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广虽然爱兵,尽管士兵都喜欢跟随他赴汤蹈火,可是他的部队没有组织纪律,行军时不成行列,打仗时没有阵形。"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塞下曲》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诗歌。他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卢纶,赞美的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而在王勃《滕王阁序》中,一句"李广难封"更是写尽了一代名将的坎坷人生。"飞将军"李广的军事才能举世无双,生平战功显赫。他仗义疏财,关爱士兵,体恤百姓。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将军,他不但没有封侯,竟然军败身亡。品读史册,透  相似文献   

2.
缘何不封李将军李宇涛,彭玉堂《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征战至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英勇善战,所到之处“皆以力战为名”,且足智多谋,临危不乱,“居上郡时曾率百骑与匈奴数千骑相遇”,在远离大本营,敌我力量极...  相似文献   

3.
快乐大叔 《党课》2007,(3):98-99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说的是飞将军李广一次夜里外出,猛见前方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李广将军大惊失色,惊出一身冷汗,随即引弓射虎。第二天早晨,当他们去寻找“死虎”时,发现卧在地上的不过是一块如虎状的巨石而已。敢情是李广晚上看走了眼。再看那支箭,箭镞竟然深深地埋进石头里。李广暗暗称奇,随即再次引弓射石,无论使多大的劲儿,箭都再也射不进石头了。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人在受到惊吓或者精神高度紧张、亢奋时,会进发出超常的能量。医学界认为,人们受到惊吓或刺激时,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使人产生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14,(10):53-53
李蔡:第一位因贪腐被查处的丞相 李蔡是汉武帝刘彻当皇帝时任用的第二位丞相,也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兄弟。汉文帝时,李蔡随李广参加汉军,同为汉文帝的侍从。到汉景帝初年,李蔡已有军功赐2000石禄。汉武帝即位后,李蔡任轻骑将军,后与卫青一同出兵朔方击败匈奴右贤王,立下了显赫战功,被汉武帝封为安乐侯,不久升任御史大夫。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有一位传奇外籍将军.他就是1955年授衔的陆军少将、越南人洪水.洪水不但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一位外籍将军,而且还是惟一一位"两国将军".他不但是中国将军,而且也是越南人民军少将.同时,他还是惟一经历了中国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籍将军.  相似文献   

6.
在杨成武将军逝世一周年之际,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一名秘书,我十分怀念和敬重这位革命老前辈。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杨成武将军虽然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杨成武将军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光辉的一生,始终激励和鼓舞着我要像革命前辈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杨成武将军留下的许多著作,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我怀着对首长十分敬重的心情,重读了他的回忆录《忆长征》,…  相似文献   

7.
正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受命编写史记,上至皇上下至朝臣,都会被记上一笔甚至几笔,所以被很多人看作是名留青史的大事,因而备受关注。有些人为了稀图司马迁能把自己写得好一些,还特意送上礼物。一天,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派人给司马迁送来了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只见里面装着一对晶莹透亮的玉璧,不禁惊呼:"太好了,这真是世上稀奇之宝啊!"司马迁听到女儿的惊呼,放下手中的笔,用手摸了一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载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将军,他浴血疆场为抗日,铁血昆仑、远征滇缅,勇杀日寇一指间,满腔忠义扬国威。抗日烽火铸就将军英名,罗斯福为他送上赞美之词,毛泽东也为他作诗悼念。他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少将师长戴安澜。血战昆仑关打败日本"钢军"1942年,戴安澜将军沙场捐躯后,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以一首《海鸥将军千古》的五律悼念:"外侮需人御,  相似文献   

9.
朱声达将军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第一任宁夏军区司令员,为宁夏军区部队、民兵建设殚精竭虑,成绩卓著。"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打击迫害,给他强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给他彻底平反。将军身经百战,三次战残两次死里逃生,在他那革命的一生中,充满了英勇悲壮的传奇色彩。从牧童到将军朱声达是湖北省江陵县人,汉族,1914年12月26日出生于该县张  相似文献   

