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今年淮北第三次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我们深切感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程艰辛,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更为不易,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对待荣誉,理性看待差距,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09,(7):36-37
“一城山色半城江,玉树琼花胜天堂”,一幅钟灵毓秀、山环水绕的画卷,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城市。灵秀的山水见证着文明城市创建的历程,1999年吉林市被中央文明委首批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后续的十年间,连续四次获得该项殊荣,走出了一条魅力独具、异彩纷呈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3.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当前,随着各地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全国文明城市的争创队伍。结合如何正确认识、有效开展和保障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谈一点粗浅认识。一.提高站位,把握内涵,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赵斌 《湖北宣传》2007,(3):16-16
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档次的最具价值的品牌。我们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就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全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近年来,十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抓住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的契机,以创建促发展,以实效聚民心,举全市之力,扎扎实实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把十堰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早在1998年,中央就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思路,1999、2002年中央文明委先后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最近,经党中央同意,中央文明委决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明年表彰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城市相继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部署相关工作,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正成为很多城市今年后一段时期的一个中心目标。为配合各地做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们本期特别策划了文明城市专题。  相似文献   

6.
许建平 《群众》2000,(3):50-51
近几年来,无锡市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活动,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但勿庸置疑,城市管理中的回潮和反复现象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创建工作还未纳入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如何实现城市综合环境的长效管理,这是城市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种开放式、全方位、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7.
创建文明城市是“三大创建”的龙头,“创建文明城市要提高工作水平,形成新一轮创建热潮”是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各地围绕和谐创建,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围绕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为交流经验,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本刊特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山东省威海市把狠抓公共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在2010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取得了地级市第八名的好成绩,人民群众也从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4,(4):27-28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惠民工程、系统工程、永久工程,聚焦道德建设目标,扎实工作,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于2011年以全国第三的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全市上下建章立制,在常态长效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水平。2013年,扬州市又以全国第四的成绩再次进入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嘉兴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先后经历了全省文明城市创建竞赛(1998年前)、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达标(1999-2001年)、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2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2003一年)四个阶段,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文明创建不断深入人心。多年的创建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大量的艰苦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1,(7):30-31
江苏省南通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的指导下,多年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特别是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南通市立足新的起点,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举措,在新的创建征程中形成了以“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创建实事惠民工程,从而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不断攀高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我省从1991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历时15年。目前,宁波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杭州市等4个市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获得“浙江省文明城市(县城)”有48个,获得“浙江省文明城区”的有28个。今年,我省又启动了“示范文明城市”测评,进一步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从总体上看,我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初步形成领导有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群众有要求,工作有基础的良好态势。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23,(2):14-16
<正>近年来,琼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城镇提质,有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成为琼海的“金字招牌”,为实现琼海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高处起笔高位推动众志成城绘就文明画卷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价,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琼海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以荣誉作为新起点,琼海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导、分管负责同志全程跟进、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合力。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淮北是一座新兴工矿城市,历史欠帐多,创建难度大。我市自2001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以来,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创建工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切人点,在巩固中提高,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被安徽省文明委誉为“长江以北的创建典型、皖北地区的一面旗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铜陵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人手,走出了一条以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城市转型、以创建文明城市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文明城市改善民生的新路子,使城市面貌、市民精神状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个城市要想真正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并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自嘉兴市的秀洲区荣获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嘉兴市全市【市本级和所辖的五县(市)、两县】在浙江省惟一实现了区域省级文明城市“满堂红”,同时,以市本级为龙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也不断向纵深推进。嘉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不断巩固提高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创建水平,在浙江省率先建成地市类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的设定既是基于推进“三地一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淮北是安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争创难度相对较大。我们的创建工作与中央文明委的要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兄弟城市的创建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尽管未能人选文明城市,但全市人民取得了进步,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长效机制来之不易,落实长效机制也并非易事,既要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明城市的创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绝不是为制度而制度。应把制度的完善有机地融入创建文明城市的具体工作中。厦门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落实长效机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陕西省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组织实施了十大创建活动,大大提升了市民整体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力地推进了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