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论准备很不充分,实践很盲目,物质基础很不牢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界早已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但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看,素质教育还是说得多,干得少,干得不好,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仍存在较严重的缺陷。素质教育作为理论概念的内涵不足以令人信服。事实上,在我国教育理论领域,素质教育还是一个处在成长和成熟之中的概念。可以肯定,素质教育中所论素质,应指广义的素质。但是广义的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是对等的,素质教育应该是素质的隶属概念。目前,我国教育界关于…  相似文献   

2.
<正>一、马恩人学思想主要观点马恩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的理论观点,具体表现在有关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等几个重要方面。马恩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1)关于人的起源。马恩认为,人不是由神或者上帝创造的,而是如恩格斯指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2)关于生产劳动决定人的本质。马恩认为,决定人与动物之间区别的不是抽象的理性或者意识,确定人之所以为人的是生产劳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月军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上撰文综述当前腐败根源研究的观点:1剥削根源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腐败从本质上说就是剥削。因此,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2体制转换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3权力异化根源论。该观点认为,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与滥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的状况,这就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4思想观念根源论。这一观点认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基础,腐败根源…  相似文献   

4.
近来,思想政治工作正在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加强。但由于“改造”论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误区尚未完全走出,现将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启发疏导和改造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另一种观点认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持前一种观点的理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直接为党的事业服务的工作,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民 《求实》2000,(9):17-20
随着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的素质问题也就越来越突现。所以 ,近年来人的素质问题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此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述评。一、关于素质的定义及其内容开始 ,“素质”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把素质定义为“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 ,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老版的《辞海》及其他众多的心理学书和辞典中都持与此相类似的看法。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 ,上述这些关于素质的定义带有很明显的片面性 ,其内涵不能反映当今社会和人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两种对立但同样片面的主张。一种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一种认为是民族性的,可称为有中外无古今论。主张文化有古今无中外的也有两种人。一种是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对历史唯物主义了解并不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是农业社会主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择东的社会主义是“乌托邦”,更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是民粹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甚至说:勺936年c,史沫特莱访问延安时,以她特有的直觉,领悟到毛泽东可能有他独特的价值取向,说了一句意味深庆的话:”在毛泽东的意识深处,有扇门,一直没有向其他人打开。’这扇门通向何处?我个人感觉,理论上通向民粹主义,实践上通向‘文化大革命’通过对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前后的理论创造的考察,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不能成立的。因此,大文想以此为…  相似文献   

8.
目前,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大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即主体论、客体论、环境论、“私有制剥削根源论”。现将其各自的观点简单地逐一加以说明。1、主体论:主要是从权力的主体,即掌握权力的个人和集团上来探索腐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人性说,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人性是恶的,人生来就有自私、贪婪、趋乐避苦的本性,一旦有机会,私欲就会膨胀导致腐败。②道德说,权力的主体,在运行权力的过程中,其所选择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与社会公德、群体利益相悖,道德沦丧,价值观堕落,所以,在运行权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我国私营企业主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分析现阶段阶级结构的重要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在理论界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综述如下。一、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私营企业主目前正在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第一,国家工商局把资产私有、雇工8人以上、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叫私营经济。这种经济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具体表现在:①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合伙是否为独立民事主体之争论 关于合伙是否为独立民事主体之争论,在我国由来已久。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持否定观点,认为合伙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一派持肯定观点,认为合伙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两派关于合伙的概念、特征亦因服务自己观点的目的而呈不一致性。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合伙是一种契约关系,合伙与成员不能分离,因此自罗马法起,许多国家均把合伙放在债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24):62-62
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美国人认为,家里有枪让他们感觉更安全。盖洛普公司最初是在1993年开始关注美国人对家里有枪的看法的,2000年也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2006年,有一少半被调查者认为家里有枪更安全。但从那时起,持此观点的人数日益增加。2014年,持此观点的人已猛增至8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的观点进行了综述.一是关于“跨越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苦难跨越论”、“制度跨越论”和“阶段跨越论”三种观点;二是关于“跨越思想”的理论性质,主要有“设想论”和“推导论”二种观点;三是关于实现跨越的条件,主要“具体条件论”和“一般条件论”二种观点;四是关于“跨越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没有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跨越思想”的科学性证实.在当代中国是否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主要有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 ,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这种变革的主旋律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深化教育改革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和教育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素质是一个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思想、品德、情…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人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特征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人格健全,知识涵养深广,精神充实和意趣张扬。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素质,大体包括:道德品格、文化修养、志向趣味、综合智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已成为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现将有关几个问题的不同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国家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应当存在国家所有制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存在国家所有制形式。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比较普遍。理由是:(1)国家所有制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国家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后,有些同志认为,过去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争议已经有了定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而且只能是商品。有些本来持相反意见的同志也改变了看法。但是,我认为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我们不能停留在现象层次上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个问题。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劳动力商品论中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在此列举一二,以就教于持这一观点的同志。  相似文献   

17.
鲁婷  陈娟娟 《世纪桥》2009,(7):123-124
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本着提高素质的目标而进行的教育革新活动。近些年来,素质教育改革越来越突出地提上日程。本文就介绍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素质教育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改革措施和策略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8.
周懿 《求实》2003,(Z2)
“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 ,它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 ,这是 2 1世纪我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 ,“素质教育”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 ,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探讨。一、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素质包含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辞海》认为 ,素质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心理学大辞典》认为 ,素质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 ,主要是神经系统 ,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  相似文献   

19.
第一种曲解;认为“灌输论”顾名思义就是强迫硬灌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是曲解了列宁“灌输论”的原意。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列宁针对俄国机会主义者鼓吹工人运动“自发论”而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工人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从外部“灌输”进去。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产生工联主义的意识。”列宁这里讲的“灌输”不是指教育方法上的强迫硬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之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园 《求实》2006,(Z3):263-264
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意义的是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既为遗传的、先天的自然因素所决定,也为非自然的因素即社会环境所决定,而后者对人的影响取决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已近20年,我国教育界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然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却还未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反而陷入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一、对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