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我省潜山县境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天柱山。春秋后期,潜山县地方被周王朝封为皖国,派大夫皖伯在这里担任行政长官。皖伯宽厚仁慈,治理有方,地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皖伯,便把境内的山称为“皖山”,把境内的水称为“皖水”。所以,天柱山又名“皖山”。后来,强大的楚国吞并了皖国,并在此建立了皖城。正是因为有了这“皖国”、“皖山”、“皖水”和“皖城”,后来才有了安徽省的简称——皖。  相似文献   

2.
天柱山在潜山县境内。周朝时,潜山为皖国封地,山称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后来,潜山又名舒州。天柱山山高水清,不仅风光旖旎,而且物产丰富,特产众多。这里仅从众多特产中撷取数种与读者分享。天柱绿茶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安徽产茶地“江北有舒州、寿州……”可见潜山产茶历史悠久,至少已有1300多年。古人认为潜山天柱茶“可消肉食毒”。据《潜山县志》载:“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茶可惠数斤。其人献数十斤,李不受。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斤。李悯而受之曰:此茶可消肉食毒也。乃命烹一瓯沃肉食内,…  相似文献   

3.
余秋雨先生在其大作《寂寞天柱山》一文中指出:“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而且还似有点遗憾地说:“我们所走的路,离天柱峰还不到三分之一。许多景点,我们根本还没有走到呢……”余先生如果真能在天柱山多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若能在距潜山县城9公里处的天柱山门户野人寨住上一宿,那他对天柱山或许会有更深的认识、更多的赞誉。天柱山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荣膺国家“4A”级旅游区和文明森林公园称号。野人寨在天柱山脚下,为登天柱山的必经之路。野人寨的名称来源于…  相似文献   

4.
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北部.为长白山脉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的高寒林带区。景区总面积33平方公里。“白龙涧”、“青龙涧”、“玉龙涧”、“天华峰”、“灵光顶”、“西谷顶”六大景区浑然一体。景区内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峡、幽润、瀑布、溪水遍布,展现着大自然之美,各色景点相映生辉,奇妙、清幽、雄险和润秀,被赞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天华山以“峰奇”、“峡险”、“涧幽”、“水秀”为特色。雄奇峻拔的天华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傲立云天的天台峰、坐立云端的观音蜂、栩栩如生的狮头…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28日,是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同卫立煌为督办的"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展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和平谈判签字65周年纪念日.头天上午,安庆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中共岳西县委在岳西天堂镇天柱山宾馆,隆重召开了纪念岳西谈判成功65周年座谈会,共同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丁继哲、陈硕峰出席会议.我亦应邀出席并作发言.  相似文献   

6.
冬季赏雪,历来是南岳旅游的一大盛事,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的传神之笔形象地写出了南岳衡山的雪景奇观。南岳山上的冰雪,是北国风光与南国情调的巧妙结合,集粗犷和娟秀于一体。北国风光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而南岳山上的雪景,却不会让人感到茫茫的单调,峭壁青峰,苍松翠竹,依然隐约可现,冰雪里永远流动着生命。冬天的南岳,人称“楚地小北国”,银白世界覆盖着一个美丽的童话。南方游人喜爱这里的冬有北国的粗犷豪放,北方游人则欣赏这里的冬天有南国的妍丽隽秀。南岳…  相似文献   

7.
李莲英  王晓燕  刘福臣 《奋斗》2008,(12):F0003-F0003
通河县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西距哈尔滨市180公里,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县森林面积42万公顷,覆盖率74%,水域面积27万亩,草原面积26.6万亩,有冠名山峰57座、大小河流27条、自然泡泽275个、松花江流经县境123公里。几年来,成功开发建设了铧子山森林公园、二龙潭景区、岔林河漂流、乌龙国际狩猎场、大通河景区、乌拉浑景区,其中铧子山森林公园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公园面积为9257公顷。属小兴安岭余脉,由大铧子、二铧子、三铧子及其它山峰组成.主峰海拔700米,因形似犁铧而得名。每年7月9日为通河登山节。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8,(9)
省级潜山经济开发区地处皖西南中心,紧邻老城区,背倚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合九铁路、沪蓉高速、318、105国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山)东香(港)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按照潜山县"一城两翼"(两翼:东部是开发区,西部是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按照"一次规划、  相似文献   

