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杰 《南风窗》2008,(21):54-56
当戈尔巴乔夫以为苏联解体、俄国人实行了英美推许的议会民主之后,一个走向自由市场经济的新俄罗斯可以赢得西方的尊重,却没想到换来的是冷漠的眼光。普京今日对西方的强硬态度,正是欧美十多年来对俄罗斯深层心理的歧视迫出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底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议会提交了<俄罗斯联邦政党法>草案,引起了俄社会各方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将对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和今后俄政坛发展趋势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俄罗斯议会的选举年。普京总统执政三年以来,俄罗斯政党政治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虽然俄罗斯政党就数目而言很多,但真正有实力参加今年议会选举的党并不多,俄罗斯舆论界一般认为只有五个党有参选和进入议会的实力,这就是代表左翼的俄共和代表中派力量的“统一俄罗斯”党,这两大党由于在公众中的支持率长期保持在25—28%左右,被俄罗斯学者称为俄罗斯政党中的第一梯队。而另外三个党,即右翼自由派的两大政党“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博卢”及右翼民族主义政党“自由民主党”,因其支持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下被称为第二梯队政党。这些政党虽然现在都是议会中的党,但由于它们的支持率很不稳定,因此要想顺利进入新一届杜马都还有一搏。下面把这三个属于第二梯队的右翼政党的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苏联剧变后的1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崛起、迅速发展到面临严峻挑战的不平常的发展历程。目前俄共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中占110个议席,为议会第二大党,它是俄罗斯组织最严密、人数最多、对广大群众影响最大的政党,有30%以上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退让到抗争——试析俄罗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建设与合作",在与美国的利益博弈中基本呈现一种"步步退让、有限抗争"的外交姿态,极大地损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但以美国2007年初执意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为转捩点,俄罗斯的对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和变化,从言词到行动,俄罗斯开始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来切实维护其国家利益。俄罗斯对美国的这种政策变化,既是美对俄长期"挤压"政策所造成的,也是俄罗斯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并对俄美关系的下一步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21世纪以后,俄罗斯左翼政党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日益式微,除了外部现实政治环境不利之外,各左翼政党内部和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不但没能把握住发展机遇,反而陷入困境。左翼政党要想走出困境,一是通过议会道路寻求政党合法化,同时筑牢群众基础;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理论;三是各左翼政党彼此联合、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普京卸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以新一届政府总理的身份,正式出任俄罗斯最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不仅执掌国家杜马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席位和多数地方议会,而且使“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成为了事实上的执政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回顾普京执政八年来,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打造高效顺畅的权力体系,大力推进政党体制改革,促进政党发育,理顺政党格局,规范政党秩序,俄罗斯政党政治终于结束了叶利钦时期混乱无序的局面,逐步走向规范、稳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普京时期政党政治的发展奠定了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多党制基础。  相似文献   

