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洁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52+154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员有意愿有能力行使对党的事务的各项权利,包括党员的主体意愿和主体能力。增强党员主体意愿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和完善以竞争选举制为核心的选举制度,增强党员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健全以党务公开制为核心的知情制度。  相似文献   

2.
刘勇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2):19-21
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早已明确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党员主体地位的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创新精神,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党员权利等论断,这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逐步认识和中国化的进程.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论断,深化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科学论断的内涵,是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中国化的新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发展党内民主要以党员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增良 《前进》2008,(9):41-4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发展党内民主时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十七大还把“党务公开”正式写入党章。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已经成为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实现党内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是党的重要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意志的重要载体,对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党内民主,即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离开了这个本质与核心,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党自身也将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注重党内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研究,探索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从而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并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我们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10.
以“党员主体”理念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清 《长白学刊》2008,(5):125-128
“党员主体”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具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新形势下明确提出“党员主体”的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在理论上,党员主体理念揭示了党内民主的本质含义,阐释了中西政党党内民主的本质区别;在实践中,党员主体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路上实现重大转变,把坚持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突破口。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党建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实践创新.不仅为实现党内民主开辟了新路径.还为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提供了新思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应从强化党员主体意识、提高党员主体素质、维护党员主体权利、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机关动态》2008,(2):17-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在近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现党内民主是机关党的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机关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而党内民主的实现,具体体现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体现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实现,体现为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提出,进一步科学地解决了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发展什么样的党内民主、怎样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深入批判封建主义的权力至上观念、着力提高党员民主素养、注重加强党员主体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渠道、切实完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努力营造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充分发挥党的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要求的关键所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仅需要党组织有所作为,更加需要党员提高素质和能力,强化主体地位,发  相似文献   

15.
党建工作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方面增强党的意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为党内生活和党建工作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6.
温庆红 《重庆行政》2010,12(1):88-9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对十七大报告“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履行党员义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需要广大党员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和活动。我认为,可以先从党组织生活做起,从党组织生活设计做起。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离不开党员意见表达。党员意见表达,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有利于提高党员对党内民主的参与度,有利于营造党内和社会的民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当前,既要不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章是党的建设的总章程,是全党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对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许多系统性、原则性的规定,为党在实践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从中共一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到十八大修正的党章,逐步确立和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制度、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内决策制度等相关党内民主制度。十八大修正的党章还新增添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等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