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博采》2005,(12):28-29
如同朱德和董必武在晚年经常在一起一样,陈云和李先念两位老友,到了晚年时,彼此也愿意到一起谈话。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陈云和李先念经常在一起谈心。两个人到一起,心灵上有莫名的快慰,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说,他们晚年时,在感情上有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可惜,1992年上半年,李先念生病了。到了6月份,病情加重,这使陈云心情颇为沉重。陈云当时也已经生病,基本不能走路了,但他十分关心李先念的病情,多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先念。6月中旬,李先念病情危重,陈云再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去看望李先念,问候李先念。但是,身边工作人员慰问李先念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曾称赞李先念,说“李先念是将军不下马的”。李先念打仗是如此,治水又何尝不是如此?自从他在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兴修水利起,就与治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晚年,哪怕重病在身,他仍然坚持亲临水利施工现场视察,望着奔腾咆哮的江水,还自言自语:“看了舍不得走啊!工程完工时,只要我不死,还想来一次。”他为新中国的江河治理与开发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划 《四川党史》2001,(5):37-37
“川北有个九龙场,我在那里打过仗。有个跛子老乡给我打了两双布筋草鞋,我穿上它踏上了长征路……”198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京接见原南江县县长郑友铭时,这样讲起当年红军在川北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当年给李先念打草鞋的人名叫余官章,现住旺苍县九龙乡鸽子庙村。他回忆为李先念打那两双草鞋的情景时如数家珍: “那是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吸收了部分地方武装和当地穷苦青年扩编成红三十军,在九龙场集中整训。我当时右腿有伤不能出大劳力,就同大家打草鞋支援红军。一天,军政委李先念来看望时发现了我的伤…  相似文献   

4.
规矩     
朋友从外地回来,我们为他接风洗尘。吃饭时,朋友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上个月我去胶东,经过一个村子,突然一条大狗从远处向我冲过来,你们说在那种情境下我该怎么办?""跑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用石头打它。"一人说。"对,乡下有句俗语说‘狗怕蹲下’。当你蹲下时,狗以为你要捡地上的石头打它,就会落荒而逃。我当时就  相似文献   

5.
种子法则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穷人到富人家乞讨。“走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仆人以为这样不会失去什么,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穷人烤干衣服后,又请求仆人给他一个小锅,因为他想“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仆人心存疑惑,“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汤。”穷人到外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这时仆人主动提出:“你总得放点盐吧。”于是他给了穷人一点盐,接着又给了豌豆、香菜。最后,又给了一些肉末。穷人把石头捞出,美美地喝了一锅汤。这个穷人很聪明,他知道直接向人家要汤喝,定会…  相似文献   

6.
正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找到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着急地说要查找一份中央工委关于土改的文件。叶子龙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是马上送给主席的,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好像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有看到,还跟我发了脾气。"就在这时,机要室的电话响了。叶子龙拿起电话,毛泽东的声音传了  相似文献   

7.
回电     
《学习导报》2013,(18):24
一个苏格兰人去伦敦,想顺便探望一位和自家有世交的老朋友,但却忘了朋友的住址。于是给他的父亲发了一份电报:"您知道托马的住址吗?速告知!"当天,他就收到了老父亲的一份加急回电:"知道。"很多时候,苦苦寻求某件事情之答案的我们,在终于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时,却忽然发现它是最无用的。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綦江县古南街道办事处(原古南镇)农场村原村委会主任廖德云,在征地拆迁中索贿13万元,案发入狱.一次,检察官审完廖德云时已接近中午,就从县检察院机关食堂打了有鱼有肉也有汤的饭菜给他.可是廖德云对眼前的饭菜不屑一顾,说:"吃的啥子哟,棒棒饭(即街头下力人吃的饭)也端给我吃……"  相似文献   

9.
花生油的爱     
老王头是个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庄稼。这天,他来到油坊对老板说:打油。油坊老板问:打多少?老王头把油瓶子向上一举,说:三两。老板一愣,他从来就没做过这么小的生意,平时来打油的最少也要打五斤,可是生意再小也要做,老板不很乐意地给老王头打了三  相似文献   

