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7,(10):F0002-F0002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厂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低生育水平总体稳定。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少出生人口18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直辖初的6.2‰下降至2006年的3.4‰。“四层六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每年有600余万已婚育龄妇女获得免费生殖保健服务。群众的生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市综合节育率稳定在9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我省努力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特别是既涵盖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生育三个方面的需求,又综合服务于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三代人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深受农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相似文献   

3.
梁振才 《发展论坛》2000,(10):45-46
自 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山东省人口再生产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长,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1995年底,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国际通行的 7%的标准,继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北京 5省市之后,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到 1998年底,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733万人,居全国 31个省市区第一位,占山东总人口的 8 3%,老龄化程度仅低于上述 5省市和重庆。预计到 2010年,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12%, …  相似文献   

4.
孟宪臣 《学习论坛》2005,21(8):47-52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未来2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原崛起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需要着力解决稳定低生育水平问题,统筹解决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阜蒙县全县辖35个乡镇、382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农业人口64万人,其中育龄妇女19.5万人。目前.全县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健全,有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中心服务所11个、乡镇服务所25个,  相似文献   

6.
数字     
27.6%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城镇化调查大型数据,中国户籍城镇化率非常之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仅为27.6%,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增长了7.7%。4亿多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40多年来,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T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当初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我国人口恐怕要达到17亿至18亿。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9,(15):57-57
近年来,永宁县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阵地、队伍、装备、人口文化、计生特色“五建设”为抓手,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集中力量解决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综合治理,关注民生,加强领导,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考与运用》2005,(2):67-68
为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理,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水平,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执法难的问题,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复酝酿,权衡利弊,在全市人口与计生系统首开先河,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执法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7,(10):78-78
大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局面的意见》、《中共大足县委大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局面的决定》,和市委书记汪洋在市人口计生委调研时提出的“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_素质、增加财富积累、加快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1.
张忠相 《共产党人》2009,(17):41-42
隆德县委、政府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同思考,共谋划,坚持“抓计划生育就是抓经济、促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少生快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大胆创新,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2008年,隆德县人口出生率为14.4‰,自然增长率9.69‰,计划生育率91.4%,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创新奖。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计划生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骤增数亿 ,主要原因并不是毛泽东批马寅初。毛泽东是赞成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 ,并且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主张实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人。他关于计划生育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 ,他对中国计划生育的提出、实施 ,都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3月26日,重庆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李汉民 《学习月刊》2010,(16):115-116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和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提高汁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的新途径,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最终是发展问题。我省要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解决好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一、我省人口现状我省是开展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人口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到1998年末全省总人口达到8882.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3年的20.5‰,下降到1999年的4.18‰。如果按照1970年的生育水平计算,我省28年来少生人口4958万人。(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全省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兰珍 《学习月刊》2009,(8):87-87
近几年来.武汉市武昌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准则.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等工作.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4~2007年我区连续四年在全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党政线与计生部门线目标考核中排名前列;2007年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在新形势下,綦江县各级人口计算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求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卫市委、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与经济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立足市情综合治理人口问题,收到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奖、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创新奖,中卫市人  相似文献   

19.
王春艳 《党史博采》2008,(2):20-20,24
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光荣而伟大,任务艰巨而繁重,这需要正确的方针、稳定的政策、有力的措施.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长期艰辛努力.做计划生育工作,首先要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我们要围绕宣传贯彻<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把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20.
刘长庚  王迎春 《探索》2012,(6):145-152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低生育阶段,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红利结束的趋势明显,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发展战略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重构人口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根据人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精神,加快构建以以人为本为战略思想、以合理增加人口数量为战略方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目标、以优化人口结构为战略重点、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战略保障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