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丹 《当代党员》2023,(6):44-45
<正>数读2022年,重庆全市水果总产量656.7万吨,总产值673.8亿元,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全面向好:巫山县脆李投产面积13万亩,总体产量12.8万吨,销售商品果9.39万吨,综合产值达17亿余元;奉节县脐橙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全县年脐橙销量40余万吨,综合产值超38亿元;涪陵区龙眼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年产量0.36万吨,产值3600万元。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铁岭市榛子基地面积迅速扩大,加工、营销企业相继建成运转,榛子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万多户6万多林农从事榛子生产,榛子开发面积达到105万亩,提前一年实现了百万亩开发目标;榛林产果面积55万亩,亩产达25公斤,  相似文献   

3.
4年前,巫溪以每年每亩1元钱租金,将28万亩森林高山草原租给重庆三牧集团;4年后,巫溪再次续写1元租金神话,将10万余亩森林租给中国隆标集团整体包装开发。  相似文献   

4.
正织金县持之以恒调结构,产业革命成效凸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新增种植蔬菜46.9万亩、食用菌2.3万亩、牧草10.08万亩、水果4.1万亩、茶叶1.5万亩、中药材1万亩。春耕时节,大地苏醒。一条平缓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织金县后寨乡偏岩村。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里,宋泽军正和工人们边采摘香菇边聊天。"在基地工作已经两年了,今年大年初二就来上  相似文献   

5.
刘苏颉 《当代贵州》2020,(15):15-16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2019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超出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率16.3个百分点;全省推进38.44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和1097万亩储备林建设,完成营造林520万亩,退耕还林3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5%;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0%,绿色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  相似文献   

6.
王一敬 《当代党员》2013,(12):56-57
“彭水、丰都等区县灾情严重,192.5万亩农作物受旱,14.1万亩粮食作物绝收……” 2013年7月31日,烈日炙烤,干旱灾情不断传到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2011年末的一天上午,崖口村村委会。村千部快速跑进来,将一张《中山商报》摆在了村支书谭伟钦面前,标题是“南朗519亩地块2-3亿元底价成交”。 谭伟钦低头看文,这个地块正是2008年崖口村被政府征用的1.17万亩土地的一部分。他拿出计算器,啪啪啪算起来,眉毛一扬,“45万一亩呢,我们征地时才多少?不过5万块一亩,一下翻了差不多10倍”。  相似文献   

8.
孙受果菜的“品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后的韭菜,花岭的瓜,涧沟胡萝卜顶呱呱;莱葡的葡萄,蒲湾泊的苹果,迟家庄黄瓜响全国……”这是莱西市孙受镇农民向外地客户夸耀自己红火的生态农业自编的顺口溜。正是这些响当当的生态品牌让孙受镇农民赚足了钞票。2007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510元。全镇果菜总面积4.5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万亩,青岛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5万亩,  相似文献   

9.
在古蔺县马蹄乡,椪柑种值已有几十年历史。2003年,乡政府决定打造万亩“甜橙之乡”,我也报了10亩。  相似文献   

10.
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近10年来,全省3.23亿亩森林依法得到管护,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3%。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许多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沿河自治县通过狠抓秋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间作套种,计划到今年底全县创建万元田1万亩、万元山2万亩;到2016年,累计创建万元田5万亩、万元山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  相似文献   

12.
老圩乡“五统一”开发果园康能成江西省丰城市老圩乡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乡,荒山坡有近3万亩。1993年,该乡党委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联合18个村开发万亩果园,实行“双层经营,统一服务”,收到较好效果。其主要做法是搞好“五统一”:一是统一规划。乡里把万亩果...  相似文献   

13.
<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沈阳市在235个行政村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把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截至2022年年底,各试点村累计盘活3.7万亩集体土地、集中经营5.5万亩农民承包地,村集体年收益达4300余万元,村年均收益13万元,带动2.9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  相似文献   

14.
(一) “太平之风”起于诏安。50年代末,诏安太平公社提出“靠山、养山、吃山”口号.发动和组织社员开发万宝山.一年实现“四个万”(万亩果、万亩竹、万亩林、万亩油茶),开发山地6.38万亩。中共诏安县委总结了太平公社的经验,在全县开展“学太平、赶太平、  相似文献   

15.
正荔波县桑园面积达3.56万亩,覆盖贫困户4525户18100人,2017年全县养蚕1.68万张,鲜茧总产量69.384万公斤,总产值3192万元,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种桑就养蚕,有蚕就种桑。截至今年5月,荔波县新增桑园面积2.06万亩,累计达3.56万亩,覆盖农户8927户35708人,其中贫困户4525户18100人,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蚕宝宝"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宝宝"。  相似文献   

16.
蒋伟 《学习导报》2011,(23):53-53
城步森林总面积达329万亩,森林覆盖率72.3%,草山面积137万亩,竹木蓄积量居全省第六位,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境内有“中国第一牧场”南山牧场,“天然动植物基因库”10万亩古田,国家级森林公园两江峡谷,“植物熊猫”沙角洞银杉。  相似文献   

17.
淮水 《支部生活》2008,(10):30-30
膏桐原料林培育大规模推进 2006年,我省正式实施膏桐能源林建设和膏侗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下达膏桐种植任务32.43万亩,投资5441.8万元。2007年,根据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在云南实施了40万亩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8.
《兵团党校学报》2012,(1):F0002-F0002
农四师六十六团的前身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中国人艮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电视连续剧《亮剑》创作原型)。2004年6月被兵团确定为中心团场,下辖原六十五团和良繁场,总人门2.5万余人,土地面积49.08万亩,其中,耕地11.39万亩,有经营、行政单位58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金塔县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大行动”,用“五个覆盖”来改善民生。 增收产业覆盖城乡。新建Et光温室1000亩,发展大棚3340亩,新植葡萄1.1万亩、特色林果7427亩,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了30万亩以上,占耕地面积的.71%。发展“五配套”规模养殖户1231户,新建农牧业市级示范园区2个。  相似文献   

20.
刘多兵 《奋斗》2006,(9):41-41
我县将发展“三业”(乳业、纸业、米业)作为创业载体,通过吸引民间力量、技术、资本全面参与“三业”建设,带动“三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通过“三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宽创业空间和领域,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年来,我县引进了上海光明集团,组建了佳源乳品厂,日处理鲜奶能力300吨,带动奶牛基地发展奶牛2.2万头,吸引6000多名富余劳动力从事奶牛饲养、饲料生产、鲜奶收购等行业:累计投资1.3亿元对纸业公司进行改造扩建,使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年可加工稻草8万吨,安置下岗职工和城乡富余劳动力600多人,吸引500多名群众从事稻草收购运输;投资1100万元,组建了香兰米业公司。年可加工水稻25万吨,带动全县水稻基地发展到60万亩,其中20万亩为绿色水稻,吸引800多富余劳动力从事水稻运输和加工,年可增加收入7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