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职场人士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便成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公务员是公共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直接力量。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公务员本身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工作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严重降低政府效能,并且损害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本文从职业倦怠的视角出发分析公务员精神懈怠问题,列举了其表现及危害,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务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倦怠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公务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际上具有代表的三维度理论作为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认为公务员价值观冲突悖论、奖励机制不足、工作压力较大与我国公务员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相关程度最高,并提出了打破价值观冲突悖论、完善奖励机制和缓解公务员工作压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务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倦怠状况。公务员价值观冲突悖论、奖励机制不足及工作压力较大与当前我国公务员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相关程度最高,要打破价值观冲突悖论、完善奖励机制以缓解公务员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普遍性职业问题,是每个行业都有可能遇到的。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不仅关系着基层公务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着政府执政水平和执政效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低下、发展空间狭窄、工作成就感弱和工资待遇偏低等方面,这既有社会和组织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务员自身的原因。因此,破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加强体制建设,公务员自身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从职业倦怠对公务员产生各种影响的现状入手,发现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是在社会环境、组织中、公务员的自身情况的三方共同作用下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结果,进而提出应对措施消除公务员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从职业倦怠对公务员产生各种影响的现状入手,发现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是在社会环境、组织中、公务员的自身情况的三方共同作用下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结果,进而提出应对措施消除公务员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心理状况及其调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职业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且表现复杂多样。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与此直接相联系的是公务员在从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压力和困难。公务员的心理调适需要从人生观、品格锤炼和心理保健等方面开展,以实现提高公务员群体素质和应对复杂工作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是影响公务员个人发展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转型时期公务员普遍出现压力过大、紧张焦虑、情绪不适应性等心理问题,如何做好自我调适,对公务员心理健康进行管理和疏导,对维护新时期公务员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由于政府中的工作压力源增多和增强,致使公务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感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为政府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公务员面临的心理压力源进行分析,并为降低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是由众多能力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的能力系统,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在公务员能力系统的结构中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要素,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作用,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低下、晋升空间狭窄、工作成就感弱化和工资待遇偏低等方面,这既有社会和政府方面因素,也有公务员自身因素。因此,应该从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干预,才能有效破解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林琳 《世纪桥》2016,(7):71-72
本文通过设计《牡丹江市公务员压力现状调研问卷》,从压力现状、压力源分析及压力反应等方面入手,针对在牡丹江市行政学院参训的各类公务员群体进行调研。试图通过此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全面掌握牡丹江市公务员面临压力、应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并为这一群体的压力管理能力提升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倦怠心理逐渐成为公务员队伍中较为普遍的问题。职业倦怠不仅表现在个别公务员身上,甚至呈现出滋长蔓延之势。分析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症状:一是心理颓废,体现为意志消沉,追求享受,松懈自满和无为的精神状态。二是职业效能低,体现为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组织纪律松懈,做事拖拉,不讲效率,没有工作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三是理想信念动摇,体现为忽视理论学习,宗旨意识薄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一旦陷入职业倦怠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从个人来说,不仅有害身心健康、延误工作,还可能传染和影响别人。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第一线,面临种种职业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压力源的分析,找到化解辅导员由职业压力而产生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伟 《奋斗》2009,(1):52-53
近年来,职业倦怠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党政机关公务员队伍中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突出。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约有70%的被调查公务员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个职业倦怠指标中占有一项,处于轻微工作倦怠:有39.2%的受访者在两项指标上出现工作倦怠,处于中度工作倦怠;13%的受访者在三项指标上均出现工作倦怠,处于高度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6.
一、公务员诚信及特征 (一)公务员诚信 公务员是专门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诚信是指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管理社会服务公众的职责时的信誉情况,也是公众对于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是否真诚不欺、践行守信在心理上的反映和认同。公务员诚信是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政府公务员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评判,它是公务员实施行政行为时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公众和组织中形成的心理反应,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公务员诚信有以下四方面的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7.
探索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公务员工作压力问卷》和《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机关571名公务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是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工作压力中的职业前景和完美倾向对公务员心理健康具有较显著的影响作用。结论:职业前景和完美倾向能够预测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提高公务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对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公务员考核科学化的现实意义。公务员考核是对国家公务员的政治觉悟、品行、学识、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所进行的考察和评价,其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考核的实际运作中,无论是考核内容还是考核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考核的结果不足以成为公务员奖惩的依据,“奖惩分明”成为一句空话,拉开差距无从体现,最终出现“吃大锅饭”的结局。显而易见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考核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有密切关系。公务员考核不同于录用前的考试,考核是在公务员经过一段时期工作实践以后进行的,因而它能全面地评价公务员的实际能力及其对某项职务的适应程度。公务员考核的对象是公务员本身,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务员的评价,来判断  相似文献   

19.
推行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制度,制度本身设计的规范与完善是基础性条件。全面实施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制度,必须规范考试的类别、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方法和考试的程序,强化录用资格的授予和监管等环节,对与法律规定不相适宜的问题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开创了中国反腐工作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之下,公务员滋生腐败的权力空间越来越小,工作越来越难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对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公务员的心理压力。推进公务员反腐心理的正确调适,必须从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党性修养、心理预防监测、为政观四个方面着手,始终不渝推进反腐工作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