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必然伴随而来的是某种程度的道德无序和迷失,那末对具有独特文化道德背景的中国来说,这种无序和迷失在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无疑也是一条无可规避的道德“卡夫丁峡谷”,而且可能显得更为突出和深重。   首先,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完全拒斥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以重义轻利为价值取向的儒家传统伦理文化,对以利益原则为基本导向的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戒惧和拒斥。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其植入中国之时,与我们既有的思想道德之间存在着严…  相似文献   

2.
浅议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文/王毓芳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目前,两种体制都在起作用,于是就产生了碰撞、摩擦和无序。这种由无序到有序的过渡阶段,必然会出现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的现象,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因而...  相似文献   

3.
“官场经济”该休矣建球眼下,在少数机关和干部中出现了一些怪异的经产行为,它既不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也不属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们只得讥称之"官场经济"。"官场经济"的本质是以权力为手段或目的来谋私。其含义有两层:一是借助于特殊部门、特殊岗位、特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富人移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网民们对类似事件几乎一边倒地持"质疑"态度,指责"贪腐论"者有之、指责"为富不仁"者有之、甚至指责"变相叛国"者有之。一个需要正视的背景是,"世界是平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和正常。  相似文献   

5.
国家体改研究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近期在广州召开的一次经济研讨会上说:“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就是要加快走向市场经济,建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童大林说,如今,在中国这块广阔的大地上,各个地区改革开放极不平衡,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市场经济为主;二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三是,仍然以计划经济为主。对这三种经济的评价,将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取舍。当前,我们改革开放中有一个大矛盾,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分歧和摩擦。目前在我们经济工作中所发生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其深刻的根源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因此,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的一个基本线索也就是从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批判和反思开始,逐步地探索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和方法,而这其中又经历许多中间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问:市场是否也有其缺陷?答:市场虽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非万能,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不付代价便可得到来自...  相似文献   

8.
实行"两个转变"与精神文明建设郭志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个是在生产关系的改革上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个是生产力的发展上要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必要性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这段讲中,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根本性突破,它彻底动摇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科学命题,人们往往误认为…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下的人格缺陷与矫正揭东慧,傅江景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在经历了四十多年计划经济坎坷磨难之后作出的崭新的抉择。很显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高效率和社会进步远强过计划经济,但是,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它同计划经济一样,也存在着“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告诉我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因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运行应以什么为起点?回答是应以订单为起点。在经济运行以什么为起点的问题上,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计划经济一切按计划行事,其起点自然是计划。其运行机制是首先按计划确定产品、产量和产值,然后再按照生产计划确定采购计划。只要完成了产品、产量和产值指标,也就是完成了生产计划。至于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调拨或者卖出去了,还是存放在仓库里,对生产厂家来说都不重要,因为都算是完成了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粮食企业在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桎梏下,对市场经济不敢探寻,仿佛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讲得非常明确,非常透彻,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他的这些精辟论述,进一步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当作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两个根本性转变禹志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别强调了要实行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1996,(5)
积极推进两个转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访省计委主任暴学龙同志本刊记者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15年...  相似文献   

16.
党政机关行政后勤工作社会化内涵初探黄才建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全社会的分工与协作,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使资源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党政机关行政后勤体制,其供给制、福利性、"小而全"、封闭式的自我服务特征和运作方式已逐...  相似文献   

17.
在陈云研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陈云经济思想基本上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我们现在已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陈云经济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的确,陈云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并且在晚年仍然坚持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正是他,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要有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构想,最先从理论上阐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计…  相似文献   

18.
在陈云研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陈云经济思想基本上形成于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我们现在已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陈云经济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的确,陈云同志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并且在晚年仍然坚持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正是他,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要有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构想,最先从理论上阐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组织部门的调研工作张文军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组织部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转轨过程中的新情况,及时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就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唯上唯...  相似文献   

20.
当前道德建设面临重建和新建的任务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近日指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道德建设尤其要引起重视。道德建设任务认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重建和新建双重的任务,重建就是恢复过去好的道德,新建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重建和新建是一项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