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赵狄娜 《小康》2024,(6):29-32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近年来,荥经重点打造“五游荥经”特色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了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旅和商业消费是一对“亲兄弟”。《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谢国庆 《群众》2023,(16):55-56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南京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和“门户枢纽”。从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到2020年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再到2022年入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地方名单,南京探索建立并推出了一整套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具体举措,形成了可持续、可推广、可借鉴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模式。文旅市场供需“双向奔赴”,不仅呈现持续强劲恢复势头,还爆发出强大的市场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期间千场庆祝活动喜迎建党百年,广西重点打造的精品剧目彩调剧《新刘三姐》6月进京上演,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专场推介会收获颇丰……今年,我区文旅发展大事喜事连连,不断推出艺术精品,文旅互促,擘画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十三五"时期,广西在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亮点不断,文化旅游经济主要指标意气风发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4.
今哲 《今日浙江》2022,(5):46-47
从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到圆满完成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从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到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振消费信心……2021年,浙江文化和旅游系统秉持"彰文塑旅惠民富民"使命担当,突出"精神富有、物质富裕"双向发力,注重"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丰富文艺供给、提供文化动能、贡献文旅力量.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景观遗产是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而新建和改造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物质与环境建设成果,它是城市综合环境提升的宝贵财富.对其合理保护与开发能提升城市环境价值:更新城市形象魅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美学价值);营造城市体育氛围,激活城市文旅消费(文化与经济价值);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市民环保意识(生态价值);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价值).基于城市环境提升,其后续利用策略有:充分开发亮点景观,提升城市吸引力与知名度;推动城市文体景观融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巩固赛事环保成果,改善城市整体生态风貌;促进文旅消费升级,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20,(1)
正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产品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炎黄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神农架原始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鄂西生态文化等。文旅融合开启了湖北旅游新时代,促进了文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邵颖萍 《群众》2023,(16):57-5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文旅消费作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突破口和显著增长点,既是繁荣市场、扩大就业、联动产业的关键抓手,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义。江苏应坚持锚定建设文化强国先行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求“真”务“实”向“深”行“远”的文旅融合,发挥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带动作用,在“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传承中华文明,以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和风惠万物,山歌传八桂。去年错过的"三月三",今年如期而至。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以下简称"三月三"活动)举办前夕,全区14个设区市文旅部门和企业前往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开展文化旅游专场推介和公众宣传促销活动,向重点客源地的文旅业界人士及旅行商展示广西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和线路产品。加速"走出去","开门"迎贵客——作为广西重点打造的非遗品牌,"三月三"运作的转变,折射出后疫情时代我区文旅产业全力扩大内需,提振旅游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9,(10)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铺就诗与远方之路。今年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又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踏上文旅融合新征程的全面开局之年,喜迎祖国70华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三晋文化魅力大放异彩,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20)
<正>上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夜间经济"的概念,指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6点之间,在城市中以文化旅游、餐饮休闲、购物健身等为主的消费活动总称。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随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  相似文献   

11.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文明古都,作为世界级大都市和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有着最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消费需求。但是,休闲市场供给与休闲消费相比,却存在巨大的落差。预计CED即中央休闲区建成后,每年将至少吸引300万商务人次,实现销售收入数百亿元人民币。对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CED总策划人——北京中世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永健。  相似文献   

12.
袁凯 《小康》2024,(10):54-56
<正>露营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引领着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为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露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文旅消费的新风口。露营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正引领着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为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要求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而数字经济就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数字文旅产业正成为促进当前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新型业态成长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数字经济既是引领实体经济创新的引擎,也是助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文旅融合成为时代的大趋势。文化介入旅游,旅游成为文化的结构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文化的渗透性、跨界性和无限创新能力放大了旅游产业本身,使得文旅融合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强可持续的引导机制,具有文化的灵魂和主张,也能够实现旅游资本的场域和力量。旅以载文,文以富旅。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连续被国内知名机构评为优秀旅游城市,来渝旅游人数持续保持国内旅游发展前三的领先地位,但由于都市文旅产品不足,使拥有巴渝文化、移民文化、开埠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各类丰富文化资源的重庆主城都市区旅游出现游客多、消费少的现象,影响了主城都市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时尚繁华的百年老外滩,烟波浩渺的东钱湖,林壑优美的大美南湾……在宁波,一条条"精品线路"、一个个"特色街区"和"亮点工程",串起经济"动脉"和城市"文脉",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精美轮廓,展示出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决心.2020年,宁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化和旅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28.51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7.
正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的融汇聚合。随着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巫溪的旅游和文化如何融合,值得探讨。一、素描:巫溪文旅融合的三个认识文旅融合需要旅游和文化两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巫溪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实,文旅融合蓄势正发。(一)一片神奇而美丽的秀水青山1.巫溪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版图像一只雄鸡,巫溪地处渝陕鄂交界之处,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州区、云阳县,北依城口县和  相似文献   

18.
<正>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全球千亿级顶级商圈是推动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挥首都城市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商圈是城市消费状况的缩影,也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邵明华 《人民论坛》2023,(18):98-102
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资源、创意转化、文化产品构成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三重向度,文化资源是基础源泉,创意转化是关键环节,文化产品是价值实现,三者共同形成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基本链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确立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和开发利用,创新生产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旅融合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19)
正未来,荥经将通过规划布局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核心和文化符号的文旅融合发展,以及以中国黑砂城为核心和文化符号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川西高品质休闲的"小县优城"。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休闲产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诸多领域关联,是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专访时,中共荥经县委书记李蓉表示,荥经县抢抓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机遇,大力推动文旅发展,在"健康游、安逸耍、国际范"的品质休闲产业上始终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