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在发展史上有过信用问题,也付出过沉重代价,所以温州人对“信用”两字理解得很深。1987年8月8日在杭州市武林门广场一把大火烧毁温州2000多双质量低劣的皮鞋,换回了温州人的“信誉”。从此以后,温州市委市政府和企业下决心做好“信用”这两个字的文章,建立“信用温州”。  相似文献   

2.
我干民政工作30多年,感受不少.体会颇多。我感到,作为一个基层民政干部,应该具备多种素质,并要做到“四不怕”。要不怕吃亏。基层民政干部,地位低.待遇低一工作杂.阿难多。因此有人说“亏”。对“亏”字有两种看法。从个人角度看,似乎亏了,从人民群众的角度看,从民政对象的角度看.给人分了忧,解了愁,亏得值得。所以,当个民政助理员.不能只想个人,算小帐,要想群众.算大帐,要不怕吃亏。要树立“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思想。有广不怕吃亏思想,才能干得实在,干得欢畅,干得有滋有味。要不怕委曲。基层民政工作项多事…  相似文献   

3.
温州经济,强调的是地域,主要是指温州市范围内的温州人和新温州人创造的经济总量。广义的温州人经济,强调的是人,主要是指750万温州人在温州以及温州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是相对于温州本土经济而言的、225万在外温州人创造的经济。这里所说的温州人经济,特指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历史上,曾有两个地域性群体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绍兴师爷——“无绍不成衙”,宁波帮——“无宁不成市”,而今的“温州帮”则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1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3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一条条、一座座“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城”的崛起,构筑了温州人遍布全国并通向世界的商业网络,成为温州帮的有形载体和鲜明特征。“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温州经济与治安”报道之一温州人的生意本刊记者岑生挺,朱思恩什么生意都敢做说起“温州”这个地方.就算是从未去过温州的人多半也不会陌生。温州人太会做生意了!我去温州专程采访前,有很多人都这么说。眼下有个谚语似乎挺能说明问题: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  相似文献   

6.
凡到过温州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二十四小时不怕没有吃的,尤其是晚上,大街小巷的小吃店铺,通宵服务,热炒冷拌,生猛活鲜,山珍海味,一应俱全。这不仅方便了外地来温州的客人,更多则是大大方便了那些因谈情说爱、参加舞会等各种娱乐活动的青年男女和家庭企业、私营工厂的老板、职工们,到时只需花上几元钱,便可品尝到一餐热腾腾、香喷喷的小吃。温州的夜市小吃主要集中于一些闹市区,如五马街口、八字桥、涨桥头和小南门一带,还有公共娱乐场所旁边。因为这里是汇聚人流的地方。中山桥附近是集娱乐与游玩为一体的中心地段,西边是中山公园和公园路,还有风景秀丽的华盖山,东面是温州市豪华气派的白鹿影城,影城内不仅有高级舞厅、卡拉 OK,而且还有小商品市场,南  相似文献   

7.
敢为天下先似乎是温州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借助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他们更是把这一特性发展得淋漓尽致。在国家不投一分钱的情况下,他们用改革的思路和手段,自筹资金16亿元,对旧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性改造,为浙江乃至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提供了样板。于是,温州人用自筹资金方式建设的温州人民路,被誉为——  相似文献   

8.
<正> 地球上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创业人群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温州,因为市场经济的活跃,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9.
“有鸟飞过的地方,就有温州人。” 这是前段时间描述敢为天下先、勇于到世界各地闯荡创业的温州人的一句名言。  相似文献   

10.
●他们有着非凡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讲,却敢走四方●只要有1%的可能,他们就以100%的努力去争取近代以来,温州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而温州人真正名闻天下,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温州人特别是温州青年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为天下先,敢闯、敢冒,走出了一条又一条改革之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创业之歌。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温州人”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或概念上的群体,而是一个有特定意义的专用名词,就像当年的“大庆人”、“大寨人”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如果说温州是中国非公企业之都,那么温州青年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1.
和所有五十上下的中国女人一样,郑横妹不知道一个女人还有十六岁的花季。十六岁那年,她拜师学裁缝,很快就成了能裁能缝的手艺人。在温州,学手艺容易,寻出路却难,小小郑横妹和所有温州人一样,把眼光瞄向了外边。 到哪儿去求发展呢?一天,郑横妹在温州街头偶然看见了几位东北老客,这干人,豪爽得可以,衣着却陈旧得有些邋遢,穿的虽是西装,却是前长后短,塌肩垮架,更可气衬衫领子像两翼未梳理的小鸟的翅膀,“顽强”地向外支楞着。郑横妹心里一动,她听人说过,东北是重工业基地,但凡重工业发达地区,裁缝鞋匠之类的行当是很少有…  相似文献   

