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3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实破了传统模式,开始进入了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克服人事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建设一支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促进政府机关廉政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今年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三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学习、直传、贯彻、落实《条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家公务员制度已在全国绝大多…  相似文献   

2.
略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徐理明,刘崇政《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运用。探讨、把握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对积极稳妥推行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立足国情,对我国干部人事管理...  相似文献   

3.
汤华 《瞭望》1999,(45)
建章立制,既是建立公务员审度的起点,又是贯穿制度实施工仔的主线,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重头戏。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司妊刘嘉林表示,尽管公务员管理法规法系已初步形成,但单项配套法规还不完善。人事部争取再用五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科学规范的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据悉,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简称《条例》配套尚缺的单项法现将陆续出台现有的单项法规也将修改、补充和完善。经过准备和试验,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六年前开始启动: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推行工作,提出“争取用三…  相似文献   

4.
推销政府 吸引人才——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在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之后的一百多年,国会不断颁布《文官退休法》、《职位分类法》等补充性法律对其加以完善,但是对传统的公务员制度框架并无太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内容上有了很大变化,并呈现出许多亮点。本文着重从公务员的定义、范围、职位类别、权益、培训制度、工资、辞职制度、聘任制度、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任期制度等十个方面对《公务员法》的最新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进中的难点分析赵海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党和国家干部人事改革的重点,至今已八个年头了。其间历经风风雨雨,到199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两年来,以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为特征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在...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正式实施。《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依据,为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优秀人才密集、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索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保障。“徒法不能自行。”我们应当在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公务员法》基本精神和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积极开发公务员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8.
1996年7月,我国制定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作为一项对国家公务员管理的重要制度,它强化了对公务员的监督,增强了机关的活力,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机关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对于及时发现和预防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事实上,在当前的乡镇机关,这项制度的实施还不尽如人意,干部轮岗制的推行十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1日起,新实施的《公务员法》实现了对人民负责关系在公务员对人民责任关系上富有意义的制度构架,使公务员管理在促进公务员树立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上又向前迈进一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确立了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承担领导责任、对人民负责的制度;另一方面,在民主、法治框架内确立起下级公务人员对人民负责的责任关系。(一)首先,《公务员法》将领导成员辞职制度与问责制度结合起来,将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两种责任形式法律化,促进了领导成员对人民负责关系的制度化。作为法制的创新,《公务员法》创制了领导成员辞职的制度。199…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任务。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完成这一任务,已在今年9月份连续发布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一个是《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分类定级实施方案》。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的新形势下,各级组织部门如何在党委领导下,承担起总揽子部人事工作宏观管理的任务,认真履行指导、检查、综合、协调干部人事工作的职责,如何坚持和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截至本月,公务员制度在中国已经运行整整10年。10年间,中国的人事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公务员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随后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13个《暂行规定》、13个《办法》和一系列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完整的法规系统初步形成。公务员管理步入科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王建新 《求知》2005,(1):44-45
新加坡之所以拥有一个廉洁的政府,根本原因在于它对腐败一向采取严格立法、打击与预防并重、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的方针。为了保证公务员的廉洁,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具体、实用的政府公务员体制,包括《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条例》、《防止贪污法》、《没收非法所得法》等。除这些法规外,政府还制定了《公务员指导手册》,应聘的公务员人手一册。  相似文献   

13.
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我国自1993年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着实践和形势的发展,这一制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文章对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做了些理性思考和粗浅探讨,以促进我国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以晴  刘贤明 《学理论》2009,(17):15-21
作者结合当前世界各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形势和时代背景,就《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问世后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WTO规则中行政透明度原则要求及其有关“承诺”,在论证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应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同时,揭示了立法滞后的客观性和思想观念的保守性,提出了合宪性、代表性和廉政性是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应然性的论点{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是公务员身份的题中应有之义法},并探索了’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与执政党公信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于勤政廉政的保证作用张新平为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我国于1993年8月19日正式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199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又借鉴和吸收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有益经验.其基本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二)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组成人员以外的其他公务员两大类.政府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产生和任免,其他管理事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办理.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公务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 (三)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设置领导职务序列和非领导职务序列.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议把认真实行公务员制度和干部交流作为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1993年,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颁布以来,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公务员交流工作给予高度关注,进行了探索。在理论思考的层面上,各方面一致的看法,可归纳为两大背景和五点现实意义。背景之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全面启动并开始运行,交流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运作环节。纵观各国的公务员制度,实行交流都是必备内容。西方各国人才交流率大致在12%-25%之间,日本各省厅总部的处长以上人员,100%经历过本省厅…  相似文献   

18.
由阎树全教授、张守庆副编审、廖振华高级经济师主编的《难点与对策:我国乡镇政府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研究》(以下简称《难点与对策》),是中国第一本研究乡镇实施公务员制度的专著,这本被列为“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著作,它不是泛泛论述一般公务员问题的通俗读物,其最大特色是研究的视点聚集于中国公务员中鲜为人知的乡镇基层政权中的公务员;其审视的角度是从乡镇公务员的社会生态环境入手;其考察、研究的方式则一反传统的纯理论演绎,而采取问卷式、座谈式、个案分析式、访谈式等现代社会调查方…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法》确立的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务员法》既规范公务员队 伍的干部人事管理,也规范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为,推进政府勤政高效,促进公务员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20.
在新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以下简称《条例》),以一章七个条目,对国家公务员的纪律作了明确的法令性规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必将对加速这一制度的推行实施,强化公务员队伍的纪律建设,实现造就一支精干、廉洁、忠于职守、富有活力的公务员队伍的宏大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