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莉  薛晨 《江淮法治》2012,(7):24-25
郎溪县人大常委会扎实履行职责,助推曾经基础差、底子薄的郎溪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性机遇,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省内外誉为"郎溪现象"。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开发建设纳入了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皖江示范区如何围绕《规划》的功能定位、目标、空间布局和发展思路.加强法制保障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皖江示范区在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11,(17):F0004-F0004
安徽省郎溪经济开发区于2005年底启动建设。依托区位、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举全县之力,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首选地和安徽省一流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4.
吴星 《江淮法治》2011,(15):8-10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吕冰心 《法人》2007,(12):38-41
外资并购给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带来了新机遇,但是,也给我国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中部地区招商引资被视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政策优惠激烈竞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所在,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依赖于行政法制建设的程度。本文立足中部地区,分析了行政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环境不相协调的诸多因素并针对中部地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卢成府 《江淮法治》2011,(15):12-14
2011年6月24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省首次为贯彻实施国家发展战略而制定的配套性地方法规,也是贯彻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需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立了省部会商机制,破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区空间发展难题。截至目前,全省镇总体规划修编率达96%以上,划定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指特定时期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从产业成熟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必然反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海霞 《法制与社会》2011,(22):104-105
外资并胸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在给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与市场支配地位一样,外资并购本身并不当然违法,只有实质性损害竞争的外资并购才会遭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是指特定时期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从产业成熟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必然反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1,(24):F0002-F0002
舒城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系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安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安徽省童车童床生产基地、安徽省50家创业基地和九家循环经济园区之一,属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年来,开发区一班人积极创新承接理念,全力优化承接环境,努力打造承接平台.全面加快开发区又好又快地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省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13.
王热 《江淮法治》2013,(5):31-31
繁昌县地处长江南岸,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连续多年居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前列。为了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保护青山绿水,县人大常委会2012年检查了全县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情况,推动全县环保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使中部各省看到了发展的曙光。本文从湖南省的实际省情出发,分析了中部崛起给湖南带来了加速融入"泛珠三角"、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三大机遇。并就湖南如何把握这些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11,(15):11-12
一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但是。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诸如管理体制、机制尚需理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亟待加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这是今年我省政府报告中的一段内容,看后我非常激动,宣城因具备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储量大、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空间广阔等优势,被定位为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属皖江城市带的“两翼”之一。  相似文献   

17.
饶明辉 《行政与法》2012,(11):45-48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的逐步加快,社会组织如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法制层面,结合深圳市的实践,探讨了政府转移职能和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分析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依据,从国家(深圳市政府)层面讨论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面的法治化实践,剖析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庆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作为重大事项,依法开展监督活动——今年初,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在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要点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刚刚通过的《安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确定全市从加快发展及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新  相似文献   

19.
纵览古今,这块沃土,英才迭出,代有伟人。这就是美丽又神奇的桐乡大地,随着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实施,给山西闻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闻喜再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团结创新、充满激情的国税队伍。他们用深情和挚爱谱写了一曲为国聚财、奉献社会的动人赞歌,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法治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徽省迎来了千载难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中心城市)建设这一全新时代,这是我市乃至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围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如何研究编制好“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等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优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