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谋面1937年11月7日,革命圣地延安虽是秋末冬初,但天气并不太冷。这天下午5时左右,毛泽东、张闻天、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一行,一起走进凤凰村李家窑一座坐西北向东南的院落———毛泽东的家。毛泽东今晚要摆家宴为项英接风,为叶挺饯行。叶、项都是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来延安的。叶挺当时在南京,得知邀请后,立即转道武汉,乘飞机去西安,再乘汽车于10月下旬来到延安。项英接到通知时在赣南游击区,几经辗转来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乘火车去西安,再转汽车来延安,因此,比叶挺晚到延安一个多星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的组建和华中抗日根…  相似文献   

2.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相似文献   

3.
193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来到延安机场,给隆冬的延安机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毛泽东致词说:欢迎从昆仑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同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毛泽东说的这些"神仙"和国际朋友,就是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等人.  相似文献   

4.
《广东党史》2013,(2):70
1947年3月,胡宗南率兵23万围逼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撤离延安。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转移至河北平山西柏坡。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毛泽东起草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消灭国民党军队154万。  相似文献   

5.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毛泽东精心部署,谋南征。嘱王震做好全军覆没的思想准备 1944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7个年头,毛泽东在延安精心筹划新时期战略部署,确定了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的战略方针,计划四路大军分别向华南发展,其中王震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07,(5)
薄一波与毛泽东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相似文献   

7.
正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从小就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长大后,他好不容易才从苏联来到延安。自此,他方可以经常当面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一天,毛岸英向毛泽东请求道:"爸,我要结婚!"毛泽东知道儿子在和刘思齐谈恋爱,  相似文献   

8.
正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27日组成了以毛泽东为政委、彭德怀为总指挥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并决定渡过黄河东征。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率东征部队来到滔滔黄河西岸20余里处的清涧县袁家沟,住在陕北苏区干部白治民的家里。部队在这里休整16天。此时这里已经  相似文献   

9.
现代著名作家萧军自1938年3月到1945年11月,曾几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这期间他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他们书来信往,无所不谈。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感念。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来到延安机场,给隆冬的延安机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毛泽东致词说:欢迎从昆仑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毛泽东说的这些“神仙”和国际朋友,就是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等人。从“左”倾教条主义到右倾错误的萌芽在1931年1月7日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粗暴干涉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全力支持王明,使得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一步登天,不仅成了中央委…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情形时说:“我最讨厌的是静物写生这门必修课,认为它是极端无聊的。我总是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离开课室。记得有一次我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了个半圆,来表现“半壁见海日’的画意。”“半壁见海日”,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于此可见,毛泽东当时已在读李白作品了。同年11月,左翼女作家丁玲到了延安。她在延安时,常有机会拜访毛泽东,同毛泽东谈话。她说毛泽东“常常带着非常欣赏的情趣谈李白”。①当时在延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天延安各界群众代表在城内最好的“三仙园饭馆”盛情宴请了毛泽东、朱德和中央党、政、军领导人。不几天,毛泽东又代表苏维埃抗日民主政府回请了延安的各界干部群众代表,席间他鼓励延安人民借贷资金,发展经济,公平买卖,繁荣市场,把延安建设成和平繁荣的模范城。延安呈现一片祥和似春、人民安居乐业之景象。  相似文献   

13.
“送郎上前线”1937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派警卫员来到罗荣桓家,通知林月琴,到他的住处去一下。毛泽东让林月琴去他那儿,林月琴感觉很突然,也很紧张。她来延安已有些日子了,也曾多次见到过毛泽东,听他做过报告,但毛泽东单独找她谈话,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早在少年时代,毛泽东在韶山东山学校读书时,就对写毛笔字非常感兴趣。每至临池,总是一丝不苟。课余时间,喜欢临帖拓碑,寻访古迹。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了江西永新县。在这里,他结识了贺子珍。贺子珍知道毛泽东爱好书法艺术,因此,与他结婚时,亲手缝制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赞赏地说:“我的家宝——‘文房四宝’可以装放携带了。”以后,毛泽东走到哪里就把这个挎包带到哪里。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运筹帷幄,决战千  相似文献   

15.
袁南生 《湘潮》2005,(9):48-52
很小就听到印度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的名字,他与加拿大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都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都为中国人民和他们自己祖国的人民所永远怀念。柯棣华原名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镇(今马哈拉斯特拉邦邵拉普尔市)。1938年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次年2月12日,柯棣华一行到达延安,受到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亲切会见了他们。后来,他担任八路军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曾与爱德华、巴…  相似文献   

16.
1939年9月下旬,斯诺再次采访毛泽东和红色边区政府。相对于斯诺对陕北第一次采访的轰动,这一次的造访少见提及。斯诺是1939年9月23日到达延安开始采访的,他离开延安的时间,应不超过9月30日。通过斯诺的这次造访,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在延安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抗战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判断,发现全民抗战元素给延安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了解在严峻艰苦的环境中顽强不屈反击敌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情况,以及抗战中的延安其他珍贵的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面,毛泽东对萧军表示了格外的礼遇。萧军第一次到延安是以旅行者的身份。1938年早春,他从临汾随“民族革命大学”西行撤退。后来他脱离学校渡过黄河,3月21日来到延安,住陕甘宁边区招待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4,(12):34-34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纪念加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国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白求恩1937年受加拿大产党的派遣,率加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战。1938年3到达延安,不久前往晋察冀区工作,他热忱的态度、高度责任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到八路军士兵的称赞。193911月12日,他因病毒感染不牺牲。  相似文献   

19.
苏泊 《党史博览》2006,(6):15-17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890年3月3日,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北部小镇雷文斯特,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1936年,曾率医疗队为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4月底,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月1日,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白求恩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救护工作。在一次为伤病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伤的手指被细菌侵入而感染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  相似文献   

20.
姚远 《党史纵览》2007,(5):21-26
初识 1940年6月,萧军携妻女到达延安,定居在"延安文协"窑洞里. 从1941年7月起,萧军和毛泽东来往信件频繁,有时还直接到杨家岭毛泽东家去拜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