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亲自为重庆的发展导航定向,提出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把库区的发展、移民的生活安置问题作为关心民生问题的一个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刘军 《理论与当代》2008,(12):46-47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省委和贵阳市委也多次指示要着力改善民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还动情地指出:“民生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务”。为此,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下功夫,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柳青 《新长征》2008,(1):16-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阐述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解决和改善社会民生问题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这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将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成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改善社会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线》2007,(9)
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将"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讲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  相似文献   

5.
《思考与运用》2007,(4):45-58
直辖十年,重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重要讲话为标志,掀开了重庆奋勇前进的新篇章。从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殊市情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一小时经济圈,优化“一圈两翼”总体布局,是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7,(4)
关注民生,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对中国13亿人口而言,有众多的民生问题,什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吃饭”和“贫困”这两大问题之后,最大的民生问题就转变为“就业”和“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全国 《学习论坛》2007,23(4):5-10
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他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重申,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前不久,他在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着力改善民生”。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了一个关心人民、人民关心的工作报告,涉及民生的内容占有很大比例,如今年在全国农村…  相似文献   

8.
占建荣 《理论导报》2012,(12):31-31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我国,  相似文献   

9.
郭美霞 《奋斗》2012,(8):40-4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广大青年才能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中国青年运动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活力。”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我国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要求。然而,当今校园里、家庭里、  相似文献   

10.
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才能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党员月读     
胡锦涛:监督中央决策贯彻情况保证政令畅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喳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六项工作,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特别是换届纪律,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他强调,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8,(11):31-31
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要坚持全面的发展现。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党建动态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胡锦总书记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看,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民生幸福工程建设在城市和  相似文献   

15.
祝志 《奋斗》2007,(12):31-32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在推进和谐龙江建设中.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新论述、新举措,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促进黑龙江省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非常重要,集中体现在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贺国强同志的报告精神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总结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的成就,对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作了部署。  相似文献   

17.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虹 《当代党员》2007,(5):16-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广大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18):41-41
全国干部培训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近日出版,胡锦涛总书记为教材作序。日前,中组部和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中共中央政冶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所作《序言》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还是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饱含深情地吟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无论是走到普通群众家中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15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全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会议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辽宁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当前和明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