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是一本最能反映厉以宁关于当代中国经济之学术观点的著作。1990年,当它在经济日报出版社首次出版后,就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学术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厉以宁老师的一个学生,我当时曾经拜读过,深受教益。10年过去了,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不是偶然的,说明它得到了经济学界的高度认同。但是,如果说本书已经对中国经济改革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话,还不如说本书必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改革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因为本书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其中很多观点不仅将在未…  相似文献   

2.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2,(10):59-59
本书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同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3.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3,(5):63-63
《影子里的中国》●吴敬琏等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书架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资深外交家,在书中先勾勒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的发展成就,再进一步分析今后十年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阐述了自己对国际形势和当前热点问题,以及中国如何应对的看法。本书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为我们今后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应对国际形势的挑战、思考中国发展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岩春秋》2014,(7):77-78
本书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与进程。是吴敬琏对经济改革的重要论述著作。全书共分五辑,分别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呼吁重启改革”“如何重启改革”“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与情怀”,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9%。2012年为9%。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近日在纽约总部发表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0.1%,比此前该部门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的9.2%,调高了0.9个百分点。另外这份报告指出,各项指标显示,全球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以3.1%、3.5%的增长率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伟 《发展论坛》2002,(5):45-46
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以上各类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态势相比较,我们需要明确中国结构调整的目标范围。中国不是工业化国家,不可能主导全球化与高技术化的进程,也不可能把调整目标锁定为全球化与高技术化,但是必须以全球化与高技术化为背景,充分考虑它们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26):67-67
本书总结了新中国辉煌60年三大新政成果,反思了历次改革积累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难题和挑战;认为中国已经开启了第二次改革,并深刻阐述了未来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征程的系列改革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过26年的历程。本书以中国经济改革26年来的理论变迁为线索,并结合改革实践,全面系统地回顾了26年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再现了改革进程中两种思想的激烈交锋和改革实践的艰辛曲折。 书页片断 从邓小平理论发展史来看,“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期,邓小平展开的一次集中的理论创造活动,其理论结晶在随后邓小平亲自指导起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 这样,在邓小平、陈云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的因势利导下,十届三中全会取得了出乎不少人预料的丰硕成果,作出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11月,中美达成中国加入 WTO协议。中国加入 WTO符合中国长远利益,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21世纪,浙江的经济与改革将面临什么样的新课题?带着这个问题,1999年12月5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经贸厅、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浙江省软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WTO与浙江21世纪发展”研讨会。现将几位经济专家的发言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