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做人为官的心得,既有他失意官场的无奈,也有他超脱尘世的精明,四字千金,被后世不少人奉为座右铭。其实,他在“难得糊涂”下同时还书有数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因此,清代学者钱泳认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极聪明人语也”。他又说:“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须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糊涂,是个贬义词,指做人不明事理或者某种事物内容混杂的意…  相似文献   

2.
难得清醒     
以舒体闻名天下的著名书法家舒同,赠字无数,有求必应.但若有人请他写"难得糊涂",他一概回绝:"我是共产党人,不能糊涂."人民日报原总编李庄同志著有一本书,从参加革命写到退居二线,皆是所亲历的盲从、糊涂的苦闷和清醒的快慰,书名就叫<难得清醒>.一个"不能糊涂",一个"难得清醒",都令人起敬,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3.
眼下两种糊涂犯不得毛志成郑板桥先生首倡“难得糊涂”的时候,他本人就很不糊涂。因为不糊涂,世事洞明,时时碰壁,想闭上眼睛装做什么黑暗现象都看不到,又很难做到,这才叹息出“难得”二字。世上还有另一种人,本身就糊涂得可以,对时与世多不通,对国事与民事多不解...  相似文献   

4.
一诗人歌德曾说:“人是一个糊涂的生物。他对这个世界,而首先是对于自己,所知甚少。”的确,人类的意识活动已经有了高度的进化,但是,无论何时,人于己、于人、于物仍有许多的空白地带和“糊涂”之点,有待进一步发掘与把握。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作为一个伟大的外交家为我们许多人所牢记。30年来,他不但使世界政治家为之折服,也使外国记者尤其是西方记者为之倾倒。有些人指责我们是被他的勉力所欺骗,但即使我们是被欺骗──我是不相信此种说法的人之一──我们当然也不是唯一被欺骗的。尼克松总统在回忆中说,周‘仅有高雅与坚韧的双重品德”,并说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不寻常的”。他的国务助理基辛格称周是“除戴高乐外。我一生中从未遇见过给人留下如此印象的人”。曾任1954年日内瓦会议两主席之一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认为,他(周思来)是他所遇到的最们熟、最渊博的外交…  相似文献   

6.
今年,在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许志功的先进事迹以后,许志功成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面旗帜。许志功是一个优秀的理论工作者,他理论联系实际宣传马列主义,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他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读懂才能坚信。”这是对学习马列主义、坚信马列主义的高度概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刻都有人在高喊坚信马列主义,在各种风浪中经受考验。而事实的结果是,许多人跌了跤,摔了跟斗。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学习马列主义,没有读懂马列主义。所谓“读懂”,前提是…  相似文献   

7.
余玮 《党史纵览》2010,(3):16-20
在刘源看来,人民在父亲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起父亲,他那深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刘源说:“我父亲曾说过,他光着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要作为一个无产者。他做到了。我们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亲属们留下任何资产倍感自豪。他给后世之人留下的是光辉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和不朽的功绩。现在,人民群众怀念他,也正因为此。我想,能继承他的这笔巨大遗产,并发扬光大.正是他老人家唯一寄望予我们的。”“父亲对我们一直是很严的,从小就给我们定了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虽不是建筑学家,但他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中包含着许多历史和文化信息,包含着许多古代建筑科学知识,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因此,他为保护北京古建筑,付出了很多心血。  相似文献   

9.
困惑,人皆有之.不!不追求真理的人也许一生一世都没有困惑--什么都"懂".马克思取得举世无双的成就,其动力是解除困惑.应有的东西和实有的东西之间的对立曾使青年马克思感到困惑,解除这种困惑促使马克思去发动哲学革命.郑板桥所谓"难得糊涂",实际说的是一种困惑,糊涂者可谓难得之困惑是也.之所以难得,是说这困惑可以逼使人聪明起来.  相似文献   