12.
温州人“走出去”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温州人到外地创业,外出人员的地域和经济活动领域分布十分广泛。(一)基本现状1.在外温州人的数量与分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温州人有175万人左右,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3%,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中上海、北京、杭州、武汉、南京、昆明等13个城市都有5万人以上,最多的是上海,有近20万人。近年来温州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明显增多,西安、成都、宜昌、长沙、呼和浩特等城市均有2万人以  相似文献   

13.
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3,(12):114-116
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上,男性精英是舞台上当然的主角,女性精英则成为其中难得的点缀.因此,衣着有品位、举止大方得体、频频与各界新朋老友谈笑风生、在论坛上发表"庄严重要讲话"的高邦集团总裁朱爱武也与所有温州女精英一样,成了引人注目的一位红装女性.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创业的温州人.依此意,创业的温州人里面、背后肯定有一个温州女人.是温州女人与温州男人一起创造了温州模式.跟着,就引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温州女人是跟着男人在世界各地跑呢还是在自己的领空里飘?温州女人是怎么创业的?  相似文献   

14.
正他是豪门之后,拥有亿万家财,然而在旁人的眼里,他却节俭得近乎"吝啬"。他出生成长在台湾,却为"打造可敬的温州人"而奔走疾呼,不辞辛劳、殚精竭虑,穿梭于两岸之间。他就是何纪豪,一个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誓将微笑洒满每一个角落的温州籍台胞。——题记"温州制造、台湾交货""我是温州制造,台湾交货。"谈到自己的身世,出生于1950年元旦的何纪豪幽默地说。原来,何纪豪的父  相似文献   

15.
藏富于民的“老百姓经济”在我国经济改革大潮中,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出现温州人”。20年改革开放,温州人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侨乡众多,且分布广泛。长久以来,侨乡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人脉优势、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也为当地高校提供了办学治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支撑。以坐落于我国著名侨乡的温州大学为例,以温州人精神为主体的温州侨乡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温州大学创办、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作为温州人自己办起来的高校,温州大学不仅有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的基础与必要。借鉴嘉庚精神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在厦高校彼此融合、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温州大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设温州人精神专题课程;要以第二课堂为辅,开展温州人精神主题实践;要以文化建设为媒,写好温州人精神命题作文,从而开辟出一条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中旬,我从上海到温州访友,去时走海路,返程则走铁路,乘"海鹤号"列车,在新建成的金温铁路上旅行了一趟。所见所闻,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温州人民圆了建成金温铁路这一百年之梦的喜悦。温州,地处浙江省南部沿海,是著名的侨乡,全市700万人,有侨胞、侨眷30万人。温州也是著名的"商业之乡",全市从事商业者约100万人,有人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可是,由于山多、河多,地形复杂,温州自古就有"行路难"的问题。19世纪末以来,多少代温州人日思夜想建设一条"金温铁路",以适应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直到1992年才…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5,(12):14-15
十几年前.浙江省温州市曾以生产假冒伪劣的商品闻名,如今,它却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据了解,在温州755万人口中,有60%到70%的人在经商.这些人中又有200多万人走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跨出了国门。不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温州人做生意,大多是前店后厂,规模不大.生产的也都是小东西,所谓小商品大市场,其实,如果你现在到温州去走一趟.你就会发现,这也早已是老黄历了,那么.温州人现在的生意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世界上有鸟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借这句话说,没有温州人不想投资的行业,只要看准了,温州人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相似文献   

20.
<正> 当代生活最直观、最美感的镜头焦点,便是异彩纷呈的服装世界。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它传递出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代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正象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满洒,是从他们对西装革履的注重,对牛仔休闲服装的偏爱中看到的一样。与广州人穿得“新潮”、深圳人穿得“职业”、温州人穿得“现代”、上海人穿得“洋气”、北京人穿得“大气”相比,杭州人的穿似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