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里山看云     
1999年台湾一场大地震,台湾友人来信言及阿里山已然走形。此文权当做对美丽的阿里山的怀念吧。都去阿里山巅去看日出了。出发时间早上三点。他们要爬很高的坡,走很远的路,然后乘小火车,奔往观看日出的大山峦峰。我喜欢水,而不爱山。留守老营的我,本想多睡一会儿...  相似文献   

2.
信息一组     
※赤峰市元宝山区对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提出具体要求最近,赤峰市元宝山区对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为指导,把学习《干部任用条例》与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紧密结合,全面把握《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和要求,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二是组织人事干部重点学。作为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职能部门,组织人事干部必须加强学习,精通《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按程序办事,…  相似文献   

3.
一书一天堂     
王桂环 《前线》2013,(3):84-85
当我读完《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以下简称《细节》)一书时,“一花一世界、一书一天堂”这句话便映入脑海。  相似文献   

4.
成一 《党员文摘》2008,(5):10-11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6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5篇,分别为《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和《南京政府向何处?》。另外一篇未被收录的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5.
1962年,刘志丹烈士的弟媳李建彤撰写了历史小说《刘志丹》,先在《工人日报》上登载了部分章节,并准备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革命传统,《中国青年》也刊登了其中一章《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7.
马铁松 《党史博采》2011,(12):57-57
《中国共产党兴隆县历史》第一卷(以下简称《兴隆党史》)历经6年辛勤耕耘,不懈追求,终于编纂告竣,着实可喜可贺!这部与《兴隆县志》齐名的正史史书,成为记载兴隆历史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8.
吕瑞华 《新长征》2009,(9):10-11
我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是依托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基地。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白成立以来,生产了大量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影片,拍摄出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  相似文献   

9.
《遵义日记》 1936年8月5日,毛泽东、杨尚昆发出撰写《长征记》的征稿启事。在中央号召下,长征的亲历者积极性甚高,纷纷撰写。在此基础上,编者精选出100篇文章、近40万字,取名为《二万五千里》;1942年底印刷出版,更名为《红军长征记》。这是长征亲历者留下的关于长征的文字记载,一部关于长征的最早、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红军长征记》,看点多多。署名“何涤宙”的《遵义日记》就是极为精彩的一篇。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4,(15):62-63
《曾国藩》 唐浩 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唐浩明潜心研究曾国藩近二十年,厚积薄发,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著成《曾国藩》。他从对文物历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05,(12):1-1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将《学习导报》和《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湖南日报》纳入2006年度重点党报党刊发行范围,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主要党报党刊订阅范围的规定.确保主要党报党刊的发行数量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七年前,也就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年,我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和她有了不解之缘。七年里,北京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努力奋斗,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奋力拼搏。如今,七年过去了,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取得佳绩,我也收获颇丰。是《北京支部生活》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她成为我月月如约而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3.
郑奇志 《党建》2012,(6):3-M0002
“当干部要肯吃亏,多吃亏,肯吃亏才会有权威,多吃亏才能众心归。”这是李源潮同志在《党的干部要做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模范》(2012年《党建》第4期)这篇文章中引用《吃亏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提醒,更是告诫:  相似文献   

14.
安忆 《前线》1999,(11)
从青年时代起,我就爱读大部头小说,当时有名的《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红旗谱》,还有苏联小说《青年近卫军》、《我的儿子》、《古丽雅的道路》等都是案头心爱之物,而“复读”就是从那时起积累形成的一种读书习惯。我并非有意要创造一种什么“读书法”,只是从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急性子开始的无意的做法,到后来发展成有意的阅读方法。要上学,要工作,又爱读小说,在时间卜未得有些矛盾。翻开厚厚的一本小说,认真地看下去,怕不得半个月二十天才能看完,可真想知道故事的结局、主人公的命运。于是看了开头就去翻结尾,中…  相似文献   

15.
温暖的记忆     
齐鹤苓 《党课》2010,(16):116-117
“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响。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这是我儿时通过高音喇叭常听到的一首女高音独唱,我的台湾情结大概就是从那时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李光远 《前线》2008,(9):59-60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前线》杂志走过了50年历程。 50年来,《前线》杂志一贯秉承发刊词的宗旨,始终站在党的理论宣传和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前线,坚持“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从政治思想理论上回答问题,力求‘解渴’、管用”的办刊方针,几代前线人不懈努力,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不断探索,充分发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影响日益深远和扩大。 值此《前线》50华诞之际.众多老领导、老作者、老读者、老编者、老朋友,抚今追昔,不仅为了纪念,更是对《前线》提出了殷殷期望,为《前线》越办越好出谋划策。 本刊特开“纪念《前线》创刊50周年”专栏,摘要刊发这些文字,以示激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在《北京党史》1999年第二期上看到两篇文章:《中共北平地下党会师大会简报》和《人间巨变忆当年》,使我心潮起伏,思绪一下回到了50年前那个难忘的时刻。当时,我是一名新党员。能够参加2月3日地下党员大规模又非常隆重的集会,令我激动万分,深感...  相似文献   

18.
我来到《党史文汇》编辑部已经一年有余了,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迎来了《党史文汇》出版第300期的纪念时刻,我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19.
赵亚兴 《奋斗》2004,(2):56-56
前不久,《都市资讯报》转引《安徽日报》的消息说,中央纪委通报了对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的查处结果:开除王怀忠的党籍,同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近日,被依法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20.
说一事进一言不能愧对烈士《陕西日报》2月5日登出秦川摄的《愧对烈士》照片,并注文:“驻宝鸡某部烈士陵园,由于人为的破坏,致使园内破砖遍地。部队和驻地学校共建的‘秦岭灭火英雄排,德育基地奠基碑’被推倒,园内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看到这些,我深感痛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