10.
将军故里行     
在山西原平 (原为崞县 ,1 96 3年改称原平县 ,1 993年改称原平市 ) ,自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 ,到抗战胜利及其后捣毁蒋家王朝、建设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建设中 ,有数十人从这里走出来挂衔成为将军 ,原平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将军县”。我有幸来到将军故里 ,寻访将军成长的足迹。桐溪二将军在原平说起将军 ,名声最大的莫过于续范亭。他 1 893年生于崞县西社村 (今属定襄县 )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曾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 1 935年他赴南京呼吁抗日 ,在“国大”上目睹蒋介石奴颜卖国的行径 ,他悲愤至极 ,剖腹中山陵 ,欲以一死激发全国人…  相似文献   

11.
刘屹 《党史纵横》2008,(8):46-48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队列中,曾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既是唯一一位经历了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人,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唯一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集两个国家将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这位特殊的将军就是越南人——洪水少将。  相似文献   

12.
刘炳峰 《世纪桥》2006,(4):53-55
在我国1360名开国少将的序列中,有一名越南人。他,就是早在1948年即被越南人民军授予少将军衔的洪水将军。洪水(1908-1956)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外籍将军”,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集中、越两国将军军衔于一体的“两国将军”。他17岁时从河内来华参加中国革命,48岁因病去世。在他3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25年是在中国度过的。洪水与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14.
<正>开国将军詹大南是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人。2014年4月18日,亲友们按照"男虚女实"的传统习俗,到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向詹大南将军祝贺百岁寿辰。尽管他因手术已不能说话,但精神很好。人们钦佩这位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慈祥可亲的百岁将军,一个接一个地讲述他那往日的传奇故事……投身革命,志坚如钢  相似文献   

15.
一苇 《机构与行政》2022,(11):62-64
一代名将李广最终自刎而死。这一人生际遇成为后世文人伤世感怀的绝佳题材而被一咏再咏。自认怀才不遇的初唐才子王勃登上修缮一新的滕王阁,临风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南宋辛派词人刘克庄,叹息自己“年光过尽,功名未立”,高声吟唱:“使李将军,遇高皇帝,封万户侯何足道哉!”  相似文献   

16.
正这位开国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他和妻子登报结婚;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他与毛泽东单线联系;在隐蔽战线上,他孤身涉险,面交密函,促成陕北保安副总指挥胡景铎率部5000余人起义;他带领4000人,历经4个多月,创造了从北路胜利进军西藏的奇迹。他能文能武,自学成医,一生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生活简朴,终年高寿。他就是被人称为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六多将军"——范明。  相似文献   

17.
<正>陈祥将军离开我们近18周年了。一提起他的名字,将军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我第一次见他时,他就说不要喊他"将军",他说"如果不好意思喊‘老陈’,就喊我陈副政委"。尊他所嘱,后来每次见面我都称呼他陈政委。陈政委对家乡建设事业的大小事都时刻放在心上,对家乡找他办事的人都热情接待,对家乡每一微小进步都热情鼓励。他总是面带微笑,循循善诱,毫不倦怠。有人说,陈政委的家就是金寨县的驻京接待站,称陈政委及其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20,(4)
正一个能够让大家想起他的生日和忌辰的人,一定是不平凡的人,一定是做过大事的人。这些事就像烧红的烙铁在皮肤上停留并落下印痕一样让人终身难忘,记忆如新。在新疆工作的三年里,我时常听到兵团人讲述一个叫"王胡子"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也把他的几个故事说给朋友们听。2020年4月11日,是他诞辰112周年的纪念日,1993年3月,"王胡子"将军去世,一晃也都27年了。如今的80后、90后、00后、10后是否知道"王胡子"将军是谁?这个"王胡  相似文献   

19.
吕春 《党史纵横》2014,(1):44-45
正潘振武将军(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这位经历过北伐、秋收暴动、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将军,不仅战功赫赫,而且还文武兼备,他有着宣传、政治、后勤等多项工作经历。潘振武将军的多才多艺全军闻名,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将军的九个女儿,被称为多才多艺的"九朵金花"。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08,(9):46-47
李广(?-公元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秦安北、静宁南)人。李广从小喜欢骑射,练就一身能骑善射的好武艺。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