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族同胞过春节,可谓风情独到,浓缩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汉族过春节称为过年,最讲究除夕夜全家包饺子,欢聚酣饮。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就是"合",饺与"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着团聚。初一一大早,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拜年了。这一天要走亲串友道喜祝福,  相似文献   

2.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局传统节日。虽说,春节专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但吉林人把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也看作春节。旧时过春节从办年货到过年,大致经过打扫卫生、贴对子、供祖宗、接神、守岁、吃更岁饺子、辞岁等过程。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这一天,人们都穿上节日新装,准备辞旧迎新。 过年贴春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吉林省民间在年三十前就贴好春联(对子)、春条、挂签、年画、门神等,使门庭焕然一新,增添了节日的喜气。春联内容主要有迎春、求吉利、发财致富、喜庆丰收等。吉林人也有在门上或墙上倒贴“福”字(取意…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7,(4)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美食。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  相似文献   

4.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13,(4):13
看见钞票就愉快江苏无锡市运河电厂原厂长薛伟有一种"守财奴"的性格特征。他曾经瞒着家人,在老家的银行存了50多万元人民币,就连家中装修也不动用这笔钱,直至案发。接受讯问时,薛伟告诉检察官:"我是真心喜欢钱,只要看到彩色的钞票,心情就特别愉快。"近日,薛伟因受贿85万元人民币,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零6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0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真勇敢,对,就这样,再试试走两步,慢点。"这不是大人鼓励小孩学走步,而是农二师三十四团九连的方进中每天在鼓励身患重病的妻子廖素芳手术后康复走步练习的情景。对身患重病的病人不离不弃,细心照顾,演绎出一段人间挚爱真情,在该连成为美谈。1992年,方进中夫妻二人响应支援边疆建设的美好愿望,带着3个孩子,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农二师三十四团九连承包土地,夫唱妇随,辛勤劳作,靠自己的双手养育着3个孩子。2010年正月初一,本是个喜庆欢乐的日子,但对于方进中一  相似文献   

6.
爷爷的笑容     
杨彬 《广东党史》2011,(9):52-52
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年春节前都会在村里领到几百元钱。大人们说那是老党员费,老党员有功劳。那时我并不知道老党员有什么功劳,只记得每次领到钱时爷爷的喜悦之情都会溢于言表,与平时不苟言笑的他判若两人。不过他很少用这笔钱为自己买东西,他几乎把这笔钱全部用来给孩子们做压岁钱。我一直以为爷爷高兴的原因是这笔钱让他在奶奶面前有自信的资...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辣手摧花煞风景,文明素质落一地。近日,在福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5名女游客带着4个小孩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大人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4个小孩也学着摇晃,甚至爬上树,一根树枝被生生掰断。当有游客上前阻止时,大人回答"花总是要落的"。这一幕不文明的画面,引起了不少游客侧目  相似文献   

8.
徐林 《廉政瞭望》2007,(2):21-21
“压岁钱”从何而来?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儿害怕,大人就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会展确实能为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注入相当的活力。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先生就曾说过":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童时代是在旧社会度过的。那年月,孩子们(尤其是乡下孩子)最大的盼头是过年,只有过年才能穿上件新(或半新)衣裳,才能吃上平常极难吃到的肉和饺子。盼是盼,也有打怵处,就是大年“发纸”(即烧纸钱祭祖,在阴历除夕半夜子时进行)。以后,见了长辈要问好,磕  相似文献   

11.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挣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比如那些一到岁末年初就容易陷入讨薪困境的农民工,那些起早贪黑的弱势群体;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要么"坐着就能把钱挣了",要么"站着就能把钱挣了",比如那些拥有权贵背景的企业家。他们的生活和发展似乎越来越难以产生交集,仿佛是两条永不交叉的铁轨。有一个文绉绉的词能概括这种现象,即"双轨"——弱势群体和权贵。  相似文献   

12.
从来都是大人建学校,孩子进学校读书。 前几年,在中国,出现了孩子自己建的学校。那是全国小朋友节省压岁钱,先在河北西柏坡建了第一所,后来又在河南大别山区王大湾建了第二所,在云南建了第三所……我曾经写文章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是,建这些学校的钱,毕竟是大人给孩子的压岁钱。今年,这个奇迹有了新的发展。北京等地的小学生,在学校里建立了手拉手地球村,开展环保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垃圾分类回收。他们收集废纸、废塑料、废易拉罐、废金属,把这些垃圾换成钱,先是在江西建了一所手拉手环保小学,又在甘肃定西和迭部建了两所手  相似文献   

