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无信市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诚信教育、构筑诚信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政协天地》2016,(4):7-8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信用体系怎么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政府以身作则带好头,引领社会诚信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张帆代表民进中央在大会上作题为《诚信政府领跑诚信中国》的发言,道出了建设诚信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热烈、持久的掌声。现将发言刊登,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3.
何洪周 《人大研究》2006,(11):30-3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极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乃至一切道德的基石。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做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  相似文献   

4.
陈红 《重庆行政》2008,(3):58-59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孔子曾云:"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存,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执政之基、是处事之要。"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讲诚实、守信用。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代表国家对自由经济、民事活动进行适当干预,确保各类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然而,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人们的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可以说,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6.
<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2019年5月28日,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首次提请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河南的社会信用立法进程已经跨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7.
论加强财经院校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骐 《青年论坛》2006,(1):66-67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财经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弘扬诚信主旋律、强化经济伦理教育、健全诚信评价体系、优化诚信学术环境、加大对不诚信的惩罚力度,营造出财经院校“学无信不才、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良好育人理念和成才氛围,为合格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易映森 《当代广西》2006,(21):53-54
信用环境对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信用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成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通行证”,被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信用缺失将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发展企业和个人征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打造诚信广西。一、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俗话说,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难兴。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对诚信的呼唤,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和社会思…  相似文献   

9.
白鹤祥 《当代广西》2006,(19):16-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诚信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才能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当前,企业、…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5,(9):9-10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问题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丧失信用,将会寸步难行。而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更是不可或缺,政府要讲信用,个人也要讲信用,小康社会同时也是个诚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中国经济市场陆续发生了如万福生科、五粮液、恒大地产等一系列会计造假案,这些事件下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未来健康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一系列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失败事件发生后,引起大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也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外,导致注册会计师信任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审计活动的风险;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损;法律法规的不统一,独立审计准则地位尴尬;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应采取下列对策:(一)坚持以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和方法;(二)让注册会计师具有真正的独立性;(三)完善现有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中,坚持法德并举,努力确立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做到法治德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及其关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循环经济要求从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关系出发,把经济系统看成是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规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经济规律是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在现实中,政府所制订的政策、制度和规范是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则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因此,循环经济中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把握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此角度深入论述了市场与政府如何共同发挥作用,有效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明华 《桂海论丛》2007,23(5):67-69
体现国家渗透市场理念的经济法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国家和市场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经济法也正是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的二元结构,确立了自己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逻辑基点和路径选择.就业歧视问题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其形成机理与经济法的基本机理具有相通之处.因此,经济法解决机制将成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的重要手段,它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和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规制的过程中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法和经济学 的研究领域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侧重、 法律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 来探讨经济法的问题,是近年来理论 和实践中新兴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将 经济和法律有机结合起来,以经济法 和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进路、 探讨经济法的作用,使经济法更加深 入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本文旨在运用 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对经济法存在的必 要性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经济法的改革新 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英杰 《桂海论丛》2004,20(2):50-52
文章对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更有甚者,股票市场的扭曲性存在可能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正确处理和协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维护人民群众最基本利益的重要基础.推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后的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经济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国家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没有界定良好的产权,从而也就没有激励机制和对个人行为的负责。发展中国家只有进行制度变迁,实行经济改革,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征 ,虽其中有超越历史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但从整体上看 ,它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家族宗法伦理 ,其等级特权思想、依附观念等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格格不入。走出伦理本位的传统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伦理 ,这是建立市场经济公正秩序的需要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传统经济活动方式和与之相应的法制伦理观念的革命性改造。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的适用性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经济人假设所产生的诸多争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这一理论假设的错误理解。本文认为,经济人假设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假设,它反映了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来自于人对自我利益的理性计算和理性追求。经济人假设既可以适用于人的经济行为取向的分析,同时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看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也可以扩展到经济领域之外,适用于对人的政治行为取向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