10.
1952年初春的一天,晚饭后,李先念抱起公文包要去参加荆江分洪工程会议。夫人林佳楣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把他喊住,问:“先念,你说过要去看望你的师傅师娘,你到底去了没有?”李先念摇摇头说:“是啊!我都说过几次了,应该去看望他们,总是挤不出时间来。”林佳楣说:“挤吧,挤点时间去看他们。”李先念点点头,快步走出门去,他要按时赶到会场。  相似文献   

11.
正1990年6月,徐向前元帅因为肺病住院治疗,那天出门前,他看着自己居住的小院,轻声说:"这次去,就回不来啦……"一位百战沙场的元帅,早已不惧死亡。面对前来探望的老战友李先念,徐向前郑重地说:"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两年之后,李先念病逝。临终前,他也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将来我的后事要节俭,一切按中央规定办。我只有一个请求:把我的骨灰撒到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  相似文献   

12.
谁谁谁 《廉政瞭望》2009,(12):49-49
那是一个鸡尾酒会。有个商人模样的老外过来打招呼,我马上放下冰橙汁,与他握手。他笑问我:“为什么你的手冰冰冷呀?”我忙着解释,朝那杯冰橙汁乱指。他马上摇头:“不不不,你只需要说‘但我的心是热的’就行了。”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正笑话 智高一筹老妈禁止老爸打麻将。昨天老爸又偷偷出去打,很晚才回家,老妈劈头就问:"打麻将了吗?"老爸说:"没打!"老妈又问:"赢钱了没?"老爸快速回答:"赢了。"机智姥爷一直不太会接手机,经常给他打电话但被挂掉,今天老妈灵机一动,录了一段语音:"来  相似文献   

14.
<正>1975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展开。一次外事活动后,候机室里有邓小平、李先念、华国锋、陈锡联等人,邓小平说:"你们这几个人在毛主席面前要带头批我,与我划清界限,目的是保存实力。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位置都让‘四人帮’占了。"不久,毛泽东问李先念:"小平最近在做什么?他思想怎么样?"李先念说:"小平同志的思想转不过来,对‘文化大革命’有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认为每天早餐喝上一杯橙汁是一天健康的开端,那么就要重新考虑一下了。最新研究显示,葡萄汁给你的身体带来的益处比橙汁更大。  相似文献   

16.
正"老哥,知道你白天要给病人看病,太忙了,所以晚上给你打个电话,祝你‘五一’节快乐!"5月1日,二师三十六团医院中医科援疆专家周金跃接到了维吾尔族居民吐汗·牙森的电话。说起周金跃与吐汗·牙森的相识,还得从2016年3月份说起。3月15日,对于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中心医院院长周金跃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在三十六团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李先念主政湖北。一次他到黄陂县调研,县长刘振歧请他给全县水利工程大会作报告。他说,今天在座的有不少人是专家,在水利工程上我是外行,还得请你们多帮助。但你们不要瞧不起我,你们是博士,我也是"博士",而且十几岁就当了"博士",不过那是木匠"博士"。会场上顿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因鄂东人习惯把木匠称作"博士"。身为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的李先念,其木匠手艺在革命生涯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李先念曾说:"要与别人比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性,不与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这是他的自我鞭策,更是他的一生写照。纵观李先念60多年的革命生涯,从黄麻起义到浴血川陕,从鏖战河西走廊到中原突围,从地方到中央,由"小李木匠"成长为国家主席,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殚精竭虑,奋斗到最后一息。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3日,在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杨建平、柴水平等11名农民工前来申请立案,向包工头邓某某讨要工资。众人还没坐定,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冉应就递上了一杯杯热茶。紧挨着冉应坐着的杨建平面带怒气地说:"冉法官,我们要告他,活都干完一年多了,却没见到一分工钱,让我们怎么活。""知道大伙不容易,我马上联系邓某某前来解决问题。"冉应的回答让工友们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20.
晚年的朱德元帅喜欢忆旧。他经常邀请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老部下到家中畅谈中国革命战争史上那些峥嵘岁月、艰苦卓绝的往事。一次在与陈奇涵、杨至诚上将回忆南昌起义失败后惨淡经历,说到他的同窗、结义金兰的国民党上将、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时,满怀深情的说:"我这一辈子遇到最慷慨无私的援助,就只有范石生这一次。否则很难说能剩下几个人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范石生给我们工农起义军充足的衣被弹药医药,大义凛然,慷慨备至。如此隆情高谊,在国民党将军中范石生是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