13.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4):40-41
正●湿钞票当彩礼在河北南部的邢台、邯郸农村等地,出现了"找媳妇难"的现象,甚至有过18个专业媒人同说一门亲事的怪事。而女方要求的彩礼也花样百出,如要3斤100元的人民币,大概有10万元,有的男方凑不够,就将钱浸湿凑数。  相似文献   

14.
正"政府拿着民众的钱做了混账事,政客凭此赢得了选票,与企业共同谋取了巨额利润,又将债务转嫁到了民众头上。""形象工程",在国内往往会遭舆论"口诛笔伐"。殊不知,国外也有"形象工程",而且还十分触目惊心。明知故犯谋私利西班牙的"形象工程"就非常令人吃惊。就像我们惯常听闻的"鬼城",在该国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的索里亚市位于  相似文献   

15.
数字与官声     
<正>近来偶尔翻阅史书,对书中五位"数字廉官"之为颇有感触。五位官员廉洁自律,清贫如洗,一心为民,可谓圣人之德,君子之行!后汉会稽太守刘宠,一生廉洁为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卸任时,乡亲们送一百钱作为路费,但他婉言谢绝,只拿了一个钱作为纪念,从此"一钱太守"的美名就传开了。明朝尚书范景文,为谢  相似文献   

16.
"阿姨,您慢点。"一大早,首汽第四分公司"的哥"王新锋,准时出现在西城区六部口社区一居民楼下,搀扶66岁的空巢老人王英,乘坐自己的出租车去人民医院做化疗。而王英老人所做的,就是提前一天给王新锋打个电话。"现在打车难,而我只需给王师傅打个电话,他就准时来接我。"王英老人说,一年多来,王新锋没有收过她一分车钱。"那就是王英老人常提起的‘活雷锋’!"因为经常出入六部口社区,社区里的很多居民都已经认识王新锋了。今年37岁的王新锋已开了8年的出租车,免费接送的老人早已不计其数,他没有统计过自己到底帮助了多少人,只是床头的一个小本上,记录着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和所有服务项目。"老人给我打的每个电话,我都记在小本上,确保每次服务都能准时。"王新锋感慨地说:"诚信最重要,一句话的承诺也必须做到有板有眼。"在王新锋的后备箱里有一个装满零钱的油桶,里面的钱都是乘车的老人们执意要给的。王新锋就把这些钱都攒了起来,在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把钱全都捐出去了。王新锋说:"这些钱是我替老人们捐的。"  相似文献   

17.
李明胜 《江淮》2012,(2):53
和爱情一样,金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一句流行的俗语,深刻而又直白地道出了钱的重要性。钱的作用和魅力毋庸置疑。试想现实生活中有谁能离开钱呢,有哪一样东西能离得开钱呢?也许正因为钱的作用和魅力如此巨大,才有人被金钱迷住了双眼,一切向"钱"看,"钱"成了一切行为的准则。曾几何  相似文献   

18.
正据说曾国藩看一个家庭的兴衰,只看3个地方:一看每天儿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晒到屁股才爬起来,说明这个家庭正在慢慢懈怠下来;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的习惯会影响人一辈子,而发家是要靠勤劳的。三看儿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经典,因为"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倒也不必迷信"曾大人"。一个封建士大夫,无论他官做得多大,有怎样的建树和造诣,必有其局限。就家风的内容而言,比曾国藩所说的"3个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公款吃喝已成过街老鼠。有的人认为公款吃喝不行,但私款吃喝没事,这一现象值得重视。从表面上看,私款大吃大喝花的是自己的钱,与社会、与别人无关。其实不然,私款大吃大喝有违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左传》就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明代学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深信"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相似文献   

20.
正"以前就是种地,一年收入不了几个钱,现在光搞这个西红柿,就能和城里人一样,有车、有房、有存款,尤其村里服务老少爷们,也不用愁了。"这番话,道出了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新村前洼网格村支部书记鞠炳锦的心声,更道出了一个曾经的盐碱地、穷窝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