10.
也说知识     
知识,近来人们纷纷议论知识。似乎是在给它以新的评价,或者为它正名,也可以说为它恢复名誉。这很自然,因为过去和今天,我们对它的确有许多糊涂的、错误的观念。说人类离不开知识,好像不会有人反对。  相似文献   

11.
袁浩 《奋斗》2009,(11):63-63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  相似文献   

12.
李绶章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9年了。他作为原江苏省副省长,也许未给人们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但他作为兼任原中共淮阴市委书记,却给900万革命老区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电影发布会上,陈凯歌给葛优鞠了一躬,说“你是个真演员,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谢谢!”这对于一贯挑剔的陈凯歌是极罕见的。他后来解释,说葛优是真演员,是因为他有天真。在拍《赵氏孤儿》时,他跟葛优说戏,说到感人的情节,葛优居然哭了。陈凯歌觉得好奇怪,“这是戏啊!你怎么一听就哭了呢?”葛优在圈里混了这么久,拍了那么多戏,居然还能有这种天真,实属不易,也确实令人赞赏。  相似文献   

14.
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当宰相,私下里跟一些朝臣征求意见。听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是吕端这个人太糊涂,不堪大用。太宗困惑了,他想知道吕端糊涂在什么地方,于是知道了下面的事。有一年,吕端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朝时从一群文武官员前经过,一个小官似乎对他的能力很不服气。于是对着他的背影轻蔑地说: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  相似文献   

15.
知人善任,是我们党干部制度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干部工作的知人善任是完全必要的,没有知人善任,许多人才难以破土而出,许多工作难以打开新的局面。但也毋庸讳言,现行的干部制度仍有不够完善的方面,能者难上,庸者居位,上去就下不来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干部工作中。因此,光是知人善任还不够,还要知人善免。对那些好人主义的太平者,官僚主义的糊涂者,个人主义的享乐  相似文献   

16.
说到郑板桥(1693—1765),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他说的"难得糊涂"。其实,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而且当过10余年七品官的"县太爷",一点也不糊涂。他的不糊涂,主要体现在他怀有一颗真正爱民的赤子之心,所言所行都充满了深厚的平民情怀。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魔术     
语言这东西,大概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深奥的一门学问。我们天天说话,也天天都在听人说话,可对“语言的魔术”却懂得很少。往往是不经意间,就被人糊弄过去,有时甚至不明白是自己糊涂、别人糊涂、还是那事情本来糊涂。  比如说,你去买皮鞋,旁边有人对你说:“这皮鞋样式虽然一般,但是皮子好嘛!”你就觉得这皮鞋是可以买的。如果旁边又有人向你说:“这皮鞋皮子虽然好,但样式太一般了!”你就觉得这皮鞋似乎不该买。如果你打不定主意,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话有啥不同时,你会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合乎实际的,只不过那“虽然”、“但是…  相似文献   

18.
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名扬中外的一代名将。在1955年授衔时,毛泽东说:“难得粟裕,竟三次辞让!”他居功谦让的高尚品德和负重进取的全局胸怀,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4,(2):35-35
张修智在2003年第6期的《瞭望东方》上撰文指出:毛泽东是一笔政治资源和财富。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一、群众观点。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  相似文献   

20.
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我们听说了华池县五蛟乡杜右手村党支部书记杜克润的事迹后,于8月中旬前去采访时,我们见到的杜克润让人心酸流泪。他身体干瘦如柴,躺在炕上直喘气,深陷的眼睛暗淡无光。看到我们,他让家人搀扶着勉强靠坐在被子上。望着前去看望的乡党委书记林江,他说:“唉,林书记,我真想好好再干几年,你看我这……”此话一出,惹得前来看望的群众潸然泪下。他们说:“老支书是累成这个样子的。”更想不到的是,就在我们的采写稿子就要脱手的时候,噩耗传来——杜支书去世了。带着悲伤和哀思,我们再次深入当地进行采访。杜支书走了,却给人们留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