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嘉庚与印尼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陈嘉庚与印尼华侨的关系。在太平洋战争期间 ,印尼华侨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 ,为保卫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精神”及其光辉榜样对印尼华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陈嘉庚所倡导的印尼华侨要促进大团结 ,要重视和加强华文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增进印华民族友谊 ,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东亚模式”所创造的“东亚奇迹”震惊了全世界,各类溢美、褒扬之辞不胜枚举,各种学术专著和论文如汗牛充栋。但是,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东亚模式”。对“东亚模式”是否存在的质疑也开始出现。一场危机的爆发是否意味着一种模式的失败?笔者是东亚模式的拥护者,本文的目的是肯定“东亚模式”的存在并试图分析“东亚模式”存在被质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姚勤 《欧亚观察》2001,(1):33-34
南中国海是日本最重要的能源交通线。因此日本历史上始终视其为生命线,故二战中有放弃向北进攻苏联,而向南进军东南亚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性抉择。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田几多郎提出了面向世界的历史课题,即"世界性的世界形成主义"。西田的世界观是以东亚为视角、以日本为中心的世界观,其目的是将"八纮为宇"的"皇道精神"发挥于世界。在日本政府已经确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洲战略之后,西田提出"东亚共荣圈"理念,试图从哲学的世界观、文化观角度解读并深化日本政府的"大东亚共荣圈"理论。西田的"东亚共荣圈"中包含浓厚的日本历史特殊性和日本民族优越论的倾向,与军部法西斯的"大东亚共荣圈"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5.
杨淑梅 《东南亚》2002,(1):31-34,30
20世纪以来 ,日本一向高度重视东南亚 ,把该地区视为与日本休戚相关 ,必欲加以控制的战略枢纽、资源供应地和销售市场。为了将这一地区纳入自己控制之下 ,日本早在 30年代就精心谋划了取代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计划。然而 ,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1936年 11月在五相会议上确定为国策的“南进”政策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彻底破产 ,日本势力被逐出东南亚地区。战后 ,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日本将目光再次投向东南亚 ,以一种新的姿态迈出了“南进”的步伐。日本对东南亚政策是战后日本外交最重要的组…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于1941年年底发动太平洋战争把战火引向东南亚后,福建华侨不但支援和参加了祖国的抗日战争,同时还参加了侨居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这种斗争在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印尼、缅甸、越南等地都有所表现。本文以历史事实论证福建华侨参与东南距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贡献。一、菲律宾闽侨的抗日斗争 1、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英勇奋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偷袭珍珠港,把侵略中国的战争扩大到东南亚一带,随即侵占了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印尼和缅甸等地,日军铁蹄所至,烧杀淫  相似文献   

7.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侵略军占领缅甸,我和“缅甸战工队”的战友们一道,告别反法西斯斗争中死难的同志们,告别我的第二故乡缅甸和亲友们,跨越崇山峻岭的中缅边境回国。几经辗转,最后抵达了延安。这段经历毕生难忘。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历史上,经济援助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日本在东盟国家的利益以及它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所做的一切,最明显地表现在它对它们的经济援助努力上。”①战后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占其双边官方发展援助(ODA,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的45%以上。80年代尽管东盟在人均国民总产值上已达到世界银行的“中等业人”的发展水平,以东盟国家为主体的东南亚国家仍然获得35-40%的日本双边ODA。亚洲是日本援助的重点,而东南亚又可谓“重点之重点”。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东亚秩序观与"东亚共同体"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在东亚地区合作浪潮的推动下 ,日本政府提出了“东亚共同体”构想。那么 ,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有何特征 ,其中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与历史上日本的东亚秩序观有什么联系 ,日本的东亚秩序观又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纬度对日本的东亚秩序观和“东亚共同体”构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由于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赤道线上的翡翠之国”。但是,自从苏哈托法西斯军人集团当权以后,最近八年来,占一亿两千万人口的百分之九十的印尼人民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其情况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印尼时期一样。因此,这个国家最近更以“世界地狱”而臭名远扬。从1965年底1966年初,苏哈托军人集团为进行反革命政变制造舆论,极力诋毁苏加诺总统及其政府的声誉,他们炮制了所谓“人民三项要求”即:“消灭共产党,降低物价和消灭贪污”。苏哈托无耻吹嘘说:他掌权的时代是“建设的时代”而不是“玩弄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中,东南亚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二战结束后,日本与东南亚关系曾一度中断.但从50年代初期起,日本以“战争赔偿”为手段,逐步在经济上重返东南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它又以贸易、投资、官方援助等形式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关系.70年代中期以后,以“福田主义” 的提出为契机,日本对东南亚关系的政治色彩逐渐加浓.但总的来看,冷战时期日本对东南亚关系仍以经济关系为主.冷战结束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关系发生转变,即由冷战时期以经济关系为主转变为冷战后以政治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12.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海外华侨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支持和参加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我中华民族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不仅如此,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又在极为困难艰险的形势下,积极投入到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去,他们与侨居国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雄弁地说明,华侨  相似文献   

