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国来  杨涛  江金桁  袁丽 《求贤》2014,(10):38-41
人物素描 初识张建宁 初识张建宁并采访他,是在医院院务会后、一个疑难症会诊前的间隔时间里进行的。 三言五谮后,谈到“创新”话题,张建宁娓娓道来的是苏东坡《书吴道子画后》的名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相似文献   

2.
性格即智慧     
章睿齐 《求贤》2011,(5):28-28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相似文献   

3.
顺坡下驴     
正吕局是个吃主,他对驴肉有辨别能力,即使是小包装的驴肉,他放嘴里"咂摸"一会儿就能知道,这块肉是驴身上哪个部位的。没人知道他爹在老家就是卖驴肉的。后来人们揣摩出来,吕局可能对驴情有独钟,于是人们就开始试着给他送画,当然得是有驴的画。平时局长是驴脾气,可一见画他就成了顺毛驴。司机小李想到基层去当领导,可让他找一张上佳的驴画,他也弄不来。于是有人出主意,让他随便找幅驴画送过去。等局长接受以后,过些日子再  相似文献   

4.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故事卢跃刚谢湘在世界绘画史上,从未有过一幅油画创造过这样的奇迹:它一经画出,在短短的几年中,便印刷了九亿张,遍布全国、全世界。也从未有一幅油画曾经享受过这样广泛的社会殊荣:千千万万人敲锣打鼓地迎送它,并把它作为一个时期民族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马锦生 《先锋队》2011,(8):61-61
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至今难忘。有位农村老汉粗茶淡饭节省了一辈子,总算有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一天老汉早起去拾粪,捡到一条很漂亮的丝腰带,便喜滋滋地扎在腰上。过了几天,老汉觉得自己的布衣服不配腰带,便开始穿起绸缎来。穿起绸缎,又觉得拾粪种田有失身份,从此不再下地,只管吃喝。父行子效,  相似文献   

6.
故事版GDP 先从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起。说是人类尚处在以物易物的蒙昧时代,甲制造了两柄斧头,乙射死了两只野羊,甲只需一柄斧头便能砍伐树木,另一柄是闲置的;乙一时半会也吃不了两只羊,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变质。于是,两人自发地用各自多余的东西进行交换,这样,两人便都有了一柄斧头与一只野羊。  相似文献   

7.
故事版GDP 先从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起。说是人类尚处在以物易物的蒙昧时代,甲制造了两柄斧头,乙射死了两只野羊,甲只需一柄斧头便能砍伐树木,另一柄是闲置的;乙一时半会也吃不了两只羊,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变质。于是,两人自发地用各自多余的东西进行交换,这样,两人便都有了一柄斧头与一只野羊。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4,(6):43-43
蓝柏格定理 美国银行家蓝柏格认为,促进员工不断保持动力的方法就是: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常言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要干事总会有压力,关键是如何面对压力,并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有这么一个故事:农夫的驴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也没有救出驴子,最后,他决定请邻居们帮忙将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开始时,驴子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停哀嚎,可过了一会儿它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往井底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将泥土抖落掉,然后站到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很快地便上升到了井口中,然后在众人的惊讶声中快步跑开了。  相似文献   

9.
背对观众     
历久不衰“父子骑驴”的故事人人都听过,它讲述一对父子牵驴进城的事。一路上他们苦恼不已:父牵驴、子骑驴,人说子不孝;子牵驴、父骑驴,人说父不慈;两人一齐骑上驴,又有人说虐待驴;索性两人都不骑,却又有人说要驴何用?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在一本书上看到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多少年来,人们只看到黔驴的下场,却忽视了黔驴的技不在于斗猛虎,黔驴的踏实勤恳也不被人提及。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有不少清廉官吏,曾赋诗拒贿,取信于民,传为美谈。包拯60岁寿辰时,他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寿礼,不料第一个送来寿礼的,竟是皇帝。皇宫派来送礼的太监听包拯的家人说寿礼一概不收,便索来红纸一张,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包拯看后,挥笔回道:“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看后,为包拯的人格所感动,就带着礼回宫去了。明代李汰到福建任主考,有人暗中送他黄金以通关节,李汰断然拒绝,并当场答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  相似文献   

12.
要经得起“钓猫”的考验肖璋日前,看到一幅题为《钓猫》的漫画:一只硕鼠扛着一根钓鱼竿,鱼钓上的钓铒是一条生,鱼篓里却卧着被钓住的猫。明眼人一看便知,漫画表面画鼠,意在画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学会了"钓猫"术,为升官晋级去钓上级和人事领导者有...  相似文献   

13.
寂静之音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1,(17):51-51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无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14.
酒冠黔人国     
一 三年生活困难时期以及文革时期,人们想喝一杯白酒都十分困难。著名国画家傅抱石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作《江山如此多娇》国画时,主管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他只提出每日给他半斤白酒。今日看来乃小事一桩,但当时竟惊动了周恩来总理,经总理批准才满足了画  相似文献   

15.
哲理小故事     
正取经一匹马、一头驴听说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驴觉得此行困难重重,便放弃了;而马却立刻追随而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驴问: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在我去西天这段时间,您走的路一点不比我少,而且还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实,我是怕混日子更累。——真正的累,来自于内心的无知与迷茫。停车瑞典沃尔沃总部有两千多个停车位,早到的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地方,天天如  相似文献   

16.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11,(11):41-43
向往延安 华君武喜欢漫画,是在他上中学时期。在杭州读书时,他看到一些学生害怕打预防针的心理和神态,觉得有趣,便画出一幅漫画,在学校刊物上发表了。这使他的兴趣大大增加起来。不久,他以古代民歌为题,画出一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来。这幅漫画被《浙江日报》发表之后,还发给他一块大洋的稿酬,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这真是可以影响后半生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至今难忘。有位农村老汉粗茶淡饭节省了一辈子,总算有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一天老汉早起去拾粪,捡到一条很漂亮的丝腰带,便喜滋滋地扎在腰上。过了几天,老汉觉得自己的布衣服不配腰带,便开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画家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画家回答:“画狗和马最困难。”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画家说:“画鬼怪最容易。”齐王不解:“为什么?”画家解释:“因为狗和马人人熟知,每天都能看到。如果你画得不像,人家很快就会发现。而鬼怪一类的东西,从来就没有人见过。所以你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相似文献   

19.
求仙之道与价值判断尺度周克庸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21《滦阳续录(三)》第4条云:刘书台言:其乡有导引求仙者,坐而运气,致手足拘挛,然行之下辍。有闻其说而悦之者,礼为师,日从其法,久之亦手足拘挛。妻孥患其闲废至郁结,乃各制一椅,恒舁于一室,使对...  相似文献   

20.
如今,不论是哪一级领导干部,若想当得合格,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没有很好的官德和素质是不可想象的。而检验官德和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就看他能不能在真话和逆耳之言面前大度能容,并善于自责,多作自我批评。 《毛泽东年谱》一书中有则故事说,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被雷电击毙。同时,一位农民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这个农民逢人便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要追查这个农民,毛泽东加以阻止,并说要想想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了群众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