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奈特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贡献,是在他的《风险、不肯定性与利润》一书中所阐述的利润理论。他的“不肯定性”利润理论得到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附和与赞许,成为当代西方利润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在我国,也有人开始用风险和不肯定性来说明企业家的收入。因此,剖析这种利润理论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小凯教授是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 很多人认为中国或华裔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前沿问题上创立新分支或学派还为时尚早,而以杨小凯教授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却是一个有中国背景的经济学前沿新学派。杨小凯教授的新著《经济学》被国际匿名审稿人评为“盖世杰作”。美国西北大学的斯迈特教授认为杨的工作“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的工作比卢卡斯、罗默和克鲁格曼的工作要好得…  相似文献   

3.
《市场过程的含义》(TheMeaningofMarketProcess)一书,出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M.Kirzner)之手,它秉承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传统,又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本书的副标题"论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发展"界定了全书论述的范围,而主标题《市场过程的含义》则道明其论述的主线为市场过程及其相关理论.在原文前言里,作者柯兹纳强调,本论文集既是对经济理论的现代历史,也是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当代复兴的一个贡献.作者在论文集中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的学术史研究成果,剖析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观主义方法论.一些学者认为,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论从根本上来说,与主流经济学主张存在市场均衡倾向的观点无法调和.对此,柯兹纳明确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4.
该书《引论》开头写道:“在20世纪的西方社会,各种法学流派(或其支派)竞相出现,诸如新自然法学派、新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经济分析法学派、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新自由主义法学派、制度法学派、存在主义法学派、行为主义法学派、批判法学派、统一法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的相继涌现使西方法哲学形成百花竞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腐败”了吗?杨帆1994年初,正当中国经济学界围绕宏观调控问题进行激烈的政策争论时,四川《经济学消息报》发表了左大培的文章,题目是“经济学也要反腐败”,激烈地批评“某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经济过热”,在经济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经济学家们有的...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所有权”学派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法国经济学家勒帕日称“所有权学派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最有助于使传统的经济和政治探讨发生革命的学派。”一般认为,所有权理论起始于1937年,这一年仅27岁的R·科斯第一次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  相似文献   

7.
该书封底勒口作者简介:“于尔根·科卡(Jiirgen Kocka),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比勒费尔德学派’(‘历史社会科学’学派)主要代表之一;该学派主要杂志《历史与社会》以及丛书《批判历史科学丛书》的创建人与主编之一。现任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系讲座教授、柏林科学院常务理事、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8.
(一) 李京文先生的40余万言新著《科技富国论》一开篇在《我的经济观》中这样写道:“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有许多经济学派,有各种经济理论,研究了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众多的经济问题,其立场、观点、方法很不相同,甚至相互径庭,但他们都宣称(尽管有的仅仅是口头上)他们的目标是要寻求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的途径。因此可以认为,探索富国之源对于历代经济学家都是最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湖湘学派的开创者,胡安国(1074-1138)以其《春秋传》奠定了将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湘派”学风,正如《宋史》本传所称,“胡安国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在康济时艰”,《宋史》虽于人物安排及详略选取上颇有不妥,但对胡安国的评价则可谓十分...  相似文献   

10.
在斯蒂格里茨先生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有一章的题目非常醒目:“像经济学家那样的思考。”言外之意,经济学家与一般人的思考不同,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与一般人得出的结论往往偏差很大,甚至完全相反。像经济学家那样的思考,意味着更多的理性,更多的智慧。循着斯蒂格里茨先生的训导,我试着在我的小家里过把“经济学家”的瘾,下面是几则家事中的经济学思考。 一、奉献的边际收益递减——贤妻良母难做 10年前初为人妻不谙世事,且从小在夫权统治的家庭中长大,自然向往做一名贤妻良母。先生下厨、买菜、洗衣被…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不讲道德吗?河北财经学院教授刘福寿作家梁晓声和经济学家樊纲之间有关道德问题的论争,沸沸扬扬,构成1994年文化圈内的新景观。笔者读到樊纲先生《经济学家谈道德?》一文(载《经济学消息报》1994年12月8日,以下简称樊文),觉得它较为清晰地托出...  相似文献   

12.
了解一点有关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史的知识,特别是古典学派中魁奈的再生产理论的特点及其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无益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发展,从1758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的《经济表》问世到1885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发表,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以魁奈为首的法国重农学派再生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再生产理论的创始时期;从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和市场之矛盾,为再生产理论的没落时期;从马克思研究市场问题起到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为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张希君本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肖和麦金农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书中,提出了“金融深化”和“金融压抑”的新概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轰动...  相似文献   

14.
(1)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承续《资本论》和伯恩斯坦,最早注目于股份制研究的人,是美国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凡勃伦。1904年,他发表《企业论》一书,和(资本论)的认定相同,提出股份制是“信用手段”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或曰“信用经济”是“借助于信用筹集资金以扩大资本的  相似文献   

15.
《人大建设》2003,(1):47-47
2002年11月12日的《经济日报》报道: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记时,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胡鞍钢畅谈了他本人对“小康社会”的看法,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建芬 《小康》2006,(10):54-55
温州“腾笼换鸟”,大规模引进外资的“一号工程”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经济学家作何解读?《小康》专访了经济学家吴敬琏。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不少文章,忽然发现中国经济学冒出了一个问题:经济学究竟讲不讲道格呢?这的确令人费解。当读了《“不道德”的经济学》、《道德·功利及其他》(分见《读书》1998年第6、第7期)等文章后.得出这样的推断:这是一场未直接挑明的经济学圈子内的争论.其代表人物一边是何清涟.另一边是一些所谓的“过渡经济学派”的人物,如盛洪、樊纲。(盛洪《经济学的中国学派》,载《学问中国》)这样说的根据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言说双方的基本言论何重点和风格的差异.作为当代经济问题的研究学者,他们研究的总体对象应该是一致的,即所谓的…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特点1962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生产及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1983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其著作《新经济增长》中,论述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经济”理论进一步形成。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在他们的文件中正式运用“知识经济”,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相应地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从…  相似文献   

19.
胡博 《时事报告》2011,(12):70-71
9月,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简称EIU)发布最新一期的“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报告”,墨尔本击败10年的常胜冠军温哥华,  相似文献   

20.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和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联合在3月6日出版的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题为《经济复苏取决于“G2”》。文章称,世界经济要想复苏,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必须合作,并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两国集团)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将会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