成为平民化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央视纪录频道“活力中国”招标成果所推出的作品为例,认为这是推动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生产的有效探索,对于繁荣现实类纪录片创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进一步分析制约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各种现实难题,认为推动现实类纪录片创作可以从政策管理、制作主体和资金等方面找寻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芳 《世纪桥》2010,(17):53-53
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行为,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纪实功能很强的电视载体。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今天,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涵盖多学科——包括电视科学、美学、人类学等等——的综合艺术形式。因此,从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在现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7月28日,重庆纪录片产业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基地将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打造成西部最大、全国知名、逐步国际化的纪录片产业集群平台。目前,基地正在推进《嘉陵江》《城门几丈高》《刘少奇军事生涯》等纪录片项目。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文化影响日益广泛深入的今天,电视文献纪录片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片种。几年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参与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晋同志,请他谈了有关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下面是这次采访的整理稿。应该说,在中国关于电视文献纪录片的说法,是从1993年播出的《毛泽东》开始的。该片本来属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但因为用了很多文献资料,又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干脆就叫文献纪录片。结果后来一些类似的片子…  相似文献   

10.
11月11日,第11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揭晓。由省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从悲壮走向豪迈》斩获“金熊猫”奖自然灾害类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相似文献   

11.
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类型之一.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有着良好的收视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之最》到21世纪初的《河之南》,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的历史文化风貌。时光荏苒.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历时一年,用“电视台制造纪录片”的理念创作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美河南》,在内容上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文化”放在故事的后面.绝对算得上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20,(6):99-101
原本《中国医生》是一部小众纪录片,2019年曾在央视播出过,但不久前登陆某播放平台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这部聚焦医生群体的纪录片变得倍受关注。影片的初衷这两年,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和电视剧、电影十分火热。这些作品大多注重挖掘题材的社会性,所以关注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的娱乐价值,过去是一个很少触及的话题.一般的固有印象,纪录片应当承载重要的社会命题,在相对漫长的制作周期中,以一种静观的心态打磨而成.它是社会的良心和触剖刀,是人、自然、文化、历史的视觉文献.而影视作品的许多形式技巧、语言形态、美学观念的探索,也往往借助于纪录片的实验性的开拓.纪录片的这些特质,使它与快餐式的大众消费文化似乎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4.
陇原快递     
6月5日,由我省电视媒体与台湾电视媒体合拍的高清电视纪录片“甘肃系列”在甘肃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该片是我省与台湾电视媒体深度合作拍摄的第一部高清晰度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回到2018年12月29日,第一部全面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史诗的大型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在上海纪实频道、青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和爱奇艺网站开播,成为当年国产纪录片的收官力作。2019年2月23日起,连续三日在青海卫视精彩献映;2019年藏历新年期间,青海广播电视台安多藏语卫视又播出了藏语版……时隔近一年,作为中国纪录片业界最高奖项的评选活动,在"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现场,《格萨尔的英雄草原》在深圳广电集团1800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两位伟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两面光辉的旗帜,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人格化的象征。继1993年12月我们看到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之后,如今又看到了《邓小平》,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反映重大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中两部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4,(12)
<正>在转型社会的过程中,草原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精神与物质的碰撞、传承与革新的碰撞。这种真实的影像记录,已经成为当前传承草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草原纪录片体现了三大社会和人文的作用:诗意地铭记着草原文化的灵魂、深刻地反映着草原文化的现状、清晰地昭示着草原文化的未来。一、用纪录片的真实,激发对草原文化最深层次的思考纪录片:纪录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没有缝完的蒙古袍》中,娜仁图雅由于坚持手工缝制的传统,使得服装公  相似文献   

18.
《党建》1998,(9)
开展打击走私斗争的好教材———大型反走私电视纪录片《中华之盾》简介由中央电视台和海关总署联合摄制的我国首部大型反走私电视纪录片《中华之盾》,是一部内容有震撼力和教育意义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以纪实的手法首次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走私猖獗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从2012年3月5日起,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时代写真》栏目每晚推出现实题材纪录片《活力中国》,首批播映14部.这次面向市场的运营,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首批播出的14部纪录作品为依托,分析其总体呈现的时代风貌,探寻其纪录风格的衍变,以期对当下纪录片创作做出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华夏在线     
《党的建设》2011,(11):49-49
10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6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作为一部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