13.
在有关东南亚的历史著作中,无论是在介绍或论述东南亚各国的古代历史时,几乎都没有涉及到菲律宾。例如英国的霍尔(D.G.E.Hall)在其所著《东南亚史》一书的开头,虽然也很明确地说:“东南亚”一词,是“表示东亚大陆中形成中印半岛的地域和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内的广大群岛。”但他又说:“然而,菲律宾在十六世纪末叶被西班牙征服之前,并没有明显进入东南亚历史的范围。”因此,在该书的第一部分:16世纪初叶以前的时代(按: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便都没有谈到菲律宾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在日本国内掀起一股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狂潮,公然否定“东京审判”,为法西斯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此举的目的在于重树“皇国史观”,妄图培养青少年成为军国主义传统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东亚模式”在80年代以来先后两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次是在80年代后半期,面对东亚地区近30年来的持续调整发展所造就的“东亚奇迹”,国际社会纷纷试图探求造就这一奇迹的深层原因,尤其是在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和拉美等处于同样的外部条件却明显滞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中,寻求促进东亚经济腾飞的特殊机制;另一次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危机的爆发促进人们重新评价过去备受推崇的“东亚模式”.一时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的一些媒体,大力散播“东亚模式过时论”、“东亚模式虚幻论”.两次关注,动机迥然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东亚模式”呢?本文从“东亚模式”的历史作用,所遇到的挑战及其未来三方面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日本对越南经济政策及双边经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年初,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历访东盟5国,并在新加坡发表了题为“东亚的日本和东盟———坦诚开放的伙伴关系”的演讲,阐述了日本的东南亚政策。这是小泉政府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要重振亚洲外交,力图发挥地区主导作用的重要举措。在此框架下,日本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影响。本文拟就日本对越南经济政策及双边经济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一、日本加强对越南经济政策的背景及原因第一,东南亚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加强地区合作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的共识,东盟在加快东南亚10国的一体化进程的同时,注重在东盟框…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之后,为稳固殖民地统治,便以法西斯殖民文化为先锋,对中国东北展开了全面的文化控制、清查和取缔,使中华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消磨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使之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任意摆布的"忠良之国民",便实施以"王道主义"、"民族协和"为核心内容的所谓"建国精神"的灌输,对中国人民进行精神摧残和毒害。并在"官制统治"下推行"泛日化",日本法西斯殖民主义文化泛滥,人类文明遭受着严重浩劫。  相似文献   

18.
朱和双 《东南亚》2001,(3):31-36
194 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侵占东南亚地区长达四年之久。为了鼓舞官兵的士气 ,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前线卖命 ,日本军部将慰安妇制度有计划地推广到了东南亚各日军驻地。日军占领一地后 ,即将西方殖民者在当地的最豪华的住宅和别墅占为己有 ,用来开设慰安所。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 ,日军也常用椰子树建造可以移动的组合房作为慰安所 ,或者干脆在日本国内用轻型材料制作好简易慰安所 ,再作为军用物资船运到东南亚前线。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慰安所又被称为“爱国食堂”、“官抚班”、“特别看护室”等 ,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缅甸…  相似文献   

19.
明治维新前后,“兴亚主义”逐步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指导思想。以根津一为代表的日本青年军官,试图以此实现“征韩侵华”的目标。根津一在“兴亚主义”影响下,进入中国从事军事间谍活动,并以对中国的认知,向日本军政界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建言,而后为实现其“兴亚”主张,参与创建东亚同文会与东亚同文书院。“兴亚主义”代表人物根津一的言行,典型地体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20.
印尼十一年来的军人白色恐怖证明,印尼共产党对暂的盘踞在祖国的军人统治的法西斯本质作出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目前,在苏哈托军人政权的统治下,苏加诺总统执政期间作为1945年8月革命和印尼人民奋斗果实而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的民主自由和各种政治权力,已经被剥夺和废除。印尼的“议会”和“人民协商会议”只不过是苏哈托法西斯军人政权的装饰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