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视频侦查在侦查破案中的广泛运用,犯罪嫌疑人针对视频监控的反侦查行为已常态化。常见的视频反侦查行为有破坏型、躲避型、伪装型、否认型等四类。由于犯罪嫌疑人认知的局限性、关注焦点的有限性以及大数据侦查的前瞻性,视频反侦查行为人必将沦为裸奔的"透明人"。寻求视频反侦查行为的反制之道,要树立大数据思维,进行立体化勘验,多维度拓展,多警种合作,全方位突破。  相似文献   

2.
反侦查行为是犯罪分子对抗侦查、掩盖犯罪和逃避打击的多种手段的综合体。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是干扰侦查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以445名在押犯罪嫌疑人作为研究反侦查行为的"主体",调查他们在犯罪活动中反侦查行为的总体状况及采取过的反侦查行为发现,有62.70%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中曾有过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案件类型差异;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反侦查行为呈现出"总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特点;部分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反侦查行为也体现出与信息化等先进的侦查手段"与时俱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侦查实践中,反侦查行为作为作案人对抗侦查、逃避惩罚的一种手段,几乎贯穿于一切犯罪活动和侦查工作的始终.反侦查行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一种是正在进行直接面对侦查人员型的反侦查行为,另一种是已成过去式的反侦查行为.这两种反侦查行为的识破途径各不相同.侦查人员要善于利用反侦查心理及行为,为侦查提供有利条件,推动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反侦查行为是犯罪分子对抗侦查、掩盖犯罪和逃避打击的多种手段的综合体。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是干扰侦查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以445名在押犯罪嫌疑人作为研究反侦查行为的"主体",调查他们在犯罪活动中反侦查行为的总体状况及采取过的反侦查行为发现,有62.70%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活动中曾有过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案件类型差异;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反侦查行为呈现出"总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特点;部分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反侦查行为也体现出与信息化等先进的侦查手段"与时俱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使用假身份证实施的反侦查行为,是指犯罪行为人针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使用假身份证向侦查机关传递虚假信息,干扰侦查视线、破坏侦查线索,以躲避侦查、逃避打击的行为总和。使用假身份证实施反侦查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有科技水平、犯罪亚文化、个案的侦查措施和手段。其表现形式有:犯罪预备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犯罪后潜逃阶段的反侦查行为。对此类反侦查行为的利用,侦查人员应主动收集反侦查信息,把握犯罪活动中的信息转移规律;同时还应采用传统侦查措施与信息化侦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嫌疑人身份。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作案人的反侦查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反侦查行为的"智能化",反侦查手段的"现代化",反侦查规模的"组织化",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化",反侦查时间的"提前化"。研究反侦查行为的特点,有利于增强侦查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侦查工作的水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新形势下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7.
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为了达到转移侦查视线、逃避刑事制裁的目的,或多或少会实施一些反侦查行为,包括消极的反侦查行为和积极的反侦查行为。侦查人员要想找到识别反侦查行为的有效方法,就需要了解反侦查行为的内涵、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反侦查行为是一种阻碍侦查活动的行为。目前 ,关于其概念和类型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反侦查行为的概念 ,应从其实施的主体、对抗的客体、实施的阶段、实施的目的及表现形式、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界定。对反侦查行为的类型 ,可从贴近侦查实践的视角将其分为破坏型反侦查行为、逃避型反侦查行为、干扰型反侦查行为、暴力对抗型反侦查行为、其它类型的反侦查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反侦查是犯罪人或其他人为了使作案人避免被发现、证实与抓获而采取的掩盖、伪装、躲避和对抗行为的总称。反侦查可分多种类型,反侦查的规律与特点也有多种,其中需注意的是反侦查的焦点性,它多集中在作案的时间和空间、作案手段、案犯特征、事件与案件性质、刑事责任能力、罪行轻重等方面,这是反侦查的基本内容。反侦查对策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抓住案件的反常点、细微点;注意“面”的工作;运用高科技手段、诱惑侦查手段;抓住犯罪人难以或不能反侦查的链节等。  相似文献   