9.
南岳区情的根本特点是宗教文化。南岳衡山融山水风光、人文历史、宗教文化于一体,集各家之大成,尤其是儒佛道三家共存一山,甚至一庙,是全国独一九:一的。可以说,南岳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儒、佛、道三教的历史。自80年代重新全面开放南岳以来,南岳游客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次,1996年达到203万人次,其中60%以上是香客,还有不少人是拜香与旅游兼而有之,这些香客大都又是每年或隔年必来的“回头客”,是不容忽视也忽视不了的巨大市场。南岳的旅游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宗教文化特色来做文章。1、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制定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处豫西深山区的嵩县,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县域面积300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54万人,21239名党员,811个基层党组织。境内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最美的地方”、2006年“游客最喜爱的十大超级景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的龙头项目和核心景区。  相似文献   

11.
贾谊故居     
吴名 《新湘评论》2005,(10):62-62
飞山位于靖州县城西隅,距县城2公里.海拔720米,古有“忽一峰飞至”,故名飞山的传说。其异峰突起,四面陡绝,顶复平旷,如钟似鼎,鼎峰直刺云天。历称“南疆奇峰”、“楚南第一峰”,是五溪胜景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于清康熙6年(公元1667年),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全省现有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44个县级区,省会合肥。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全国第22位。2002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368万人,居全国第8位。  相似文献   

13.
侯德江 《当代贵州》2008,(24):I0003-I0003
11月21日,地处乌江百里画廊黎芝峡中段,峡谷之顶的思渠镇猴渡坪热1嗣非凡。灯笼高挂,彩旗飞扬。上万土家儿女齐聚群峰耸翠的乌江之滨,相约在钟灵毓秀的猴渡坪景区。“三峰凌霄,倒影乌江,问天公怎造世界奇观;一道通幽,身临天门,叩白帝谁辟人1可仙景”、“众山罗列,最宜雨后来登;胜地难逢,莫把眼前错过”,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0,(1):50-50
<正>湖南省南岳电视调频发射台(以下简称南岳台)位于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祝融峰东侧的喜阳峰山腰,座标为北纬27.3度,东径112.7度,海拔高度1233.72米,南岳台是  相似文献   

15.
一说起山,人们开口便是三山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我却情有独钟太行山!五岳是以中原为中心,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的,东岳泰山雄,西岳华山险,南岳衡山秀,中岳嵩山俊,北岳恒山奇。而太行山雄秀兼具,令五岳俱朝。五岳之名是封建时代的帝王为了“报天之功”加封的,而太行山穿越亘古的沧桑,  相似文献   

16.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僧人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要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但他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主张成立一支僧军,奔赴抗日战场,直接同日本鬼子拼杀,而有的僧人认为杀生是犯了佛门戒律,争执不休,便请周恩来“裁决”。  相似文献   

17.
贵州有丰富的但还不是广为人知的旅游资源。例如,黔西毗邻省城贵阳,与著名的红枫湖风景区隔河相望,从东风湖逆水而上可达久负盛名的织金洞。被誉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百里杜鹃就位于黔西西北边,是世界上仅存的原始杜鹃森林,景区内还有开发价值极高的九龙山,对嘴岩等景点;东风湖区距黔西县城约 40公里,可供游览的湖面 1800公顷,景区内主要有八仙洞、天竹峰等景点;鸭池河—六广河流域景区是探险、漂流的好去处。此外,还有大海子,柯家海子为主的淡水湖群。作为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的黔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  相似文献   

18.
王国桢 《先锋队》2014,(10):F0003-F0003
石膏山风景区位于普单市灵石县境内。《春秋·玄命苞》曰:“膏者,神之液也。”故名曰石膏山。景区山势崔嵬,古刹梵音,流泉飞瀑,鸟语花香,堪称人间仙境,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2,(15):79-79
宜宾市郊之北,天柱山横亘之际。山下,一巨石中开,形成天然峡谷,谷底有清泉缓缓流出,十分奇特。北宋年间。谪居于此的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不以迁谪介意,泊然处之,寄情干戎州(今宜宾)山水诗酒之中,讲学不倦,蜀士慕从之,于此凿石引水为池,曰“流杯池”。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战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1939年初,“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在南岳衡山正式成立。这是在抗日战争最危急关头,国共两党联手培养抗日游击干部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