8.
姜琍 《当代世界》2018,(3):74-78
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1月,捷克先后举行了议会众议院选举和总统选举,是其政治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议会大选引发政坛地震,导致捷克面临组阁困境。泽曼总统获得连任对捷克政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政党博弈进入新阶段。今后捷克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在欧盟内争取民族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现在的局势非常类似1993年的俄罗斯,总统的旧盟友控制了议会,并竭力对行政当局的每一步设量障碍,希望将权力从总统手中夺回来。这样的结果在俄罗斯量终通过史无前例的“炮轰白宫”的方式得到解决,而在乌克兰则定型为弱势总统和强力反对派之间的僵持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1 2月杜马选举和 2 0 0 4年 3月总统选举的结局将直接影响到俄罗斯今后的走向。当前俄国社会政治局势的特点是 :普京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但经济效率不高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贫富差距拉大 ;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车臣问题仍是俄罗斯的心腹之患。在杜马选举中 ,只有少数政党能够达到得票率 5 %的界限而进入新的议会 ;大选后是否会由杜马多数党组阁 ,取决于这次选举的结局。中俄关系总体发展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阿塞拜疆新阿塞拜疆党和吉尔吉斯斯坦"光明道路"人民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于2008年9月8—18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三国。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往访国政府、议会和主要政党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就如何深化与三国各主要政党关系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只由选民从各政党推举的代表名单中投票产生。混合选举制在2005年前曾经存在,为了加强多党制,俄罗斯全国各级议会选举均取消了这种制度,并禁止建立竞选联盟。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2年12月向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出,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解决,现在有必要恢复混合选举制度。据《俄罗斯之声》2012年12月31日报道,普京已命令中央选举委员会制定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度草案,并在2013年3月前提交总统。本文对俄罗斯政党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
正纽百利村政府支出不仅仅是有法可依,并且是每一笔支出都有具体的立法授权。每一笔支出都由村议会集体表决,村长一个人没有决定权。每一笔支出严格由议会集体讨论决定,乱花乱支现象很难发生。看看纽百利村的流水账,我们会发现,他们像治理一个小国一样治理村庄。村议会一般在2月通过一部法规定下本年度的房产税率和详细的预算,预算具体到每一笔钱。预算本身就是法规,这些项目都是专款专用,就是说,预算批准的钱款不可改变用途。村秘书向村议会提交预算的时候,会在每项支出的后面加一栏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剧变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后,一批新的共产主义政党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来。围绕着摆脱历史羁绊、实现党的现代化,东欧共产主义政党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经过艰难复苏,逐步融入到现行的多党竞争的议会体制中。剧变20年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的数量已超过30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梁强 《南风窗》2007,(19):87-87
在2007年9月14日之前,谁将成为普京的继任者还是一个谜,现政府的两位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和梅德维杰夫实力伯仲之间,都有极大可能成为新的接班人。但在9月14日杜马以高票通过普京对祖布科夫的总理提名,以及当天普京在黑海的总统度假官邸明确表示不排除在2012年再次竞选总统的可能后,俄罗斯2008猜想的答案看起来已非常明朗。第一步,普京动用自己的行政资源和影响力帮助新总理竞选2008年总统;第二步,获胜之后祖布科犬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健康为由宣布辞职,从而提前举行大选,而普京此时就能够合法地参加竞选,从而为自己赢得又一个8年任期。然普京也可以等到祖布科夫完成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到2012年  相似文献   

16.
王思祺 《当代世界》2010,(12):46-48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联,邦议会人民院、民族院和14个省(邦)议会大选,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民族团结党、全国民主力量党等37个政党的3000余名候选人及80多名独立人士参选。根据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于17日公布的结果,吴登盛总理领导的巩发党在总数1154个议会民选代表席位中赢得882席,包括人民院259席、民族院129席和省(邦)议会494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相似文献   

17.
朱琼 《当代世界》2008,(3):40-41
2008年1月16日,时任意大利司法部长马斯泰拉辞职,芹率他所领导的“欧洲人民民主联盟”退出执政的中左联盟,使普罗迪政府再度陷入危机。2月6日,总统纳波利塔诺宣布解决议会,提前举行全国大选。意大利战后第61届政府宣告垮台,始于2006年4月28日的第15届议会成为1948年以来任期最短的一届议会。  相似文献   

18.
李闽 《当代世界》2008,(2):41-41
2007年12月16日,吉尔吉斯斯坦“光明道路”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的第一大党。吉共产党人党和吉社会民主党也进入新一届议会。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俄杜马选举前的预测2003年1月23日,在莫斯科社会组织之家进行的题为“议会选举前夕”的圆桌会议上,俄政治手段研究中心主席И.М.布宁谈到,俄共近来经历了一系列危机,正在失去许多以前曾有过的优势。社会调查显示,就民众支持率而言,“统一俄罗斯”或处于与俄共相同的水平,或超过俄共。“统一俄罗斯”有许多优势,这与普京的名字、政权党、议会中的大党等形象有关。但说俄共在选举中将成为排名第二的党还为时尚早。俄共有自己的传统选民,有抗议选民,人们认为俄共能捍卫普通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会投它的票。某调查显示,63%的人认为俄共有能力施…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道德混乱与道德真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建设主体的缺失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道德领域的基本状况是放任自流,几乎谈不上自觉的道德建设。在此期间,关心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是一些左派力量。俄罗斯共产党曾经多次在国家杜马提出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议案,均遭否定。①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道德建设主体严重缺失:十几年来惟一能够充当道德建设主体的俄罗斯政府和议会不作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第一,多数俄罗斯人反对任何机构、任何组织进行有计划的道德建设。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曾经是苏联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尤其是在1967年苏共中央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