10.
反侦查是为了达到延缓、阻碍侦查的目的,犯罪人在犯罪各个阶段采用各种手段、方法与侦查方进行对抗的一种状态。反侦查是当前刑事犯罪中最具时代性的现象,伪造身份、异地作案、高科技犯罪、网上销赃等成为当前犯罪的一种"时尚"。一直以来,侦查面对反侦查的挑战颇感困惑,侦查技术的发展总跟不上犯罪发展的步伐,如何认清反侦查的本来面目是侦查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反侦查行为之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分析了反侦查行为的传播,最后阐述了反侦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赌博与六合彩、私彩赌博、边境赌场赌博构成赌博活动的四种主要形态。与其他赌博不同的是,网络赌博交易指令是在国内发出,而实际交易是在国外完成,具有暴利性、取证难、团伙性和反侦查性等特点。侦查部门要细致分析网络赌博案件的特点,从人到案、从赌资流动链、从网络平台入手,系统研究针对性的侦破策略,传统侦查手段和技术性应对措施并重,加强各方侦查协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犯罪手段和犯罪活动等逐渐倾向数据化、智能化,反侦查行为愈演愈高级,侦查讯问阶段饶幸、戒备、对抗等心理本能更加警觉和强烈,这一切必然会外化成为侦查讯问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给侦查人员深挖犯罪侦破案件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新的挑战。常见的反讯问行为有拒绝供述型、蒙混虚假型、死扛抵赖型三类,应分析犯罪嫌疑人产生反讯问行为的心理原因,结合实际使用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绑架勒索案件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刑事案件的特点,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反侦查手段使用较多。因此,加强对此类案件的特点及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手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侦查已经成为公安机关越来越重要的侦查办案手段。而犯罪行为人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必然进行反信息化侦查。反信息化侦查行为分为信息切断和信息干扰两种类型,针对视频、电子轨迹、网络分析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化侦查采取各种复杂的反侦查行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去信息化""去真实性"和"去关联性"。反信息化侦查有其技术上和资源上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应对反信息化侦查需要改进侦查工作机制和提升大数据技术,包括开展全景式合成侦查,吸取传统模式优点,研发大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地防范反信息化侦查行为,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论侦查思维的对抗性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人员与作案人的对立地位决定了侦查思维必然带有对抗性,这一本质属性呈现出"优势对劣势"、"明势对潜势"、"合法对非法"、"进攻对防守"等不对等性。从发生时间来看,侦查思维对抗性的表现为同时对抗、滞后对抗与超前对抗三种;从外在形式来看,其必然会外化为"侦查行为→反侦查行为"的形式。研究侦查思维的对抗性现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既要求侦查人员在制定侦查微观策略时使用换位思考法,又鼓励在确定侦查宏观方略时借助博弈论思想。这已构成侦查学中一个内容完整的成熟理论体系———侦查思维的对抗性原理。  相似文献   

16.
反侦查行为是侦查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界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然而对反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则却鲜有涉及。可将反侦查行为分为可罚的反侦查行为和不可罚的反侦查行为。大部分反侦查行为因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被排除在刑法规则之外 ,而侵犯新的法益的行为则受到刑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7.
对反侦查行为的分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侦查行为的分类是刑事侦查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反侦查行为进行科学的分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反侦查行为的本质,加深理解反侦查行为的特征,认识反侦查行为的共性,区别不同反侦查行为的特殊性,还为有效地防控和揭露反侦查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反侦查行为是否为侦查人员或群众知晓,可将其划分为隐蔽型反侦查行为与公开型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存在密切联系,既贯穿于案件的各个阶段,又可能相互转化;同时,它们在实施的前提条件、行为目的与外在特征以及对侦查人员的影响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这种区分对于分析和预测个案中的反侦查情况,认识反侦查行为的不同特点并进而提出针对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侦查活动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改革,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整个侦查过程之中。侦查法治化的基本内容是:侦查理念法治化、侦查制度法治化、侦查程序规范的法治化和侦查行为法治化。同时,推进侦查法治化要牢牢把握当前我国侦查法治化的关键领域。要加强侦查法治化理论研究,促进侦查法治化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维作为侦查工作的重要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经典的精品侦破案例中,闪耀着创新思维的光芒。缺乏创新思维,会导致侦查工作走弯路或陷入僵局。侦查创新思维的主要阻力因素是侦查思维定式、侦查思维惯性和思维封闭。在侦查工作中应加强侦查创新思维的培养;克服侦查思维定式;克服侦查思维惯性;拓展侦查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